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之涣在唐朝诗人中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他的诗以少而精著称,他仅仅流传下来6首诗,但却有《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千古绝唱,这2首诗都有竞争10大唐诗的实力。
王之涣在唐朝诗人中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他的诗以少而精著称,他仅仅流传下来6首诗,但却有《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千古绝唱,这2首诗都有竞争10大唐诗的实力。
那宋朝有没有这样的人物?宋词界的王之涣是谁?读完本文你就明白了。
在宋朝,确实有一位词人他的作品稀少却凭两首绝唱跻身文学巅峰,他就是“宋词界的王之涣”:范仲淹。
范仲淹流传至今的词仅5首,但却凭《苏幕遮 怀旧》和《渔家傲 秋思》两首词冠绝千古,成为众多词人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下面我们欣赏范仲淹的2首千古绝唱,另外再加一首他知名度不高但很精彩的词作。
第1首 范仲淹的《苏幕遮 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一首边塞词,开篇即绘旷世秋景,“碧云天,黄叶地”以简笔泼洒天地苍茫,后以“寒波接斜阳”、“芳草漫天涯”延展空间,构建宏阔而萧瑟的意境。
下片直击游子之痛,“黯乡魂”三字凝练如刀刻,“夜夜除非好梦”道尽无眠之苦。末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是神来之笔——酒本消愁,反催血泪,将物理与情感悖论熔铸成千古绝唱。
全词景语皆情语,柔情与壮景交织,开创了宋词以秋景写离思的典范。
第2首 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是是宋词豪放先声,亦为边塞词丰碑。
上片以“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尽边关肃杀,千山万壑中一座孤城如历史剪影。
下片“浊酒一杯家万里”以空间撕裂感凸显乡愁,“燕然未勒”典出《后汉书》,道破功业未成、归期渺茫的悲壮。结句“将军白发征夫泪”如特写镜头,将军与士兵同泣,阶级鸿沟在永恒乡愁前消弭。
全词铁血与柔情并重,羌笛声里,回荡着华夏军人最苍凉的家国情怀。
跟上面两首词比,也许下面这首词稍逊一筹,但也值得一读。
第3首 范仲淹的《御街行 秋日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词知名度相对低些,但将秋夜孤寂写到极致。
“堕叶碎寒声”以听觉写冷寂,“银河垂地”造宇宙级孤独。下片“酒未到,先成泪”比《苏幕遮》的“酒化泪”更进一层,未饮泪已决堤,愁绪彻底碾压物理逻辑。结尾“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直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揭示愁思如附骨之疽的生存困境。
全词如寒玉生烟,在空楼残灯间勾勒出人类永恒的孤独图景,其情感密度与艺术纯度,在宋词中罕有匹敌。
范仲淹以“一词一江山,半阕一乾坤”的极致创作,证明文学史从不由数量书写,真正的巨星,往往以最精练的语言,凿穿时空抵达永恒。
朋友们,你是否赞同范仲淹是“宋词界的王之涣”?欢迎分享高见。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