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推进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走深走实,平台开展了“向组织报告”网上征集活动,常态化征集年轻干部工作纪实、民情日记、感悟体会、调研建言等。现刊发部分优秀稿件,供年轻干部分享交流、互学互鉴。
向组织报告
为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推进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走深走实,平台开展了“向组织报告”网上征集活动,常态化征集年轻干部工作纪实、民情日记、感悟体会、调研建言等。现刊发部分优秀稿件,供年轻干部分享交流、互学互鉴。
扎根沃土 勤学笃行
一名农技推广新人的成长感悟
今年7月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转眼已三月有余。作为一名“新兵”,我怀揣着对农业工作的热忱与憧憬,投身于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这段时间,我不仅参与了多项重点工作,更在实践锻炼中经历了思想的淬炼、能力的提升和作风的转变,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我在读研时因为导师研究方向的关系,有机会与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共事。那时我就知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绝非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双脚沾泥、躬身实践的扎实功夫。毕业后,我也选择农业,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一员。
刚上岗没几天,就赶上要组织农户培训。我跟着经验丰富的前辈一起筹备农户培训会。从前期准备物资、联络专家、安排场地再到现场协调服务、发放物资、收集反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的准备:培训的内容要把专业术语换成农民听得懂的实在话,发放的物资要是农民用得上的好东西。在参与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乡亲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和获得物资后的真心笑容,也在交流中学到了他们几十年来沉淀所得的经验。这次培训下来,我不仅摸清了组织活动的流程,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我们多花点心思准备,乡亲们就能多学些有用的实招。而从乡亲们身上,我也收获了最宝贵的“实践课”,这些都成了我往后工作的底气。
展开剩余56%参加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办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后,我又转换了一个学习视角。作为学员,我系统地学习了最新的农业政策、现代农业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期间,既有专家学者的理论讲解,也有实地观摩学习。在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专家授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我了解到了更多、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拓宽了工作思路。
工作至今,我觉得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就是加入专班审核绿色种养循环项目的验收资料。面对大量的文件和复杂的审核标准,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审核方法和要点。从服务主体上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审核,到粪源总量的最终认定,每一个环节我与我的队友都认真对待,仔细核对每一组数据、每一份报告,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项目审核的结果。也是因为这次工作经历,我学到了相关的政策要求、技术标准和财务规范,深刻体会到项目管理的严谨性与复杂性,一丝一毫都关乎资金安全与项目成效。
这几个月的工作经历,像一块块拼图,让我逐渐构建起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认知,也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是技术的传播者,更是政策的宣讲员、民情的联络员和产业发展的服务员。
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得到了重塑与提升。农业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疏忽不得。视察苗情时要察言观色,审核资料时要字斟句酌,走访调查时要倾听记录。我逐渐克服了初时的粗心大意,学会了多观察、多思考、多核对,养成了更加细致周到的工作习惯。
我很幸运能够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农业农村建设出一份力。在家乡工作,我对这里的风土人情、农业生产情况有着天然的熟悉和亲近感,这也让我在开展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看到家乡的农田日益肥沃,农户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也充满了成就感。我深知农业农村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农技人员,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责任与担当;用心倾听农户需求,用情解决农户难题,与农民朋友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为家乡的农业农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