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最近被一桩糟心事缠上了,网上到处传她出生时是男性,这事闹到巴黎法庭不说,她女儿还专门出庭作证,说妈妈都被这些谣言逼得不敢正常穿衣服了。
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最近被一桩糟心事缠上了,网上到处传她出生时是男性,这事闹到巴黎法庭不说,她女儿还专门出庭作证,说妈妈都被这些谣言逼得不敢正常穿衣服了。
出庭的是布丽吉特41岁的女儿蒂芬・奥齐埃,她本身是律师,这次是以证人身份去的,说实话,她在法庭上说的那些话,听着都让人觉得心疼。
奥齐埃说,妈妈的照片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人度假拍的,都被人配上恶意评论发网上。
现在布丽吉特不管在哪,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动作都得小心翼翼,就怕被人挑刺扭曲,再用来攻击她。
更让人难受的是对家庭的影响,奥齐埃说孙辈们会听到别人说“你奶奶在说谎”“你奶奶是你爷爷”,布丽吉特听到这些,心里疼却没办法。
我觉得这一点特别过分,布丽吉特又不是自己要当公众人物,她没选任何职位,凭什么连家里小孩都要跟着受委屈?
奥齐埃还说,妈妈现在健康状况变差,每天都活在戒备里,连片刻安宁都没有,本来想觉得公众人物可能得忍忍,但后来发现这根本不是“忍”的事,是纯粹的恶意骚扰。
这次巴黎法庭审的是10个被告,8个男的2个女的,年龄从41岁到60岁不等,有人粉丝少,有人还小有名气。
但他们都干了同一件事,要么编要么转那些关于布丽吉特性别的谣言,甚至有人把布丽吉特和马克龙24岁的年龄差说成是“恋童癖”。
要是罪名成立,这些人最高得坐两年牢,我觉得这处罚不算重,毕竟造的谣太伤人了。
聊完奥齐埃的证词,咱再看看这些被告是怎么为自己开脱的,有个65岁的退休大叔,还是个村镇副镇长,叫让-吕克・M。
他在网上叫布丽吉特“我们的第一人妖”,被质询的时候却说“我从没意图造成伤害”,搞不清他是真没意识到,还是故意装糊涂,难道说句话不用负责任吗?
还有个41岁的公关人士,笔名叫佐伊・萨甘,他因为转发相关帖子被查,却喊着“这对言论自由是严重威胁”。
他还说自己发的是“讽刺”“幽默”,说法国本来就有讽刺的传统,我倒觉得,讽刺也得有底线吧?拿别人的性别造谣,还说是什么幽默,这根本就是借“讽刺”当挡箭牌。
他甚至还说,布丽吉特只要公布孕期照片就能终结争议,这话听着就气人,人家凭什么要为谣言证明自己?
另外一个画廊经营者贝尔特朗・S也否认骚扰,说自己转发是因为这事成了“影响法国的全球性事务”,还觉得网民多说说,马克龙夫妇就会回应。
很显然,他没搞明白,不管事情多受关注,造谣始终是造谣,不会因为说的人多就变成真的。
这边巴黎法庭还没判,马克龙夫妇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闲着,他们把一个叫坎迪斯・欧文斯的播客主持人给告了,因为这人也在传布丽吉特是“男性”的谣言。
本来想觉得跨国打官司会很麻烦,但马克龙夫妇这事做得挺果断,他们在诉状里说,那个所谓“布丽吉特真实身份是让-米歇尔・特罗涅”的说法,纯粹是瞎编。
特罗涅根本不是别人,就是布丽吉特80岁的亲哥哥,现在住在法国亚眠,家里以前是做巧克力生意的。
奥齐埃也在法庭上说,几个月前还见过这位叔叔,身体好得很,这谣言编得也太没水平了,连人家亲人的身份都能张冠李戴。
马克龙夫妇这么较真,不光是为了澄清谣言,我觉得也是想告诉大家,不管在哪,造谣都得付出代价,就算跨着大西洋也不行。
聊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这种一眼假的谣言,怎么就能传起来呢?其实跟马克龙夫妇的婚姻有点关系。
布丽吉特比马克龙大24岁,当初她还是马克龙的法语老师,指导过他的校园话剧,后来两人走到一起,2006年布丽吉特和前夫离婚,2007年就跟30岁的马克龙结了婚。
这种“师生恋+年龄差”的组合,本来就容易被人议论,也给了造谣的人可乘之机,再加上社交媒体推波助澜,谣言一出来,不管真假先转了再说,慢慢就传开了。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有些人为了博关注,还故意添油加醋,让谣言越来越离谱,现在不管是巴黎的法庭,还是美国的诉讼,都还没出结果。
但这事已经不是简单的“造谣”了,它实实在在影响了布丽吉特的生活,甚至伤害到了她的家人,毫无疑问,言论自由很重要,但自由从来都不是没有边界的。
拿别人的隐私和性别造谣,还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这根本不是自由,是自私。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