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清宫后妃拍Vlog:表面撸猫看戏吃美食,背后步步惊心生死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0:58 1

摘要:但去年听《日谈公园》播客时,中国人民大学杨原博士的一句话让我愣了“她们的日常,精致得让人羡慕,可谨慎得让人心疼”。

看惯了清宫剧里后妃们为争宠斗得你死我活,很多人都觉得清代后妃的日子全是算计和厮杀。

但去年听《日谈公园》播客时,中国人民大学杨原博士的一句话让我愣了“她们的日常,精致得让人羡慕,可谨慎得让人心疼”。

结合他聊的宫廷细节和那些泛黄的清宫档案,我才发现,真实的清代后妃生活,远不是“勾心斗角”四个字能概括的。

本来想,宫里的后妃就算吃得好,也无非是菜多些,后来才发现,连她们的厨房都透着等级。

杨原博士说,御膳房是专门给皇上做饭的,后妃们每个宫都有自己的膳房和厨子,连位分最低的答应都不用自己炒菜毕竟是“主位”,再低也有体面。

不过答应大多是宫女出身,自己倒会做点菜,估计是以前在宫里伺候人时练的,但想吃得顺心,就得花心思了。

宫里的御厨好多是世袭的,手艺未必合所有人的口,态度还可能有点傲。

后妃们想换口味,一般有三种法子:要么加点钱让膳房再做俩不一样的菜,要么让太监出去买食材回来自己做,最讲究的就是另立“小厨房”,外聘名厨来做。

这小厨房可不是随便开的,得有财力才行,像慈禧的西膳房,底下分了荤局、素局、点心局好几样,还特意加了个饽饽局看来女同志都偏爱甜口,这点跟现在也没差。

更有意思的是,后妃们还会给皇上送菜,乾隆三十年的膳单里记着,皇后送过鸡丝面,庆妃送过猪肉丝和饽饽,令贵妃还送过杂脍。

本来以为这是剧里演的“争宠套路”,杨原博士却说是“人情往来”,连太后吃着好的,都会惦记着给儿子送一份。

如此看来,宫里的饮食不只是果腹,还是拉近距离的法子,这点倒比剧里的“下毒争宠”真实多了。

吃饱了饭,后妃们也不是光坐着发呆,宫里的娱乐事儿,比现在想的还多,最热闹的要数看戏,宫里自己养着戏班,最多的时候有两千多人,不用花钱请。

想看得随意点,在自己宫的垂花门搭个戏台就能演;想看得隆重,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能让小象上台,连戏服上都有机关以前演射箭,被射中的人护背旗会弹出一根箭,比现在舞台上的比划一下实在多了。

不过戏种也有讲究,早期宫里爱听昆曲,后来慈禧喜欢上了皮黄戏就是现在说的京剧。

本来以为“京剧”这名字是北京来的,杨原博士却说不是,是1870年代上海经济好了,请京班去演出,才叫出“京剧”这个名,那时候北京还叫“皮黄戏”呢。

除了看戏,后妃们还爱养猫养狗,宫里专门有《猫册》《犬册》记着这些宠物的名字,黄猫叫“金豆”,白狗叫“栀子”,听着就挺可爱,道光年间有个玲常在,就因为养猫闹出了事儿。

她宫里的宫女大妞,先是踩死两只小猫,后来又打死一只,玲常在气糊涂了,自己动手打了宫女这在宫里可是大忌,后妃不能亲自动手打人。

最后宫女被赶走,玲常在也从常在降成了答应,这事儿看着是宠物引起的,其实是宫规太严,后妃连心疼宠物都不能随心所欲,一旦越界,地位说没就没。

还有个“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每年冬至开始,要么写九个九笔的字,每天写一笔,要么画九朵梅花,每天填一瓣,等八十一天写完画完,春天就来了。

道光皇帝写的是“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想想寒冬里每天写一笔,盼着春暖花开,倒也挺有盼头。

本来觉得这只是个仪式,后来才明白,这也是磨性子的法子,每天只写一笔,急也没用,宫里的日子,大概就需要这份耐心。

别看后妃们有吃有玩,宫里的规矩比针尖还细,一不小心就会栽跟头,杨原博士说,道光朝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后妃都挨过罚,最轻的是降位,重的连住的地方都得换。

咸丰朝的徐佳氏本来挺受宠,结果先因为虐宫女降了级,后来又跟太监说笑宫里有规矩,太监只能在门外伺候,不能跟后妃随便聊天。

皇上气坏了,把她降到答应,搬到基化门住。

那地方根本不是后妃该待的,连七阿哥出天花都在那儿隔离,宫女太监减了半,份例也少了,日子一下子从云端跌到地上,最惨的还是乾隆的“剪发皇后”。

那时候剪发可不是小事,寓意不好,皇后一剪发,乾隆直接把她圈在翊坤宫,宫女太监全撤走,只留个太监传话,连跟外人说话都不行。

乾隆还做了件绝的,让皇后看着宫女挨板子,板子打在宫女身上,其实是打皇后的脸。

更别提皇后的小厨房也被撤了,连口顺心的饭都吃不上,一年多以后,皇后就抑郁死了。

毫无疑问,乾隆这是用最狠的法子羞辱她,既不能离婚,又不能处死,就用圈禁和羞辱磨掉她的尊严,宫里的日子,真是看着风光,实则步步惊心。

现在再回头看清代后妃的日子,才发现她们不是剧里那样要么坏要么惨。

她们有爱吃的奶馅炸糕,有偏爱的京巴狗,也有写不完的九九消寒图,但这些开心背后,是不能错的规矩、不能越的界限。

这样的日子,精致是真的,累也是真的。

比起剧里的“勾心斗角”,我倒觉得,她们更像是在规矩里找乐子,在谨慎中过日子,这份不易,比任何戏剧冲突都更真实。

来源:史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