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国家推出“三大改造”“两大保护”战略举措,以碎片田合并为核心的农田改造、以路网贯通为重点的基建改造、以服务下沉为目标的民生改造,搭配耕地保护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坚实底线,正让乡村焕发“田成方、路相通、物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国家推出“三大改造”“两大保护”战略举措,以碎片田合并为核心的农田改造、以路网贯通为重点的基建改造、以服务下沉为目标的民生改造,搭配耕地保护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坚实底线,正让乡村焕发“田成方、路相通、物到家”的崭新面貌,铺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康庄大道。
“三大改造”直击乡村发展痛点,破解长期制约农业农村进步的瓶颈。农田改造是基础工程,将散、乱、小的碎片田整合为连片大块田,破解了“田埂纵横、农机难进、灌溉不均”的老难题。在山东德州平原县,通过土地流转和连片改造,昔日一亩三分地的“巴掌田”变成了千亩连片的“丰产田”,大型播种机、收割机得以高效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65%提升至98%,亩均粮食产量增加200余斤。同时,连片田地便于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滴灌、喷灌等节水设施,实现了旱涝保收、提质增效,让农业生产从“看天吃饭”转向“知天而作”。
路网改造是畅通血脉,修通乡村“毛细血管”。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小道,如今被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柏油路取代,不仅连接起田间地头与城镇市场,更打通了乡村与外界的物流通道。河南南阳内乡县,通过“村村通”“组组通”工程,实现全县288个行政村、3520个自然村路网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建成投用。曾经因交通不便烂在地里的猕猴桃、香菇,如今通过乡村公路快速运抵分拣中心,再由快递车发往全国各地,物流成本降低30%,农产品滞销难题彻底解决。路网畅通不仅激活了农业产业,更带动了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业态发展,让乡村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民生改造聚焦农民需求,让公共服务直达家门口。快递进村是民生改造的重要抓手,如今在政策推动下,快递网点已覆盖全国98%的行政村,从农资农具到生活用品,从特色农产品到电商包裹,都能精准送达农户手中。在四川眉山丹棱县,果农通过手机直播接单,新鲜柑橘从枝头采摘到打包发货,24小时内就能送达北上广深等城市;城里的图书、家电、医疗器材也能快速进村,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与城市同等的消费便利。此外,乡村电商服务站、快递代收点还提供农产品代销、网上缴费等增值服务,让乡村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两大保护”筑牢发展根基,守住乡村振兴的底线与初心。耕地保护是生命线,在农田改造过程中,严格落实“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各地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确保改造后的连片田地始终用于农业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农民权益保护是落脚点,土地流转、农田改造始终坚持农民自愿原则,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签订规范合同等方式,明确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收益权,确保土地增值收益大部分归农民所有。同时,针对快递进村、路网建设中的征地拆迁等问题,建立合理补偿机制,让农民在乡村发展中分享红利,实现“改造不损害权益、发展增进福祉”的良性循环。
田成方则粮满仓,路相通则百业兴,物到家则民心安。“三大改造”与“两大保护”相辅相成,既通过改造激活了乡村发展动能,又通过保护守住了安全底线,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既有“产业”更有“温度”。随着政策持续落地,越来越多的乡村将实现农田连片、路网畅通、服务便捷,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来源: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