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酸菜池吐痰事件升级,央媒发文锐评言辞犀利,三连问句句戳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09:48 1

摘要:监管部门连夜扣押酸菜,声称:“并未流入市场”,但仍有网友担心。

文|遥遥

编辑|影娱先锋

隔着屏幕都反胃!

酸菜工人叼烟翻酸菜还吐痰!

涉事人动作娴熟,表情淡然,令人触目惊心。

监管部门连夜扣押酸菜,声称:“并未流入市场”,但仍有网友担心。

事件持续发酵,央媒发文锐平,言辞犀利痛批行业乱象。

三连问更是直击消费者疑虑:已售酸菜去哪了?还有多少企业在暗处造假?两年整改为何白搭?

1、老痰酸菜

2025年10月26日,一网友发布了一条工人在酸菜腌制池吐痰的视频,引发全网热议。

视频中的男子身穿墨绿色上衣和胶鞋,踩在正在腌制的酸菜上。

脸上的口罩佩戴在下巴底下,嘴里叼着烟。

抽烟的过程中,男子竟直接向腌制池内吐痰,并用胶鞋擦蹭吐过痰的地面。

该男子动作娴熟、表情淡然,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惯犯”。

更让人揪心的是工厂的环境。

从视频中不难看出,涉事工厂环境简陋。

酸菜池上仅覆盖了一层绿色膜布,没有其他防护设施。

酸菜暴露在露天环境下,池子边上还有黑色不明渣子。

其余工人也未穿统一的生产安全服,基本不戴口罩,手套也非食品级。

这样的场景,让酸菜瞬间与恶心画上等号,很多网友表示:“真的不敢吃酸菜了。”

2、监管回应难压怒火

这段视频一出网友直呼:“隔着屏幕都觉得恶心!”

随后,各种声音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一时间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

面对舆论压力,监管部门迅速做出回应,声称:“绝不姑息,依法严惩”。

并且表示已经连夜找到了涉事工厂,将该批次的酸菜全部扣押,并未流向市场,后将全部销毁。

同时,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领导也在现场督办。

面对监管部门的态度,部分网友似乎并不买账。

“涉事的到底是哪家企业?之前生产的酸菜去哪里了?”等问题仍然在网上刷屏。

说到底,网友的情绪可以理解。

毕竟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早在2022年3.15晚会上,就曝光过酸菜生产的安全问题。

当时的画面同样是触目惊心。

工人光着脚、穿着拖鞋踩在酸菜池中,随手将抽完的烟头扔进腌制池内。

甚至还用农药喷洒在酸菜上防止腐烂。

随后,这种卫生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酸菜,经过简单的冲洗便被销往知名方便面厂家,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

事件曝光后,网友集体抵制酸菜制品,拒绝购买其产品,造成多家企业损失巨大。

整个酸菜行业都遭受重创。

相关部门采取了措施,彻底整改当时涉事企业,并对行业进行更完善地监督。

不少企业在这一事件之后公开做出保证,承诺会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然而,仅仅三年的事件,类似的事件再度爆出,行业乱象再次上演,这让公众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为什么还有企业敢顶风作案?”

就在事件持续发酵的时候,央媒的发声如同利剑,击中多数网友的心声。

3、央媒锐评

10月27日,央媒对待此次事件发表看法。

声称:“人们期待的不仅是酸菜那一口地道的风味,更是入口之后的那一份卫生与安心”。

食品安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酸菜作为东北地区的土特产“土”的应该是乡土情怀,而不是卫生失控的借口。

在央媒的发文中,三连问更是说到网友的心坎里。

除了要销毁这批酸菜,之前的酸菜被买到哪里了,安全卫生是否过关?

食品安全的底线本就不该被如此践踏,食品生产流程就该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

国家的监管、央媒的发生不仅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更多的也是为了行业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提高生产流水线的卫生安全水平一时间可能要承担高昂的成本。

但长久来看,安全地做好产品才是企业持续赚钱的资本。

河南的胖东来就是很好的例子。

胖东来的食品、用品之所以能连续畅销,和它的安全生产密不可分

胖东来的网红大月饼,每天生产3万盒,配送到门店不一会就会被抢光。

这不仅源于它味道好吃,更重要的还有它超干净的卫生环境。

10万平方的无尘车间,所有工作人员配备统一的生产制服,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让每一位消费者都吃得安心。

胖东来的黑豆酱油,同样是发酵产品,从原料采购,到清洗发酵,再到端上餐桌,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把关。

生产过程有多严苛,消费者吃到肚子里就有多放心。

胖东来的食品生产成本或许高昂,但企业的营业额同样可观。

还有被央媒点名的白象方便面,主持人撒贝宁亲自去工厂参观。

生产车间干净卫生、所有工人都穿着统一的防护服、佩戴口罩,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

从选择食材,到标准化生产,再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安心。

白象生产的面饼不仅卫生放心,克重也很达标,每一块面饼都超过实际标明的克重。

这样一个良心企业在面临财务危机的时候仍然坚守底线,做放心食品。

在多方报道和央媒发声后,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购买,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可见,好产品才是企业活下去、赚到钱的根本。

食品安全的红线不可跨越,企业长久生存的法则绝不是投机取巧!

一口痰,吐掉的是个别企业的良心,更是整个酸菜行业的“老鼠屎”。

要想重新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唯有痛定思痛,拿出实在的整改行动。

食品安全之重重于泰山,消费者的担心不无道理。

品牌口碑的建立不仅需要个别企业的努力,更需要行业一起砥砺前行。

市场安全不仅需要事后救火,更需要事前预警。

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更少类似事情发生,也希望我们的餐桌越来越安全健康。

部分来源:

莫让“口水酸菜”端上百姓餐桌-新华网

男子在酸菜池中抽烟并吐痰,辽宁兴城通报:将严惩绝不姑息!-光明网

来源:影娱先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