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图灵奖得主马丁·赫尔曼:技术变革时代的人类生存挑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3:05 1

摘要:2025年10月27日,图灵奖得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马丁·赫尔曼(Martin Hellman)做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大师对话”系列讲座,以“文明转折——技术驱动伦理进化”为题发表精彩演讲,并与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刘俏教授及在

2025年10月27日,图灵奖得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马丁·赫尔曼(Martin Hellman)做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大师对话”系列讲座,以“文明转折——技术驱动伦理进化”为题发表精彩演讲,并与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刘俏教授及在场二百余名师生,共同探讨技术大变革时代下,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挑战。

刘俏院长致欢迎词

马丁·赫尔曼教授是当代信息安全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与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和拉尔夫·默克尔(Ralph Merkle)共同发明的公开密钥加密技术,不仅为今日互联网的加密通信奠定了基础,更支撑起全球每天数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安全。凭借这一开创性贡献,他于2015年荣获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图灵奖。然而,在技术成就之外,赫尔曼教授长期致力于以科学家的理性思维探讨全球安全议题,曾在冷战高峰期积极推动美苏科学界的对话与理解。本次讲座中,他跨越技术与人文的边界,揭示了人类在核威慑、气候变化及人工智能等多重挑战下的脆弱处境,唤起听众对于安全领域全球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马丁·赫尔曼(Martin Hellman)在演讲中

1%的核风险

赫尔曼教授在演讲伊始便抛出了一个令人警醒的数字:根据其与合作者2021年发表于《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的研究,大规模核战争爆发的风险,目前约为每年1%。他指出,对于核战争这种极大破坏力的风险事件,1%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对于一个今天出生的孩子而言,其预期寿命超过80岁,那么一生中经历核战争的可能性超过50%。

赫尔曼教授发出警示:“人类的生存,不能再寄托于运气。” 他援引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案例,阐述了当时因通讯中断与信息缺失,美苏双方一度濒临核误判的极端险境,凸显了危机的千钧一发。回顾二战以来的历史,人类曾屡屡徘徊在核战争爆发的悬崖边缘。看似严密与谨慎的决策机制,在实际执行中会遭遇太多细微且不可控的因素。

如今,随着全球争端与冲突愈演愈烈,“古巴时刻”重演的风险正急剧攀升。如若冲突形势不加以遏制,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尺度下,人类要想安然度过数十次类似的危机,从概率上看几乎希望渺茫。因此,国际合作与协商迫在眉睫,人类不能把自身的命运,交付于侥幸。

马丁·赫尔曼讲座现场

迈向“可接受风险”的共同使命

根据测算,仅核风险一项便已置人类于危险境地,那么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若干挑战,风险更高,难度更大,人类必须携手应对。赫尔曼教授指出,国际事务上处于对立的各方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确与错误,然而若干微小的事件的累积作用有可能让风险程度逾越安全阈值,将人类再一次推入世界战争与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深渊。完全消弭风险并不可能,但为了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并传递给充满希望的下一代,人类应当从对抗走向合作:包括必须放弃“支配他国”的思维,转向互利和共存;通过对话、教育、科学与人文交流,建立跨国信任;努力逐步构建“可接受风险状态”(state of acceptable risk)。实现这一目标无法一蹴而就,而需要携手共进,久久为功。

面对重重危机,许多人会陷入悲观主义。针对这一点,赫尔曼教授在演讲的最后,分享了对他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哈里·拉思本(Harry Rathbun)的观点。拉思本教授提出了关于人类变革能力的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悲观假设”(the less noble hypothesis),即人类并不存在足够强大的能力去克服注定失败的命运;而与之相对的是“高尚假设”(the nobler hypothesis),他相信:人类有能力在这个技术时代为了生存做出根本性改变,实现必要的变革。这并非简单的乐观与悲观之分,而是一个关乎未来的战略抉择。如果我们接受了“悲观假设”,那么即使我们拥有变革的能力,也会彻底放弃尝试,于是这种信念本身就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相反,如果我们选择拥抱“高尚假设”,在即便微小的可能性地带,也有望见证奇迹发生。

技术神力与道德鸿沟

讲座后赫尔曼教授与刘俏教授的交流环节由北京大学2014届校友、鸿熵量化基金创始人雷宗主持。在交流中,两位教授首先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与人类心智成熟度之间的巨大落差。赫尔曼教授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指出,当前的人类就像是一个刚拿到驾照的16岁少年,却意外获得了一辆大马力的超级跑车。“我们拥有了 ‘神一般的物理力量’——无论是核武器的毁灭力还是改造环境的能力,但我们的道德与情感成熟度却远远滞后。”

刘俏(左)、马丁·赫尔曼(中)与雷宗(右)

而针对技术能否解决人类信任危机,刘俏院长从金融史的角度给出了深刻见解,尽管技术经历数千年迭代更新,但金融中介的成本始终稳定在2%-3%之间,这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金融的核心成本源于人性固有的信任问题,这是技术难以根本解决的。技术手段与人类思维之间存在的空隙,正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领域需要深入探索的空间。他进一步指出,人们强调技术在交易中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技术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有时候这并不只是信息差异,而与激励机制有关。因此,我们在拥抱新科技的同时,也必须致力于构建与之匹配的制度设计,后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关于全球交流与合作的现状,赫尔曼教授引用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深刻洞见:“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错误地认为沟通已经发生了。”小到一个家庭的内部沟通,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对话,很多情况下真正的沟通并未产生。想要实现真正的沟通,一方面需要正视沟通各方的利益诉求,找到利益交集;另一方面要学会多提问,而非陷入主观情绪化状态,“保持好奇,而非愤怒”(get curious, not furious)。刘俏教授对此表示高度赞同,并补充指出,学者们应清醒认识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建立开放的思维模式。当今的全球形势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间的思想交流,这并不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进步,因此,积极重建信任与理解,对于共同应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至关重要。

马丁·赫尔曼展望未来

在互动环节,现场学生踊跃提问。当有学生问及如何在这个信息过载、充满噪音的世界中识别真相时,赫尔曼教授以自己对民调数据的溯源调查为例,展示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他坦言,跨越意识形态偏见、追寻真相之路充满挑战,但必不可少。另一位同学提问,既然密码学可以实现看似不可能的数学奇迹,人类是否也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和平共存”这一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赫尔曼教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正如数学上的突破往往源于思维范式的转换,人类社会的和平也需要我们突破旧有的认知局限,以非凡的勇气去探索未知的合作空间。

与现场观众交流

本次活动中,马丁·赫尔曼教授思维敏捷、谈吐流畅、举例详实、风趣幽默,以科学家的严谨与人文主义者的关怀,为光华师生带来了一场跨越学科的深度对话。

全场大合影

后续,光华管理学院“与大师对话”系列活动将继续为广大师生提供走进前沿思想、对话不同观点的平台,为思索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之路提供智慧参考。

光华管理学院“与大师对话”系列活动

Guanghua Thought Leaders Series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大师对话”系列活动秉承学院一贯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导力的卓越人才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邀请全球学界、商界、政界杰出人士担任主讲嘉宾,分享前沿新知、行业洞见、生命感悟,为学生们搭建一个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的互动平台,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全球理解力。往期演讲嘉宾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考希克·巴苏(Kaushik Basu),前欧盟委员会主席、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道达尔能源董事长兼CEO潘彦磊(Patrick Pouyanné), 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等。

The Guanghua Thought Leaders Series, initiated by PKU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actively serves as a vibrant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engage with distinguished figures from across the globe, including pioneering academics, industry executives, and government leaders. Previous speakers have featured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individuals such as Nobel laureate Dr. Robert Wilson, Dr. James Heckman, former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Economist of the World Bank and Chief Economic Adviser to the Indian Government Kaushik Basu,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Prime Minister of Italy Romano Prodi, Starbucks founder Howard Schultz, Chairman and CEO of TotalEnergies Patrick Pouyanné, Chairman of Schneider Electric SA Jean-Pascal Tricoire. This series not only fosters cross-cultural exchange and learning but also embodies the school's commitment to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leadership qualities.

来源 | 北大光华全球事务办公室

审阅 | 塔娜

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