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日记——2024年12月9日(翠湖南路西马坊桥南夜钓)

B站影视 2024-12-10 19:15 7

摘要:先去了上庄水库,可拐到北岸往前开了四五十米,感觉不太对,水面好像都结冰了,停车确认了一下,发现真是如此,近岸附近也没有看到明水,继续往前意义不大。

今天气温有所回升,感觉是今年为数不多的夜钓机会了。出门时带上了自热鞋垫,这次脚应该不会冷了。

打算去渔具店去买点红虫,可8点,渔具店就都关门了,确实这种天气,也没几个人夜钓,开着意义也不大。

先去了上庄水库,可拐到北岸往前开了四五十米,感觉不太对,水面好像都结冰了,停车确认了一下,发现真是如此,近岸附近也没有看到明水,继续往前意义不大。

掉头回来,决定去西马坊桥南边看看,纳通科技园东边的路还封着,施工还没有结束,有点郁闷,本打算去下游,可看到桥边停着几辆车,决定将车停在路边看看,刚把车停下,就看到有两个人拿着装备从河边走上来。看来这里还能钓,管它口好不好,就在这里玩会儿吧。

刚一下去就看到南侧高台上坐着一个人,对岸还有一个人。

这段河道因为有一个燃气热电厂的出水口,常年都不冻,冬天也能玩手竿。冬天来过几次,对岸坐着比较舒服,但鱼口好像不太好,大部分都集中在东岸的高台上。台子离水面有两米多高,坐着不踏实,我的脖子也受不了。

拐角处相对低一些,但也坐了一个人,这里鱼口还真不错,钓友天刚黑来的,已经钓了十来条鱼了。

本想在南边河道找个钓位玩会儿得了,可河道还走水,一两个月前来过一次,在河道玩了半天只钓了两个鳑鲏。坐在台子上,不走水,总有人钓,看上去鱼口还不错。

决定选择右边一米多,贴着堤岸的陡坎的钓位。台子太窄,钓椅放不下,坐着也危险,而后面地面比台子矮三十来公分,还不平,垫石头,来回调整,勉强把钓椅安放稳了。单架竿只能平放,只拿了6米3的杆子,竿尖离水面还有一米多,也只能这样凑合玩会儿了。

左边钓友用的饵料,鲫鱼上的挺好。犹豫了一下还是懒得开饵了,还是之前剩的肉夹馍,加了点红虫就开钓了。

收拾完8点半,旁边钓友2个多小时钓了十来条鱼,对今晚的钓获充满了期待。

鱼口来得出乎意料地快,刚第三竿就有了动作,明显起伏后下沉一目,没打到。随后竿竿有动作,动作幅度都很大,明显是麦穗。桥边的路灯把河面照得亮如白昼,闹小鱼也可以理解。

把漂往上调了两次,漂还是在跳舞,但总打不到,因该麦穗叼着红虫跑,将近20分钟总算钓到一个,果然是麦穗。

肉夹馍小鱼闹得太厉害,犹豫要不要重新开饵,但左边钓友那里也开始闹小鱼了,他说之前没这样。看来是我来得时间不对,懒得再开饵了。

起了点小风,水面上的一大截风线会带着漂右移,干脆加铅到底,将漂定住,也过滤掉过多的动作。

9点左右,左边钓友又上了条鲫鱼,然后就收竿了,挑了几条鲫鱼准备带回去熬汤。

9点20,我搬到了左边刚才钓友的钓位,还是坐在后面的土地上,钓友用的4米5,我的6米3也不太容易找他的点,还是正常抛满竿。

没几竿,麦穗又来了,铅到底,漂照样上下起伏。

10点,刮了一阵西风,风不大,水面有轻微波纹,吹在脸上还有点凉。自热鞋垫还真管用,脚一点没感觉冷。

也懒得再开饵了,直接在饵料里加了一点大板鲫,让饵料不那么腥,同时减少红虫的量,调整后动作明显少了,等了十几分钟总算有动作,可明显还是麦穗。

对岸钓友之前支了两根竿,后来收了一根,口还行,至少看到他上了两条鲫鱼了,早知道应该去对岸了,坐着比这里舒服多了。

10点20,西风停了,可没过多久又刮起了北风,风很小,水面还算平静,但起了一层雾。

都快11点了,还是只钓了4个麦穗,我都打算收了,突然又来了两个人。一个人选择了我刚才的钓位,在台子后面架了块石头,勉强把钓椅放上去了,看来经常在这儿玩。

另一个选择了南边十来米的河道,竿长至少是6米3的。

我决定继续待会儿,看看右边钓友用纯饵料是什么状况。

11点20,漂轻顶后下沉一目多,以为又是麦穗,一抬竿,比麦穗有份量,总算钓到鲫鱼了,居然还是跟泥鳅一起双飞。鲫鱼不大,不到一两。

右边钓友饵团拉得比较大,频率也打得也不快,我刚上鱼,他也上鱼了,一两多,他也就钓了五六竿。

开始后悔刚开始犯懒没有重新开饵,可随后半个小时钓友的漂也开始上下跳舞,没上鲫鱼,看来跟我的肉夹馍也差不多。没想明白8点半之前为什么不闹小鱼。

12点前又钓了一个棒花鱼,抛了一竿后,开始拍照放生收拾东西。

收竿的时候又上了条棒花鱼,麦穗退场,又来了这个,只是路过了一条小鲫鱼。

我说路灯如果不这么亮,也许就不闹小鱼了,可右边钓友说如果没灯就没口了,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最近只要不明显降温,还可以来这里玩一下,高台上坐着实在不舒服,下次我可以试试对岸或者东边的岸边的斜坡。

来源:子韬眼里有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