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书第二章标题为“Fundamental Elements in The Problem of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actors”,格雷厄姆在书中谈到了不同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的不同原则。
在2018年8月出版,由巴曙松等人翻译的第六版《证券分析》第二章节中,有一处翻译值得商榷,可能会引起歧义。
原书第二章标题为“Fundamental Elements in The Problem of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actors”,格雷厄姆在书中谈到了不同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的不同原则。
原文如下:
在前文提到的中译本中,翻译是这样的:
首先,英文中的“range” 这个词被忽略了,我个人认为这个词在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中非常重要,因为内在价值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精确的值。相应地,价格应该也是一个区间。在书的第一章,格雷厄姆讨论内在价值及内在价值在分析师工作中的作用时,明确指出:
“关键点是,证券分析并不试图精确确定某一证券的内在价值。它只需要确定价值是否足够——例如,是否足以保护债券或证明股票购买的合理性——或者价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
其次,句中格雷厄姆简单地使用了“cheap” 和“dear”,中译本将其翻译为“具备投资价值”、“不值得投资”,也显得不够严谨,属于画蛇添足,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意见。
总的来说,我认为直译如下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格雷厄姆的精神:
“它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则,一个适用于未经训练的投资者,另一个只对分析人员才有用。
1.未经训练的证券购买者的原则:任何条件下都不要将钱投入低等级的企业。
2.证券分析师的原则:几乎每只股票都可能在一个价格区间便宜,而在另一个价格区间贵。”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