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种罕见病:进展迅速、合并多系统并发症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

B站影视 2024-12-10 19:01 3

摘要: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神经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为1/3000,约50%患者为家族性遗传突变,其余为散发型突变,约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

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引起的神经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为1/3000,约50%患者为家族性遗传突变,其余为散发型突变,约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1,2]。随着2023年9月18日神经纤维瘤病被纳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NF1逐渐走入人们视野。与一般人群相比,NF1患者的预期寿命减少了约8~21年,死亡多发生在较年轻的人群(<40岁)[3],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种高致畸率、高致残率且危及生命的罕见病吧!NF1患者多幼年起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为特征性表型,患者自出生开始就可出现神经纤维瘤。作为一类良性的施万细胞肿瘤,按照其分布特征,神经纤维瘤可分为皮肤型、结节型和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PN)[4]。PN是NF1的特征性病变之一,存在于30%~50%NF1患者中,其沿神经丛生长,并可涉及多个神经束和分支,多为先天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可累及头颈部、眶内、四肢、胸腹盆腔、脊椎椎管内及神经根、周围神经等部位[4,5],与良性肿瘤往往生长缓慢的特点不同的是,NF1-PN生长十分迅速。此前一项纵向研究纳入41名NF1-PN患者,患者基线时中位年龄为8岁(范围3~25岁),应用体积MRI对57个可测量体积的PN进行了至少7年的随访,基线时中位PN体积为238 mL(范围:2.3~4895ml)。结果显示,在57例PN中,有86%(n=49)的瘤体体积从基线值到最大评估值增加了20%以上;整体PN体积每年中位增长率为15.9%,在不同年龄段中,3~5岁患者PN增长速度最迅速,每年中位数增长率为35.1%,而最年长患者(11-25 岁)的增长率中位数仅为每年13.1%;PN评估体积达到最大值时中位PN体积为489 mL(范围:10.2~7210ml)[6]。我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报道过1例3岁NF1男性患者,该例患者于2020年5月臀部出现一处咖啡色斑片,后逐渐增多,2021年2月因腹胀就诊时完善影像学检查发现有椎管内及椎旁占位性病变,最终确诊为NF1-PN,遂行占位清除术,术后4个月复查时,发现腰骶椎前方及两侧、盆腔及膀胱周围、双侧盆壁关节周围多发团块状占位性病变,可见即使手术切除部分病灶,瘤体生长仍然十分迅速。早筛、早诊、早治是当前NF1-PN全病程管理的关键,不仅仅在于NF1-PN进展如此迅速,还因为NF1-PN在生长过程中可因为压迫、侵袭等原因引起多种并发症,并且NF1患者中出现PN恶变为恶性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的发生率为8%~13%[8]。NF1-PN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最常发生在头颈部(38%)、四肢(22%)和躯干(17%)[9]。根据位置,PN可引起多种症状。有研究显示,88%的NF1患者在基线时至少有1种与PN相关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疼痛(37%)、外貌缺陷(32.9%)、膀胱/肠道功能障碍(19%)、运动功能障碍(19%)、视力损害(12%)[10]。这些功能障碍对NF1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QOL)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与无PN或无症状PN的儿童相比,NF1和有症状的PN的儿童死亡率更高(0.5% vs 3.2%)[11]针对NF1-PN相关并发症,如未及时干预,随着病程进展其发生率可逐渐增高,并且几乎不会自行消退或好转,例如在上述纳入41名NF1-PN患者的纵向研究中,所有在基线时存在并发症的PN在评估体积最大值时仍存在并发症,57例PN中有30例在基线和最大值之间导致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有所增加[6]。对于疼痛、运动障碍这类NF1-PN最常见的并发症,该研究中的41名患者中有18名 (43%)在基线时需要一种或多种止痛药,当瘤体达到最大体积时增加到26名(63%),在57例PN中,有27例PN(47%)在基线和瘤体达到最大体积时需要增加止痛药数量;从基线至瘤体达到最大体积期间,导致运动障碍的PN数量从11例增长至22例,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为无力。头面部NF1-PN较为多见,当NF1-PN位于眶周时,即所谓的眼眶-眶周型丛状神经纤维瘤(Orbital-periorbital plexiform neurofibroma,OPPN),可致患者严重视力丧失,严重的面容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约30%~56%PN累及眼部、眼睑、眼眶和眼眶周围等组织,上睑下垂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几乎发生在所有 OPPN 患者中,其他常见眼部临床表现包括眼球突出、斜视、复视、视力减弱、青光眼、角膜溃疡及睑球黏连等[12]。此前国内曾报道过1例2岁10个月的NF1男性患者,其出生后即发现咖啡牛奶斑,逐渐增多,3月龄因癫痫发作就诊,基因检测显示NF1相关基因突变,近1年出现左侧眼睑下垂并逐渐加重[13]。图 患儿发现眶周占位从这例病例中可以看到,OPPN不仅可导致容貌毁损,还与癫痫发作有关。在我国发布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治指南(2023版)》中提到,除肿瘤外,NF1 患者还可能出现癫痫、脑血管畸形、偏头痛、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NF1患者癫痫患病率为4%~14%,约半数发作被认为是由结构性病因导致,主要包括肿瘤、内侧颞叶硬化、皮层发育异常等。NF1相关脑血管异常包括烟雾综合征、动脉瘤形成、血管狭窄-闭塞、动静脉发育畸形、动脉延长扩张等,主要累及 Willis 环周血管,可导致脑缺血和出血事件[4]。由此可见,针对可合并多种不同系统并发症的NF1而言,应建立多学科诊疗理念与诊疗流程,为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神经纤维瘤的最主要治疗方法,但有些部位的特殊性(如头颈部)常常导致病变难以完全切除,且部分切除后术后复发率较高,一项回顾性分析纳入了121例PN患者,对其20年内共168个PN病灶进的302次手术记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部分切除(小于50%)的31例PN中有21例(67.7%)在第一次手术后复发[14]。近年来 不同靶向药物不断进入临床试验,其中MEK抑制剂司美替尼已于我国获批用于治疗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的1型神经纤维瘤儿童患者。目前国内临床上已经逐渐积累越来越多司美替尼治疗NF1-PN患者的案例,并启动临床试验进一步观察司美替尼对于NF1-PN患者的确切疗效和副作用。

NF1以神经纤维瘤为特征性表型,其中PN是NF1中诊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PN生长迅速,在儿童患者中生长速度更快,并且其可出现于全身各处,从而导致多系统并发症,使疾病致畸率、致残率升高,甚至恶变后的MPNST还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因此针对NF1这种罕见病,需在多学科诊疗的基础上实现早筛、早诊、早治的管理目标,基于手术和靶向治疗药物,控制患者体征和症状。尽管这种疾病仍然无法治愈,期待未来能够找到更多有效且稳定维持的治疗方式控制肿瘤生长、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儿童及青少年神经纤维瘤病诊疗规范(2021版).[2] 中国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多中心治疗协作组, 全国整形外科多中心研究平台.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1, 35(11): 1384-1395.[3] Gutmann DH, et al.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 Feb 23;3:17004[4] 中国罕见病联盟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疗协作组.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治指南 ( 2023 版) [J]. 罕见病研究,2023,2 ( 2) : 210-230.[5] Anderson JL. Gutmann D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Handb Clin Neurol. 2015;132:75–86.[6] Gross AM, Singh G, Akshintala S, et al. Association of plexiform neurofibroma volum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morbidities in neurofibromatosis 1. Neuro Oncol. 2018 Nov 12;20(12):1643-1651.[7] 许家宁,郭雅欣,王珊珊,等,丛状神经纤维瘤压迫泌尿系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J].罕见病研究,2023, 2(2):186-190.[8] 任捷艺,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36 (01)-83-87[9] Prada C E, Rangwala F A, Martin L J, et al. Pediatric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impact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J]. J Pediatr, 2012,160(3):461-467.[10] Yang X, et al. Childs Nerv Syst. 2022 Aug;38(8):1513-1522[11] Fisher MJ, Blakeley JO, Weiss BD, et al. Management of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associated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Neuro Oncol. 2022 Nov 2;24(11):1827-1844.[12] 钟民衎,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2;18(2):179-186[13] 中国罕见病联盟, 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神经纤维瘤病专家委员会. 神经纤维瘤病标准化诊疗项目 东区启动会.2024年11月10日[14] Needle MN, Cnaan A, Dattilo J, et al. Prognostic signs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lexiform neurofibroma: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experience, 1974-1994. J Pediatr. 1997 Nov;131(5):678-82.

审批编号 CN-149282 ;过期日期 2025-12-06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来源:医学界神经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