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鹤壁最好自驾,原因很简单,景点离得不算远,但彼此之间不在一条线上,公交要换乘,耗时间,路况好,车流稳,导航一开就能串起来玩,不想开车也能打车,价格不离谱,早晚高峰不太堵。
从湖北出发,买了趟去河南鹤壁的高铁票,心里挺平静,想着看看这个在网上“存在感不高”的城市到底咋样。
到了鹤壁,第一感觉是干净,路边梧桐笔直,楼不高,天很开,风把路边的玉米叶吹得哗啦响,脚步慢了。
鹤壁有两个高铁站,一个是鹤壁东,一个是鹤壁站,在鹤壁东下车更方便,离淇滨区和开发区近,打车十几分钟就到市区,行李少就地铁加公交也行,人不多,不挤。
来鹤壁最好自驾,原因很简单,景点离得不算远,但彼此之间不在一条线上,公交要换乘,耗时间,路况好,车流稳,导航一开就能串起来玩,不想开车也能打车,价格不离谱,早晚高峰不太堵。
住的地方建议选淇滨区江边那一片,安静,吃饭也方便,离淇河公园、银滩公园都近,晚上走路去江边吹风,回去刷牙睡觉都不费劲,预算高一点可以选江景房,采光好,视野宽,别太追新,干净就行。
早上去朝歌遗址公园,风吹草低,土色的城垣一带一带,安静地躺着,脚下的土有故事,商代最早的都城之一就在这,古书里说“纣筑鹿台”,鹿台、摘星台都离这片不远,传说里是纣王藏宝、观星之地,考古队在这里挖出过商周层的陶片和灰坑,牌子上写得清清楚楚,站在墙根能闻到晒土的味道。
摘星台现在是方台,夯土一层一层,阳光一照,纹理清楚,台上风大,视野开阔,北边是丘陵,南边是平地,想象当年观星测候,心里有点儿敬意。
往西北方向开去云梦山,道路两侧慢慢变成石坡,山不高,石头多,颜色灰白,抬头能看见一线蓝天,云梦山挂着《封神演义》的故事,姜子牙在这里挂过帅旗,淇河那头的朝歌城就在脚下,这里的兵营遗迹和古栈道有些段落还在,台阶窄,石缝里长着小草,脚底打滑要小心,年纪大的别急,走慢点。
山腰有一个太极图形的石铺地,游客都爱在那儿拍照,孩子跑来跑去,笑声在山谷里打转,回音很清。
饿了下山去浚县老城,车子停北门外,走进门洞,城墙砖有些凹凸,手摸上去带着细小的砂,城里路很直,门脸低矮,牌楼写着大字,路边小店卖糊涂面、羊肉汤、焦圈,坐下要一碗,羊汤清,油不厚,肉切薄,蘸点蒜末,一口下去暖胃,面里放了酸菜,汤头更舒服,焦圈外脆里空,入口咔嚓响,嘴角上油,纸一擦就干净。
浚县有庙会的底子,正月里人山人海,平时人不多,城隍庙香火不断,庙前石狮子鼻头都被摸亮了,庙里牌位周正,墙上彩绘讲故事,能看懂也能看不懂,站久了就能连上人情世故。
再往里走是大伾山,山不高,台阶到顶就能看见大佛,魏晋时期就有石刻的雏形,后来北齐、隋唐都有人修,脸庞圆润,眼神往下看,像是在看人间一地烟火,佛像背后岩壁有不少小龛,线条不华丽,耐看,日头偏西的时候,佛像半边在光里,半边在阴里,光影像刀把细节刻出来。
下午回市里去淇河边溜达,鹤壁的淇河是宝,河水清,白鹭时不时从芦苇里冒出来,岸边有跑步道,红色的那条是快跑的,灰色那条慢走的,不用抢道,小朋友滑板、骑平衡车,大爷小板凳一支烟,太阳下山时河面发光,桥洞里有风,吹在胳膊上凉丝丝。
古书里夸过淇水,《诗经·卫风》里就有“瞻彼淇澳,言采其蕨”,说的就是这片河湾,春天山里出蕨菜,姑娘们摘着唱歌,河水在边上流,画面很古,走在河边能对得上那句老话。
想吃肉就去鹤壁夜市小吃街,淇滨一路和黎阳路一带摊子比较多,羊肉串一串六块,肉块不小,盐和孜然味正,外层起小焦,里面还嫩,蒜蓉茄子一盘十来块,蒜味冲鼻,烤到塌腰,舀一勺下去像挖泥,糍粑辣条是这边常见的做法,软乎乎,香辣不呛,烤馍夹菜也顺口,刷点辣酱,夹点黄瓜,咔嚓一口,心里塌实。
要实惠就去老式饭店,点一道扒鸡,一盘油旋,再来个地锅菜,大铁锅咕嘟咕嘟,土豆、豆角、排骨,揭锅冒白气,碗边都在往下滴汤汁,饭一拌就能吃两碗,嘴里冒热气,脑门出汗,身体舒服。
买点手信就去浚县城里买粉皮、黄烧饼,粉皮切粗条,凉拌加蒜末和香醋,回家也能复刻,黄烧饼带回去当早饭,热一热,芝麻一抖,掉满桌子,孩子爱吃,老人也能嚼动。
鹤壁的旅程最好错峰,工作日来,人少,价格稳,酒店也好订,周末人多,云梦山和浚县老城的停车位紧张,上午十点后进山会排队,早点出发省心。
行程建议给一份,第一天早晨抵达,放行李后去朝歌遗址和摘星台,中午在淇滨区吃烩面或羊汤,下午云梦山,傍晚回城压河边,晚上夜市撸串;第二天浚县老城和大伾山,午饭羊汤加焦圈,下午逛城隍庙和古街,买些小点心,回市区休整;第三天去鹤壁博物馆和淇河生态博物馆,看展板,补知识,午后去银滩公园或鹤鸣湖散步,傍晚返程。
交通上,导航选鹤壁东更省时,市内打车软件都有,起步价不高,晚间加价不明显,云梦山方向有高速出入口,自驾最方便,油费不高,开着就到。
门票方面,云梦山景区有淡旺季票价,学生证、军官证、老年证都能减,浚县老城里多数街巷不收费,城隍庙和大伾山单独买票,组合套票更划算,别跟着黄牛走,正规窗口买。
拍照想出片,清晨六点半到淇河,薄雾一层,桥和水面像一张画,云梦山的顶上下午四点之后光线好,山体有层次,佛像那边下午三点到五点最美,阴影刚好打在脸侧,鼻梁立起来。
鹤壁人很实在,问路不绕,打车师傅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饭店阿姨端菜手稳,盘子边不糊,筷子擦得干净,店里电视放的是本地台,新闻讲的都是谁家丰收、哪条路修了,人间烟火就这么简单。
消费水平适中,早饭一人十五块能吃饱,午饭两个人七八十就能摆一桌,夜市预算看人均,百来块能吃到撑,住店工作日两三百拿下干净大床,周末上浮一些,提前订更稳。
避坑提醒给几条,云梦山台阶多,鞋要防滑,别穿新鞋,脚后跟容易磨,水自己背一瓶,山腰买水会贵一点;浚县老城巷子多,导航容易信号跳,抬头看城门方向不迷路;夜市烤串现烤慢,别一股脑点多,分两次点,热着吃不腻;淇河边骑行注意分道,红道快,灰道慢,别跟小朋友抢道;夏天阳光直,防晒帽子要戴,脖子后面容易晒红,回去睡觉火辣辣。
想听故事,朝歌这片能讲上一天,姜子牙封神在云梦山挂旗,商纣在鹿台聚财,妲己跳舞在朝歌宫里,诗书里有,口口相传也有,浚县庙会传到今天,社火队踩着鼓点,锣一敲,孩子伸长了脖子看,老人在庙门口递热茶,年味就是这么传下来。
傍晚回到淇河,看钓鱼人拎着小马扎,半截烟夹在手指上,鱼漂上一点红,水面一圈圈小涟漪,一只白鹭从对岸飞来,翅膀擦着水面,日光落在背上,银光一闪,脑子里空了一秒,世界只剩下风和水。
睡前在阳台吹会风,远处有桥上的车灯,一点一点划过去,城不吵,心也不乱,脑子里浮起一句老话,人不知淇水曲,枉来黎阳半生缘,笑了笑,拉上窗帘,准备明天去吃早点。
早饭推荐三个,要么糊涂面,一碗下肚不迷糊;要么油旋夹鸡蛋,层层起酥,掰开冒热气;要么豆腐脑加咸卤,配两根油条,蘸着吃,嘴角挂笑。
离开前再逛一圈菜市场,买点粉条、土豆、蒜薹,回家一炒就有鹤壁味道,摊主会塞你一把香菜,说一句拿着,路上吃个苹果,心里暖乎。
走的那天风不大,车站的人不多,安检过了还早,坐在候车厅,耳边是小孩嚷着要吃冰棍的声音,广播叫到下一班车,手里拿着票,心里想,下次带爸妈来,爬一次不陡的山,吃一碗不贵的汤,看看这条在诗经里流了几千年的河。
鹤壁比网上说的好,好的不是热搜,好的在于日子慢,东西正,人讲理,花的钱不心疼,走的路不费劲。
一句话,来就对了,别犹豫,工作日来更香,车少人少,风景还在,故事也在。
来源:那一刻旧时光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