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全球科技的目光聚焦于迪拜世界贸易中心,在GI-TEXGLOBAL2025的舞台上,一支来自东方的创新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精准,掀起一场“海淀风暴”。海淀·中关村科学城,这个中国科技创新的“金名片”,携50余家海淀科技企业远赴中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供图
当全球科技的目光聚焦于迪拜世界贸易中心,在GI-TEXGLOBAL2025的舞台上,一支来自东方的创新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精准,掀起一场“海淀风暴”。海淀·中关村科学城,这个中国科技创新的“金名片”,携50余家海淀科技企业远赴中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9家企业集中展示创新成果,24家企业深度参与“阿联酋创新加速营”,现场接待专业观众超2万人次,达成潜在合作意向数百项,并获得从央视新闻到中东《Annahar》等近百家全球主流媒体的聚光。
数字的背后,更深层的价值在于中关村科学城成功验证了一套名为“借展出海”的服务体系。它不仅仅是将企业“送出去”,更是通过一套模块化、可复制的“海淀方案”,确保企业能够“亮得好、谈得拢、扎得稳”,为中国科技创新打开通往中东乃至全球市场的新航道。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协作打造海淀科技整体形象
在国际顶级展会上,如何让自家的“尖兵利器”在浩瀚的展品中脱颖而出,是众多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中关村科学城的解法是: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军”,通过系统性的前置赋能与整体品牌打造,实现“力出一孔”。
早在展前三个月,一场针对中东市场的“特训”就已悄然启动。中关村科学城团队精心策划的专题培训,覆盖了当地法律合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政策乃至商务礼仪与文化禁忌。
海淀企业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豫感慨:“对于我们这种中国原创的医疗器械公司,走出去往往是最难的,这种‘预习’至关重要。中关村科学城的服务帮助我们更快迈出第一步,让中国原创产品进入更多国家,这是非常大的帮助。”这份“底气”,源于对目标市场的深刻理解,避免了企业因文化或规则盲区而“踩坑”。
在人头攒动的展馆内,中关村科学城的特装展区以其鲜明的设计感和清晰的板块规划,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展区以人工智能、数字医疗、战略新兴产业及前沿技术四大板块为核心,进行有机组合的“创新矩阵”。
“这种布局既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聚合了人气,又为专业洽谈创造了高效环境,实现了‘专业展示’与‘品牌传播’的协同增效。”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道,当观众走进这个区域,他们能看到的不是一家家公司,而是一个代表中国顶尖水平的“海淀科技”整体品牌。
从技术展示到协同发力让价值在对话中落地
“亮得好”只是序幕,如何将关注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意向,才是出海的核心目标。中关村科学城通过搭建多层级的对接平台,扮演了“超级连接器”的角色,极大地提升了商业转化的效率。
本届GITEX,数字医疗成为焦点,而这正是海淀企业的优势所在。在致远慧图的展台前,来自沙特、阿联酋的医疗机构代表络绎不绝。其展示的人工智能眼底病变检测软件,仅需十秒即可识别13种主要致盲性眼底疾病,这种高效与精准,直击中东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痛点。创始人孙宇辉感受到市场的热烈:“除了中东地区,其他国家如意大利、印度等国的客户也向我们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与此同时,小蝇科技的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一口气收获了来自7个国家的超过15个潜在销售渠道,并与迪拜卫生局等核心机构建立了联系。
“借助本次GITEX平台,我们不仅精准链接了中东政务、金融等关键领域的潜在客户,更让我们的血细胞分析系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小蝇科技海外销售经理王乐分享道。
网络安全始终是GITEX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墨云科技的故事则是中关村科学城展团“借展出海”模式的经典范例,其“天查大模型”智能自动化渗透智能体,不仅吸引了众多同行,更直接促成了与沙特DataGovCenter、阿联酋AradaDevLLC的明确合作意向,更启动了与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多国渠道商的代理合作,初步构建起覆盖南亚、西亚及北非的销售网络。令人惊喜的是,在展团组织的活动中,墨云科技与华为云中东团队“意外接头”,并迅速达成合作共识,计划将墨云科技的产品能力融入华为云的中东服务体系,共同推动AI安全大模型在智慧城市场景中的落地。
“我们平时想找一个海外客户都是很难的事情,”墨云科技研发工程师李心吾道出了许多技术型公司的心声,“但在这里,我们直接接触到了终端用户、行业监管机构乃至政府机构,促成了很多潜在机会。”
展会期间,超过30场“ZTalk”系列主题演讲及专题推介会,成为企业展示核心技术、直接对话目标客户的“黄金舞台”。众多参展企业硕果丰厚,观微科技收获了部分中东客户的线下产品需求;金山办公与阿曼电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WPS365海外版在阿曼及海合会地区的落地。
海杰亚国际销售总监郭旭的体验尤为深刻:“中关村科学城为我们精准对接了像迪拜商会、迪拜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及医疗机构,让我们能够加速借助这些资源拓展当地业务。”这种“点对点”的精准匹配,效率远超企业自身漫无目的的社会化摸索,让技术交流得以高速迈向商业落地。
从“一期一会”到长期深耕构筑可持续“出海”生态
展会的落幕,不是合作的终点。中关村科学城的“借展出海”模式,其最独到之处在于它的“售后服务”——一套致力于让企业“扎得稳”的长效机制。
24家深度参与“阿联酋创新加速营”的企业,在展会之外,踏上了一条更深入的考察之路。他们走访了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等掌握着政策与资本命脉的核心机构。这种面对面的高层对话,探索的是政策如何落地、资源如何匹配,是为企业在中东“安家落户”进行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
此外,记者了解到,中关村科学城还助力了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阿联酋联络处的落成。这一举措极具战略眼光,它意味着中关村科学城为企业建立了一个长期的、本地的服务与信息通道。即使团队回国,企业也能够持续获取市场动态、应对突发问题、维系客户关系,真正实现了“离岸不离线”。
GITEXGLOBAL2025已经落幕,其淬炼出的“借展出海”模式与凝聚的市场信心,正转化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起点与加速度。中关村科学城的“借展出海”,源于对市场机遇与企业需求的精准洞察。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清晰地看到,中东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其开放的金融环境、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在AI、数字医疗等领域的迫切需求,与我们海淀区积淀多年的技术优势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天时地利’。这不仅是市场互补,更是发展战略上的同频共振。”
谈及如何将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该负责人进一步阐释了背后的服务逻辑,“在服务设计上,我们精准瞄准科技企业出海的三大核心痛点——展示分散、对接效率低、落地难。通过精准的需求匹配、强大的生态资源整合以及加速营等可持续机制,我们致力为企业提供一套‘可选择、可复制、可延展’的出海整体解决方案。这套方案的价值,在于它系统性地降低了企业单枪匹马闯荡全球的风险与成本,显著提升了中国科技集体出海的效率与声量。它让‘海淀方案’从一个展示技术的概念,演进为一套让技术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系统性方法论。”
未来,随着这套模式的持续深化与复制,中关村科学城将助力更多中国创新力量,在全球舞台上,不仅被看见,更被信任、被选择、被长期合作。这,正是众多闪耀的“海淀方案”背后,那个更为坚实和智慧的“海淀方案”。
记者 王萌
来源:海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