摘要:古城村位于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坐拥丰富的山地森林旅游资源,兼具秀美的自然景观与浓郁的果园风光,森林覆盖率高达82.92%。村内大片的原始次生林和珍贵的红锥古树群构成当地极具特色的生态亮点。古城村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肇庆市A
古城村位于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坐拥丰富的山地森林旅游资源,兼具秀美的自然景观与浓郁的果园风光,森林覆盖率高达82.92%。村内大片的原始次生林和珍贵的红锥古树群构成当地极具特色的生态亮点。古城村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肇庆市A级乡村旅游村庄”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古城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名事、名山、名树”三张名片为核心,大力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推动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精心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植物选择
古城村坚持以“保护优先、乡土为本、红绿相融”的绿化理念推进乡村绿化。景区边绿化,重点保护红锥王、雅榕等数十株古树,依托其建设古树公园、古城文化广场,形成核心生态景观,并围绕古树群落,搭配种植凤凰木、樟树、铁冬青等乡土树种,突出地域植被特色。道路绿化,以樟树、串钱柳为主干树种,形成林荫道,提升道路空间的生态舒适度与景观连续性。庭院绿化,提倡花灌结合、季相丰富的庭院绿化模式,种植桂花、茶花等观赏植物,增强村民参与度与生态获得感。公共空间绿化,巧妙利用闲置地块建设口袋公园,雕琢村头小微景观节点;公共绿地优选木棉、小叶紫薇等开花乔木,通过合理配置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提升公共空间活力。
建设前
典型做法
活用古树,绿韵惠万家
古城村以树龄达1300多年的红锥王为核心,有序推进红锥王古树公园 AAA级景区建设,依树造景,完善周边绿化,配套建设柏油路、古朴亭台、休闲步道及旅游服务中心,与三岳自然保护区科普研学基地产生群聚效应,打造集生态、观赏、游憩、研学功能于一体的古树公园。古树公园不仅让古树重焕青春,也使之成为村民日常休闲汇聚之所。同时,通过开展古树科普活动,讲述古树历史、 生态价值, 以古树为核心提升乡村魅力。
古树牵情,众筹筑绿梦
借助互联网优势,搭建古树认捐平台,将古树情怀与乡村绿化紧密相连。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引发游子思乡共鸣,吸引社会各界爱心汇聚。筹集资金专款专用,精准投入乡村绿化苗木采购、养护设施配备等关键环节,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之势,为乡村绿化添砖加瓦,助力绿色希望在田野间茁壮成长。2025年以来,古城村通过绿美广东古树认捐平台共筹集资金10万元,精准用于古树周边乡村绿化提升;与佛山禅城区紫南村建立结对帮扶,投入16万元完善乡村绿化配套设施,共同助力绿美乡村建设。
红脉融翠,打造“南粤红绿径”特色品牌
作为“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发源地,古城村深挖红色根脉与光荣传统,倾力打造具有怀集特色的“南粤红绿径”线路。沿线绿树成荫、翠影摇曳,追寻先辈足迹,将红色故事、造林精神巧妙融入岳山南粤红绿径,串联起历史与现实。漫步其间,既能呼吸清新绿氧,又能于自然景致中聆听历史回响,让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得益彰,为乡村绿化注入灵魂内核,推动乡村绿化向纵深发展。
建设成效
生态提质。往昔,乡村绿植稀疏,生态底子薄弱。一场系统性、全方位的乡村绿化强势来袭,为这片土地注入蓬勃生机,生态实现了惊艳“蝶变”。
颜值“逆增”。岳山南粤红绿径仿若一条斑斓的丝带,古树公园恰似璀璨明珠,二者携手让乡村声名远播。日均游客量1000人次以上, 如汹涌浪潮般的游客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魅力。
薪火相传。“岳山造林大会战”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故事,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露天电影,鲜活地映入众人眼帘,知晓度从曾经的“鲜为人知”一路扶摇直上,村民们胸膛里那颗对本土文化热爱的心跳动得愈发有力,认同感、自豪感满溢而出。
经济跃升。“一村千树”“岳山灵芝”、矿泉水、麻竹笋等产业项目在古城村落地,岳山茶叶、蜂蜜等本土产品热销,乡村游的蓬勃兴起宛如一场及时雨,乡村提供直接就业人数超100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来源:深圳电台新闻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