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的奥迪“三蹦子”,扇了雅迪一巴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23:26 1

摘要:谁能想到,曾经不起眼的三蹦子,这两年在海外走红,摇身一变,成了国外人眼中的豪车,还被称为“Dream Car”,甚至身价也翻了十几倍。

谁能想到,曾经不起眼的三蹦子,这两年在海外走红,摇身一变,成了国外人眼中的豪车,还被称为“Dream Car”,甚至身价也翻了十几倍。

当"倒车请注意"的魔性提示音响彻纽约街头,当美国农场主开着中国产"三蹦子"在田间地头撒欢,没想到来自乡间田野的三蹦子,竟然让奥迪、丰田这样的豪华车企也坐不住了!

你肯定想不到,被视为豪车代表的奥迪,最近竟然出了款电动三轮车!没错,就是那种平时在菜市场门口拉货、大爷大妈接娃用的“三蹦子”。

由奥迪联合柏林和班加罗尔的初创公司Nunam打造的一款三轮篷,很早就传出了在海外市场上市的消息。

奥迪这位“灯厂大佬”一出手,三蹦子瞬间从“村口拉货款”升级成“德系豪华版”。

图源:微博

不过,既然是豪华车企出场的三蹦子,自然不会那么简单,相比普通三蹦子,奥迪三蹦子简直就是三蹦子里的 “贵族” 。

这辆车的外观设计十分醒目,车身和轮圈采用黑红配色。无车门设计并拥有前后两排座位。 一亮相,瞬间抓住所有人的眼球。

在车头和车尾位置还有明显的奥迪四环Logo,就差把“我是豪华三轮”写在脑门上了。

图源:微博

不过,第一眼望去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这不就是公园里的观光车?

图源:微博

车头挂着四环logo,车身却是经典的三轮造型——这画面太美,网友直呼"活久见"。

虽然保留了传统三蹦子的三个轮子和敞开式设计,但奥迪的工程师们显然不甘心只做一辆"能跑的农用车"。

与国内常见的塑料布遮阳棚不同,奥迪为这款三轮车设计了可折叠的金属框架雨棚,雨棚防雨防晒,让街头秒变“移动VIP包厢”。

图源:微博

更绝的是车内配置——两块液晶仪表盘,是的,三轮车也要双屏!带腰部支撑的座椅,甚至还有手机无线充电板。

网友调侃:"这配置,让隔壁雅迪怎么活?"

不同于普通三蹦子使用的铅酸电池,奥迪直接搬出了新能源车的"退役电池"——这些电池虽然不能满足四轮电动车的续航要求,但用在三轮车上却绰绰有余。官方宣称续航可达200公里,足够从北京五环跑到河北燕郊打个来回。

更贴心的是,奥迪还给这车配了太阳能充电站。车顶的太阳能板晒一天,电池又能续上几十公里。

不仅环保,还能增加续航,这波操作,只能说奥迪太会玩了 。

别看这车长得像观光游览车,实用性一点不含糊。前排单座,后排三座,挤一挤能塞下四个成年人。

更贴心的是,考虑到目标用户多是短途出行,奥迪还贴心地设计了"买菜模式"——后车厢可变形为带冷藏功能的储物箱,保证冰淇淋回家不融化!

根据最新报价,这款三蹦子起售价为1.2万人民币,比小牛同类车型更便宜。

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调侃:买不起奥迪,三蹦子我还买不起吗?

网友看完直呼:年轻人的第一台奥迪!

“豪车自由终于可以实现了,开着奥迪三蹦子去买菜,想想都觉得威风 。

奥迪这波操作,看似不务正业,其实暗藏玄机:

它把“接地气”的三轮车和“高大上”的电动车技术结合,既解决了废旧电池的环保难题,又撬动了万亿规模的短途出行市场。

如果说奥迪的三蹦子还带着几分闹着玩性质,那么丰田的入局就显得认真多了。

这家以"精益生产"闻名的日系巨头,直接搬出了看家技术,打造了一款号称"永远不翻车"的智能三轮车——Toyota i-Ride。

图源:微博

丰田的工程师们显然研究过传统三轮车的最大痛点:容易侧翻。

这款 “不倒翁” 三轮车,光听名字就知道,它最大的亮点就是 “不倒” 。

采用了独特的倒三轮结构,搭配丰田专利悬挂系统,就像给车子装上了一个神奇的平衡器 。不管是在平坦的大道上,还是在崎岖的小路上,它都能稳稳当当的。就算是遇到急转弯,它也能自动调整倾斜角度,轻松应对,完全不用担心会侧翻 。

更夸张的是,这款三轮车竟然配备了通常只在汽车上才有的ABS防抱死系统,雨天刹车也不打滑。

官方宣称“穿窄巷如履平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侧翻啦”。

外观上,i-Ride走的是"萌系科技风"。T型车身+独立悬架:长2.35米、宽仅0.85米,停车比自行车还省地儿,菜市场抢车位稳赢。

图源:微博

一体式顶棚,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让你拥有开阔的视野,享受骑行的乐趣 。

最让主妇们心动的是,后排座椅可以一键放平,秒变容积达300L的储物空间——去超市采购一周食材毫无压力。

"这不是交通工具,而是生活解决方案"——丰田的广告词直击都市人痛点。

学校门口拥堵时,它能轻松穿行到最前排;甚至去便利店买个菜,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停车位。

比自行车能装,比汽车方便,比摩托车安全,关键是——下雨天不用穿雨衣!堪比“接娃神器”,换谁不心动啊!

咱就是说,丰田这是要取代五菱宏光,成为新一代家庭妇女之友?

图源:微博

i-Road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37英里,纯电续航30英里,虽然速度堪比老头乐,但丰田说:“咱卖的是通勤安全感!”

格方面,丰田保持了日系车一贯的亲民策略:基础版约合人民币2.5万元,顶配也不超过3.5万。

在日本本土预售首周,i-Ride就收到了超过5000份订单,其中70%来自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

当奥迪和丰田这样的行业巨头都开始"不务正业"造三轮车时,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跟风现象,而是折射出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层变革。

为什么三蹦子能从不入流的"县城特产"逆袭成跨国车企的香饽饽?主要还是因为它性价比高、实用性强 。

价格方面,和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汽车相比,三蹦子简直就是 “白菜价”,普通老百姓都能轻松拥有 。而且它的使用成本也很低,充电就能跑,不像汽车还需要加油。

实用性上,三蹦子更是 “多面手” 。它能载人,无论是接送孩子上下学,还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出门游玩,都不在话下。它也能载货,拉着满满一车货物,轻松应对各种运输需求。

发达国家图它便宜省地,发展中国家爱它皮实耐造。豪华车企一看:“这泼天的富贵,不蹭白不蹭!”

以前看不起三蹦子,现在才知道它是国际豪车,我家门口修车铺的老板要哭了。

如今,全球出行方式正在"降级"。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愈发务实——不需要百公里加速3秒的性能,但一定要省油(电)省钱;不在乎自动驾驶级别,但必须好停车、能装货。

三蹦子恰恰击中了这些痛点:售价是汽车的1/10,使用成本更低,灵活性却更高。

其次,新能源转型逼出"野路子"。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普遍面临尴尬:

高端市场被特斯拉压制,中低端市场又有中国品牌围剿。这种情况下,三轮车反而成了差异化竞争的蓝海——技术门槛低,供应链成熟,还能消化新能源车的剩余产能,如退役电池。

奥迪用废旧电池造车,丰田搞电动化“微型试验”——既刷了碳中和KPI,又试探新兴市场。毕竟,印度、东南亚的万亿级出行市场,可比内卷的豪车赛道香多了。

奥迪通过三轮车触达了传统4S店永远接触不到的客户群体;丰田则用i-Ride强化了"实用主义创新者"的形象。

当保时捷开始卖菜刀,爱马仕推出自行车,LV推出乒乓球拍、Gucci与阿迪达斯联名推出雨伞时,豪华品牌向下渗透已经成为显学。三轮车不过是这一趋势在汽车行业的投射罢了。

这种低成本、高灵活性的商业模式,恰恰契合了当下全球经济的"轻型化"趋势。

来源:创意民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