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移风易俗,推动红白事新风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3:28 1

摘要:在魏县,办白事时高档烟酒屡见不鲜,甚至有用中华烟,茅台、五粮液等酒攀比装脸面的。而且要事后摆宴席,宴席上大鱼大肉,摆满了七盘八碟,极度铺张浪费。而且,魏县还有搭建灵棚,广邀亲朋好友,举办周年、三年、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追悼仪式,着实让人弄不懂魏县规矩。

我曾作为扶贫与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在魏县边马镇度过了八年时光。这八年里,当地白事操办中的铺张浪费现象,给我留下了深刻且不好的印象。

在魏县,办白事时高档烟酒屡见不鲜,甚至有用中华烟,茅台、五粮液等酒攀比装脸面的。而且要事后摆宴席,宴席上大鱼大肉,摆满了七盘八碟,极度铺张浪费。而且,魏县还有搭建灵棚,广邀亲朋好友,举办周年、三年、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追悼仪式,着实让人弄不懂魏县规矩。

驻村初期,我尝试联合村委会成员,制定红白喜事相关规章制度,以改变这种铺张浪费的现象。我和村委会成员一起耐心地和村民沟通,希望大家能认识到其中的问题。但村民们以“这是魏县规矩,众然我也然”为由拒绝,使得这项工作推进流产。

退休后,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邯郸市丛台区三陵乡陈窑村。在这里,接连参加的两次本家白事,让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忍不住为之称赞。

第一次是本家叔叔的葬礼。葬礼当天,早晨供应打卤面,中午则是大锅菜。即使是招待重要客人——娘家后代,也只是在大锅菜的基础上添加了炖肉蒙头菜。现场搭建了简单的灵棚,有响器班的吹鼓手增添氛围。整个丧事办下来,花费大几千元,不超过一万元。

第二次是远门本家婶子的葬礼。由于叔叔早亡,这次丧事办得更为简单。没有搭建灵棚,也没有吹鼓响器班和歌舞团。全部费用不超过五千元。本家和朋友随礼大多是 30 元、50 元,最多 100 元。并且,村委会对白事用烟酒做了规定,烟不超过 10 元的红钻石,酒不超过五十元。至于说办周年,三年,十年,真没有听说过。即使办周年也只是自家至亲上上坟,聚在一起吃顿大锅菜悼念悼念,绝对不会通知朋友参加。

对比魏县和家乡的白事操办方式,差异明显。魏县的铺张浪费做法,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容易引发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而我家乡的做法,简单而庄重,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体现了节俭、务实的优良传统。

尽管我已离开魏县,但八年的驻村经历让我始终牵挂着那里的发展。我希望魏县能改变老百姓白事铺张浪费、红事高额彩礼的现状。

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和铺张浪费行为。让红白事回归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本质,让社会风气更加健康、和谐。

来源:邯郸紫山陈氏评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