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锦|郑永年:跳出“谁赢谁输”或者“谁赢多谁输多”的简单思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23:18 1

摘要:5月12日,中美就关税战达成为期90天的“休战”协议,双方摩擦暂时降温。然而,贸易冲突的缓和并不意味着两国结构性矛盾的消解,也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流、对华战略脱钩的方针有所改变,中美围绕金融、地缘政治、科技领域的综合性、制度性竞争仍在持续。在中美日内瓦

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导语:

5月12日,中美就关税战达成为期90天的“休战”协议,双方摩擦暂时降温。然而,贸易冲突的缓和并不意味着两国结构性矛盾的消解,也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流、对华战略脱钩的方针有所改变,中美围绕金融、地缘政治、科技领域的综合性、制度性竞争仍在持续。在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发布的次日,美国就宣布禁止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

近期,郑永年教授接受《解放日报》《中国经济周刊》等多家主流媒体采访,就中国如何利用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抵御外部冲击、应对全球供应链震荡等话题分享看法。他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短期内,要减少市场震动,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包括稳定股市等;中长期,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内部潜力,把区域大市场、统一大市场建设好。

郑永年:政府应对企业“抓小放大”

2025年5月16日 《解放日报》

近日,郑永年教授接受《解放日报》采访,围绕怎样以“新三驾马车”为中国积蓄内生动能、中国经济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等话题分享看法。

郑永年教授指出,如中国这样大的体量,要成为发达经济体,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实现基于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之上的产业升级,避免被“中等收入陷阱”长期锁定,就必须基于“新三驾马车”来探求突破之道,即基础科研、应用技术转化和金融服务。

当今世界,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新三驾马车”的框架来看,建立大科研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是需要着重强调的目标,需要有机整合。

首先是人才层面。第一,不能只看到有“帽子”的学术人才,还要挖掘杭州“六小龙”创立者这一类的人才。第二,需要系统性的体制改革,将原来互不连通的众多实验室从“多而不强”转型为“又多又强”。第三,不能要求研究人员都是“全才”(既做基础科研、应用转化,又能筹措资金),这不利于打好科研基础。

他表示,今天的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仍出现大量的原创性技术流失,这导致新的经济活动不足,引发“内卷”。破解之策就在于,以创新变量催生发展增量。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确立大科研体系;二是进行试验区式的改革,即设立“科研特区”。

郑教授认为,下一步,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具有良好创新生态的区域,根据不同技术领域的需要,设立各类科创特区,继而向周边地区辐射和扩散。在条块管理体制上注重“块”,在这些改革的“块”上,国家可以赋予其基于“新三驾马车”之上的、有利于深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各项政策,在引领未来产业的同时,还能够赋能现有产业。

他表示,杭州“六小龙”就可以看作是“块”改革的成功案例。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杭州的模式是一种“导师制”,践行了“抓小放大”政策。目前,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系统往往倾向于支持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同时,一些大企业压榨上下游供应链,使中小型企业难以生存。因此,政府目前应该着手于“抓小放大”。

在杭州的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共241家,占54.6%。图源:新华社

他表示,近年来,在杭州、深圳、上海等地,大量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不断涌现,引领中国走进“技术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这里面,创新人才的涌现至关重要。对各级政府而言,着力点应当放在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上,结合自身发展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地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城市人口越年轻,创新程度越高。年轻人往哪里走,哪里的科技发展就会更好,这是年轻人用脚投票的现实选择。

进一步看,中美之间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上的竞争,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短期内减少市场震动,如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包括稳定股市等;中长期,还是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内部潜力,把区域大市场、统一大市场建设好。

郑永年:既不能向特朗普投降,也不能放弃他带来的机遇

2025年5月16日 大湾区评论

近日,郑永年教授在公众号“大湾区评论”上发表文章,围绕特朗普对中美关系和世界秩序的影响,探讨了美国自由主义危机、特朗普政策的现实主义倾向以及中国应如何在复杂国际局势中兼顾国家和国际利益。

郑永年教授指出,中美经贸高层日内瓦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西方媒体却充斥着批评之声。对于西方自由主义而言,特朗普实际上给摇摇欲坠的“自由国际秩序”带来了一记重击。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图源:路透社

郑教授认为,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它们共同的敌人正是自己一直信仰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西方经济理论将经济视为“自治”和“独立”的领域,导致国家内部经济与社会之间高度失衡。一旦遇到内部困难,西方便倾向于团结一致,对外打压挑战者,这种做法实际上宣告了自由国际秩序的终结。这进一步反映了西方思想的堕落及其相关国际格局的衰落,揭示了西方文化中弥漫的衰败心态。

他指出,相较于西方传统政治人物,特朗普的所有行动都赤裸裸地以利益为导向。正是由于其对利益追求的“异类”性质,他的思维和行动撬动了美国内外政策的变化。

首先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事务,特朗普几乎毫无意识形态色彩。在几乎所有问题上,他的外交语言核心始终是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

其次是对战争的厌恶。对特朗普而言,凡是能够通过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都没有理由诉诸战争。

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2日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立场,欧洲国家变得孤单,无法再像以前一样依赖北约。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特朗普的“异类”性质也表明了他本人及其政策的脆弱性。对中国而言,我们需要注意特朗普道德正当性的缺失以及其政策多变性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我们也不可轻视特朗普基于“实事求是”而非意识形态制定政策的影响。最后,我们既不能向特朗普屈服,也不能放弃他所带来的任何机遇。

在当今的国际局势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构建一个新的国际秩序。新国际秩序的理性并非源于任何一个人或国家,而是各国互动与参与的结果。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否喜欢特朗普,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是一个我们必须打交道的对象。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应当跳出简单的“谁赢谁输”或“谁赢得多谁输得多”的思维。我们不仅要追求国家利益,也需要兼顾国际利益。只有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相结合,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

郑永年:单边开放的范围应不断扩展到更多领域

2025年5月16日 《中国经济周刊》

近日,郑永年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就中国如何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抵御外部冲击、应对全球供应链震荡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郑永年教授指出,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主要面临的是生产过剩的问题,需要通过促进经济内循环实现有效畅通。以浙商为例,浙商企业遍布全球,因此,当贸易战来临时,它们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已经不再那么高。美国不再是唯一的市场。目前,国内也有许多平台企业组团采购,这不仅是平台企业自身的调整,也是各地政府配合下的新改革动向。

数据显示,浙江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成效明显。1-4月,全省对欧盟、东盟、拉美等主要市场分别进出口2627.8亿元、2594.8亿元、1814.7亿元,分别增长10.3%、10.9%、4.8%。图源:央视网

他表示,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总数有4亿多人,要解决的正是流通问题。现在中国的新技术、新产品越来越多,一方面可以抢占市场、突破制裁,另一方面还能引领消费。这说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望真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郑教授指出,在出口美国市场受阻的背景下,中国正更大力度把握住广交会等对外开放合作平台,推动中国商品、中国品牌走出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中低端到中高端的技术都有基础。

最后,他认为中国单边开放的范围应该不断拓展到其他领域中。中国企业可以超越采购制成品的视角,在巩固上游中游优势环节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将产业链供应链向东盟国家延伸,在给当地经济体带来就业、产业发展、税收的同时,也更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中国制造在当地市场的认可度。

郑永年教授通过考察浙江出海东南亚的公司发现,一些企业一味搞价格战,因而不受当地欢迎。他建议,企业“出海”应当往高端竞争,这样发展的空间才是无限的。

专访郑永年:谁更开放,谁是赢家

郑永年:将湾区打造为国家战略与国际规则衔接的核心枢纽

2025年5月16日 大湾区评论

近日,郑永年教授受邀参加由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组织部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级公共管理研修项目中心承办的“协同发展带动能力与湾区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并在会上以“百年变局下的大湾区发展前景”为题开展了讲座。

郑永年教授作专题讲座

郑永年教授在演讲中基于中美经济失衡与全球再平衡趋势,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机遇:深圳凭借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融合优势占据第四次产业革命先机,需以全球视野布局创新;大湾区应突破区域竞争局限,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他提出,面对地缘政治变局,需跳出中美零和博弈逻辑,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和协同机制构建可持续范式,将湾区打造为国家战略与国际规则衔接的核心枢纽。

郑永年:中国反对关税霸凌的做法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

2025年5月13日 《经济学人》

近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报道引述了郑永年教授关于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成果的看法。

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的GDP增长预期也随之回升。郑永年教授指出,(面对美国关税霸凌)总得有人站出来对霸权说“不”。中国的做法赢得了许许多多国家的支持。

China is celebrating victory against American trade warriors

郑永年:应对地缘政治变化的策略在于分散

2025年5月6日 凤凰网视频

近日,郑永年接受凤凰网深圳的采访,探讨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凤凰网深圳专访郑永年教授

郑永年教授指出,应对地缘政治变化的策略在于分散,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开展业务时,必须了解当地的地缘政治、经济、家族势力以及NGO等各种因素,风险点认识清楚后,才能稳妥地“走出去”。他表示,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地方政府的支持可以大大降低这些企业的出海成本并减少风险。

目前,中国与东盟自贸易区3.0的实质性谈判已经结束,未来中国企业可以在“10+1”基础上布局产业。全球服务中心(Go Global)应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可复制、可扩散的模式。

郑教授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港融合具备全球领先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一是内地九个城市和香港的基础科研能力,二是深圳、东莞和惠州的应用技术转化能力,三是香港的国际金融服务。如果大湾区能够实现深港融合,将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能力,完全有条件比肩美国硅谷至德克萨斯的科技走廊。

IPP公共关系与传播中心

排版 | 周浩锴

审校 | 刘 深

终审 | 刘金程

观点集锦|郑永年:世界经济不确定,但中国的市场是确定的

观点集锦|郑永年:从经济韧性来看,中国的状况远好于美国

郑永年: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核心是发展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来源:IPP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