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4 年 4 月的河南襄城,春风里还带着料峭寒意,椅子圈村的土路上却扬起了漫天尘土 —— 日军骑兵队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像一把钝刀,划破了小村十几年的平静。14 岁的刘天保攥着妈妈塞过来的窝头,躲进了院角的地窖,地窖口盖着厚厚的干草,透过缝隙,他看到了一辈子
1944 年 4 月的河南襄城,春风里还带着料峭寒意,椅子圈村的土路上却扬起了漫天尘土 —— 日军骑兵队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像一把钝刀,划破了小村十几年的平静。14 岁的刘天保攥着妈妈塞过来的窝头,躲进了院角的地窖,地窖口盖着厚厚的干草,透过缝隙,他看到了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恐怖场景:自家屋檐下那口用来接雨水的大水缸,几天前还泡着妈妈腌的萝卜,此刻却被日军灌满了血淋淋的 “罪证”,成了刺穿民族记忆的一把尖刀。
椅子圈村是个典型的中原小村,全村几十户人家靠种玉米和红薯为生,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穷,却透着安稳。可 1944 年的春天,这份安稳被彻底撕碎 —— 日军发动 “豫湘桂战役”,河南多地沦为战场,邻村窦家寨几天前刚遭屠村,几百口人没了活路,消息传到椅子圈村,村民们连夜收拾行李,却没来得及逃远。
4 月 12 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村口就传来了村民的惊呼:“日军来了!快跑啊!” 刘天保的妈妈王桂兰刚把煮好的玉米粥端上桌,一把拉起刘天保就往地窖跑。“别出声,活着才能给娘报仇!” 妈妈的声音带着颤抖,却透着一股狠劲,她把刘天保推进地窖,刚要盖干草,就听到了日军的嘶吼声。
“站住!不许动!” 几名日军骑兵冲进院子,马刀架在了王桂兰脖子上。刘天保躲在地窖里,透过干草缝隙,看到妈妈被日军粗暴地拖拽着,头发散乱,棉衣被扯破了好几处。不一会儿,邻居李氏、还有从襄城逃来的 4 个妇女,也被日军押进了自家院子,6 个女人挤在墙角,脸上满是恐惧,却没人哭出声 —— 她们知道,哭求换不来怜悯。
日军小队长佐藤盯着 6 个妇女,眼神里满是贪婪和残忍,他叽里呱啦地说了几句日语,旁边的翻译官立刻喊道:“太君让你们老实点,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话音刚落,两名日军就扑向了最年轻的妇女张某,张某挣扎着反抗,拿起身边的板凳砸向日军,却被日军一脚踹倒在地,枪托狠狠砸在她的背上,张某疼得蜷缩在地上,嘴角流出鲜血。
“敢反抗?给我打!” 佐藤怒吼着,日军像疯狗一样冲上去,用枪托、刺刀柄殴打 6 个妇女,王桂兰护在李氏身前,后背挨了好几下,却死死咬着牙,没哼一声。刘天保在地窖里,看着妈妈被打,双手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嵌进肉里,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 他知道,只要自己暴露,妈妈的牺牲就白费了。
日军的殴打持续了半个多小时,6 个妇女被打得遍体鳞伤,瘫在地上无法动弹。可佐藤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挥了挥手,几名日军上前,开始撕扯妇女们的衣服,试图实施暴行。
“你们这群CS!我就是死,也不让你们得逞!” 王桂兰突然爆发,用尽全身力气爬起来,捡起地上的镰刀,朝着 nearest 的日军砍去。日军没防备,胳膊被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瞬间流了出来。其他妇女也被点燃了斗志,李氏拿起墙角的木棍,张某挣扎着抱住一名日军的腿,6 个手无寸铁的女人,用最原始的方式,反抗着侵略者的兽行。
可她们的反抗,换来的是更残忍的报复。佐藤拔出军刀,朝着王桂兰的胳膊狠狠砍去,王桂兰的镰刀掉在地上,鲜血喷溅在土墙上。日军一拥而上,用绳子把 6 个妇女绑在柱子上,然后用刺刀一点点刺向她们的身体,惨叫声、怒骂声、日军的狂笑声,混杂在一起,透过地窖缝隙,钻进刘天保的耳朵里,像无数根针,扎得他心口生疼。
暴行过后,日军还觉得不够 “解气”。佐藤看到院子里那口直径一米多的大水缸,突然露出了魔鬼般的笑容。他指挥几名日军,拿起刺刀,残忍地割下了 6 个妇女的乳房,然后像扔垃圾一样,把这些血淋淋的器官扔进水缸里。水缸里的雨水被染成了深红色,漂浮着的 “罪证”,成了日军野蛮的最直接证明。
更令人发指的是,其中一名妇女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婴儿,日军竟一把夺过婴儿,在婴儿的哭声中,狠狠将他砸向水缸边缘。“咚” 的一声闷响,婴儿的哭声戛然而止,小小的身体滑进水缸,和那些乳房混在一起。刘天保在地窖里,亲眼看到这一幕,眼泪瞬间涌出,却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 —— 他知道,自己必须活着,把这一切告诉全世界。
日军在村里烧杀抢掠了两个多小时,临走时,还放火烧了村民的房子。看着日军的马蹄声渐渐远去,刘天保才颤抖着推开地窖盖,爬了出来。院子里一片狼藉,房子冒着黑烟,妈妈和其他妇女的尸体躺在地上,鲜血染红了泥土。而那口水缸,就立在屋檐下,深红色的水里漂浮着令人作呕的 “罪证”,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光,像在控诉日军的滔天罪行。
刘天保走到水缸边,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胃里翻江倒海,却什么也吐不出来。他想喊妈妈,却发不出声音,只能死死盯着水缸里的一切,把这一幕刻进骨子里 —— 他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天,不会忘记日军的暴行。
椅子圈村成了一片废墟,幸存的村民躲在山里,不敢回家。刘天保跟着叔叔刘大力,在山里躲了半个多月,靠挖野菜、摘野果为生。期间,他们多次遇到日军扫荡,好几次都差点被发现,多亏了八路军游击队的掩护,才捡回一条命。
在山里的日子,刘天保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里全是妈妈被日军殴打、水缸里漂浮的 “罪证”。叔叔看出了他的心思,拍着他的肩膀说:“天保,你娘是英雄,咱们不能让她白死,等赶走了日军,一定要让这些CS付出代价!”
1945 年 8 月,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山里的村民们欢呼雀跃,刘天保却哭了 —— 妈妈没能等到这一天。他跟着叔叔回到椅子圈村,村子里的房子还没修好,那口水缸却依旧立在自家院子里,只是里面的血水已经干涸,留下了暗红色的印记,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刘天保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他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独自一人去了襄城县城,找到了政府成立的 “日军罪行调查组”。面对调查人员,这个曾经连说话都脸红的少年,第一次完整地说出了 1944 年 4 月 12 日发生的一切:日军怎么进村、怎么殴打妇女、怎么割下乳房扔进水缸、怎么砸死婴儿…… 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说到动情处,他忍不住哭出声,双手因为愤怒而颤抖。
调查组的工作人员听着刘天保的讲述,眼眶都红了。他们跟着刘天保回到椅子圈村,对水缸进行了勘察,还在院子里挖出了 6 个妇女和婴儿的遗骨。经过鉴定,遗骨上的伤痕与刘天保的描述完全吻合,这口水缸和遗骨,成了日军暴行的铁证。
1946 年,18 岁的刘天保接到了南京战犯审判法庭的传票,他要作为证人,指证当年在椅子圈村犯下罪行的日军战犯。在法庭上,刘天保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衣服,站在证人席上,面对台下的日本战犯,再次说出了那一天的经历。当他说到 “日军把乳房割进水缸,把婴儿砸死” 时,法庭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残忍的场景震撼了。
台下的佐藤和几名日军战犯,低着头,不敢看刘天保的眼睛,更不敢看法庭上展示的水缸照片和遗骨鉴定报告。最终,法庭根据刘天保的证词和其他证据,判处佐藤等 5 名战犯死刑,其他参与暴行的日军也被判处不同年限的徒刑。
听到判决结果的那一刻,刘天保走出法庭,望着南京的天空,深深鞠了一躬:“娘,叔叔,乡亲们,我给你们报仇了!”
椅子圈村的水缸,不是日军残害妇女的个例。在整个侵华战争中,这样的暴行比比皆是。1937 年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在南京城内疯狂屠杀 30 多万中国平民,其中对妇女的残害更是令人发指 —— 上万名妇女被强奸,从 10 岁的小女孩到 70 岁的老奶奶,都没能逃过日军的魔掌。
据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的日记记载,他曾在南京安全区看到,日军将一名妇女绑在柱子上,轮番施暴后,用刺刀割下她的乳房,然后放火烧死了她。还有的妇女被日军抓住后,遭受暴行不说,死后还被肢解,尸体扔进河里或埋在土里,连全尸都留不下。这些事实,都被记录在《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史料中,成了日军无法抵赖的罪证。
日军为何如此残忍?一方面,是他们长期接受的军国主义教育,将中国人视为 “劣等民族”,认为可以随意践踏;另一方面,战争的残酷让日军士兵的心理逐渐扭曲,杀人、施暴成了他们 “发泄情绪” 的方式。更可怕的是,日军上级对这些暴行不仅不制止,反而暗中鼓励,认为这样能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可他们错了。椅子圈村的妇女们,手无寸铁却敢于反抗;刘天保这样的少年,躲在地窖里却没被恐惧打垮;还有无数中国人民,在日军的暴行中站了起来,团结一心,最终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正如刘天保后来在学校演讲时说的:“日军以为割下乳房、砸死婴儿就能让我们屈服,可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骨头是硬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会放弃抵抗!”
新中国成立后,刘天保成了一名教师,他一辈子都在讲椅子圈村的故事,讲那口水缸的故事。1952 年,他还作为中国代表,去东京参加了 “日军暴行民间听证会”,当着几百名日本民众的面,讲述了日军在椅子圈村的暴行。很多日本民众听后,当场痛哭流涕,有的甚至跪下来道歉 —— 他们第一次知道,自己国家的军队,曾经在中国犯下过如此残忍的罪行。
如今,那口水缸被收藏在河南博物院,成为了 “国家一级文物”。缸身上的暗红色印记,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却依旧清晰可见,像在提醒每一个参观者:这段历史,不能忘;这些罪行,不能忘;那些逝去的生命,更不能忘。
刘天保晚年时,曾带着孙子回到椅子圈村,站在曾经的院子里,指着空荡荡的水缸位置,对孙子说:“这里曾经有一口缸,里面装着日军的罪证,也装着咱们中国人的血泪。你要记住,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先烈用命换来的,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是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那口水缸里的 “罪证”,早已超越了实物本身,成为了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它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保护好自己的人民;它也警示着世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和平需要每个人去守护。
那些在日军暴行中逝去的妇女、婴儿,还有无数无辜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或许没能被永远记住,但他们的遭遇,会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而像刘天保这样的见证者,用一辈子的时间讲述历史,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有些罪证,永远不会褪色;有些记忆,永远不能遗忘。
来源:十二社会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