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川教授曾说:“茫茫人海,其实就两类人,一类是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人,一类是没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人。”对教师而言,研究不是额外任务,而是专业化的核心标志。
01
肖川教授曾说:“茫茫人海,其实就两类人,一类是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人,一类是没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人。”对教师而言,研究不是额外任务,而是专业化的核心标志。
叶澜教授提倡“过一种充满研究的生活”,正是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义:未来教师的不应该是经验型教师,而应是像佐藤学研究课堂、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教育那样,让研究成为生活方式的专业型教师。
很多教师困惑:"我每天都在实践,为何成不了专家?"没有成为专家,往往不是实践太少,而是缺乏以研究的姿态对待日常工作的自觉。
一线教师的研究,不必是高深的理论探索,而可以是《从零开始,做研究型教师》书中提出的“草根研究”——
“研究始于问题,重在过程扎实。”
“工作就是研究,重在质量提升。”
“成长就是成果,重在内在变化。”
当你把教室当作研究场,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信号,备课中的困惑、课堂上的互动、作业里的反馈,都能成为研究的起点,这种思维转变能让重复劳动变成创造性实践,从根本上缓解职业倦怠,不断获得新鲜感与成就感。
不过研究犹如“手艺”,得持续操练:三天不练手生,一旦中断,大脑“武备松弛”,任务稍微有点难度,就容易力不从心。
支撑这种持续的,首先是专业阅读——围绕研究领域筛选内容,主动割舍无关的兴趣知识,穷尽资源地毯式阅读。过程或许要沉潜数年,但“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阅读会帮你建立理性判断的坐标系,避免凭经验“自以为是”。
在此基础上,还需培养研究精神与能力:不迷信权威、经验,保持好奇与追根溯源的执着;提升资料搜集、分析综合、专业读写、批判思维等核心能力;掌握文献阅读、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
教师不妨从申报一个小课题起步,以终为始,用输出倒逼输入。
管建刚老师寒暑二十磨一剑,20年深耕小学作文,写出20多本相关的书,他的经历道出了成为专家的三个要点:
1.有自己的领域是前提。大部分人成不了专家,首先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
2.长期沉潜是关键。保持定力,拒绝浮躁,耐得住寂寞,深挖“一口井”。
3.“作品”是核心。专家要用“作品”说话,要有受社会广泛认可的“作品”。成绩、成果,文章、讲座、论著都属于作品。
02
如果你已步入专业型教师行列,渴望更进一步,“借力”便成为突破的关键。
在影响专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如阅读、写作、努力、机遇、时间——中,寻找“高人”指点往往位居其首。许多怀抱理想的教师最终归于平凡,并非努力不够,而往往是缺少关键的点拨与引路。
寻访高人的前提,是具备识别高人的眼光。高人并非仅指遥不可及的学术泰斗,只要在某一方面长于自己,便可视为高人。很多时候,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这需要我们能克服人性中那微妙的嫉妒,真诚地欣赏与学习。
找到高人的关键,在于让他愿意指导你。单纯的请教,往往效果有限。高人的时间与精力极为宝贵,为何要倾注于一位素昧平生之人?
最好的方式,是“在做事中学习”:争取与他共事,或为他处理具体事务。在实实在在的项目协作与问题解决中,为了确保成效,高人自然会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你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是思维方式和实战能力。
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教师而言,这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要做好被不断否定、挑战乃至颠覆的准备。真正的成长,正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差距越大,被指正的概率往往越高。有时,越是重视你的高人,对你的要求越严苛。当你发现,否定渐渐变为肯定时,成长的飞跃已悄然发生。
03
大家不妨对照以下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找到自己的坐标,明确前行的方向:
1.适应型阶段———刚走上工作岗位,在他人或组织的带领和帮助下开始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2.经验型阶段——经过若干年的实践、积累,有了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
3.科研型(专业型)阶段———不满足于经验,不断尝试着将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概括、研究上升为理论;
4.专家型阶段———经过不断总结、提炼、概括、研究、上升,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在相关领域获得“话语权”;
5.教育家型阶段———不仅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而且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原创”意味,并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教育史上有一席之地。
如果你还在适应型阶段,渴望快速起步,推荐阅读:
《郝晓东: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郝晓东:从胜任期到高手期——关于教师成长的4大追问与解答》
教师的成长,是一场从“经验”走向“研究”的蜕变。研究,是打破重复、实现专业进阶的引擎;借力,是突破瓶颈、加速成长的关键。
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拥抱研究,在深耕与协作中,不仅照亮学生的前行路,也成就自身作为教育者的专业尊严与生命光彩。
我给新网师提建议
作者:郝晓东(基于“早安新网师”整理而成) 编辑:杨茜 审核:石淑霞 王娜
投稿:新网师公众号2025年征稿启事
近期直播:
新网师,为“真正热爱学习、热爱教育、热爱生命”的你而来!招生简章将于2026年1月26日发布
如果想了解新网师,请点击链接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介绍
公告丨新网师学员毕业申请开始啦!附最新版《新网师学员毕业管理办法》
来源:新网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