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武当仙山的晨雾还未散尽,玉虚宫前的广场上已响起雄浑的鼓点——那鼓声似从千年岁月里传来,混着笙乐的温润清越,将“天下太极会武当 武当太极和天下”的主题,轻轻铺展在10月25日的晨光里。上午9时许,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在一场循古礼、承太极的迎宾盛典中正式启
当武当仙山的晨雾还未散尽,玉虚宫前的广场上已响起雄浑的鼓点——那鼓声似从千年岁月里传来,混着笙乐的温润清越,将“天下太极会武当 武当太极和天下”的主题,轻轻铺展在10月25日的晨光里。上午9时许,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在一场循古礼、承太极的迎宾盛典中正式启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武术爱好者齐聚武当,共赴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这场开幕式,是对太极文化的一次生动诠释,更是对中华文脉的深情回望。以“鼓声迎宾·祈福中华国泰民安”为序曲,旗阵演员踩着鼓点变换队形,时而如太极阴阳鱼流转,时而似山河脉络延展,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古老智慧具象成流动的画卷;笙乐里融入武当道乐的清虚之韵,婉转间重现《诗经》中“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迎宾雅礼,让远道而来的客人瞬间沉浸在东方礼仪的温润里。大道两侧,“大修武当盛景”的场景还原格外吸睛,明成祖朱棣敕建武当的恢弘图景在光影中铺陈,仿佛让人穿越回六百年前的营建现场;而来自武当山各大武校的“太极娃”,与少林、峨眉、崆峒、昆仑、华山六大武术门派的弟子们同台演绎“千人太极”“演武和合”,稚嫩的招式与刚劲的拳脚相映,既有孩童的灵动,又有武术的厚重,将中华武术代代相传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幕式上的致辞,更让这场文化盛会有了“连天下”的广度。西班牙众议院前副议长、文化学者玛丽亚·格洛丽亚·埃利索,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亚太旅游协会主席彼得·西蒙等嘉宾先后发言,字里行间满是对武当太极文化的认可与期许。彼得·西蒙的话尤为动人:“武当太极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超越地域界限,跨越文化差异,以其深邃的哲学内涵,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他承诺,亚太旅游协会将推动建立全球交流网络、培育跨文化使者,让更多国际友人读懂太极的奥妙、爱上武当的神韵。随后,主办方为5位武当太极文化国际推广大使、5个国内外武当武术推广中心授牌——这一块块牌匾,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太极文化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见证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亿人习练太极拳、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太极拳组织”的蓬勃现状,也延续着武当武术协会在全球设21个推广中心、培养300余万“洋弟子”的文化足迹。
文艺表演环节,则让武当太极的“精气神”有了更细腻的表达。整场演出以“天人合一·‘坊’见武当”“上善若水·润泽万物”“和合共生·世界大同”为三大篇章,将文化解读与艺术呈现巧妙融合。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站在治世玄岳牌坊下,从牌坊的榫卯结构讲到“天人合一”的理念,让一座建筑成为解读中华智慧的钥匙;中南大学杨雨教授以玉虚宫赑屃驮御碑为引,讲述碑文中藏着的治国与养生之道;国家文物局专家张谨则对着天柱峰金殿,阐释“道法自然”如何融入建筑肌理——三位学者的解读,让武当的山水、建筑都成了“活的文化教材”。而舞蹈《鹤舞九天》里,舞者身姿如仙鹤般轻盈,仿佛从武当云海中飞来,诠释着“道法自然”的灵动;《人间天河》则以水流般的舞姿,演绎“上善若水”的包容;歌曲《神武峡 迎天下》《祈愿山海》的旋律响起时,全场更沉浸在“太极和天下”的壮阔意境里,音乐、舞蹈、武术交织,将武当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揉进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中。
这场盛会并非“一次性的热闹”,而是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文化盛宴——从10月25日到11月15日,名家大讲堂将邀学者深挖太极哲学,国际旅行商合作交流能为武当文旅搭起全球桥梁,武当山“冬韵”主题摄影展可让游客定格仙山秋末冬初的美,太极之夜文旅消费周则能让大家在体验中感受“文旅融合”的魅力。更让人暖心的是“太极惠民生”活动:“百场活动惠民生”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文化体验,“百名大师教太极”能让普通人近距离学习正宗太极招式,“百名中医问健康”可守护百姓身体,“百店乐购大优惠”“百日惠游看十堰”更将节会红利实实在在送到大家手中——这才是文化节的温度:既让太极文化“走出去”连接世界,也让文化的滋养“沉下来”惠及民生。
武当山下,鼓乐仍在回荡;太极文脉,正随秋风远播。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的开幕,不仅是一场节会的起点,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因太极相聚,当“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的理念跨越语言障碍被理解,武当太极早已不只是一种武术、一种文化,更成了一座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一盏照亮人类共同精神家园的明灯。#太极奇遇记#
来源:悠悠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