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断想一一关于“胡世宗现象”散记之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06:45 2

摘要:长久以来,胡世宗先生始终将酿造高雅作品与塑造高尚人品相融相生,将文学创作与红色宣讲紧密相系,更将书写雷锋、学习雷锋、传播雷锋事迹与践行雷锋精神贯通一体。他的足迹遍布边防哨所、军营营区、校园课堂、工厂车间与社区街巷,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以讲述雷锋故事、阐释长征精神

交流与断想

一一关于“胡世宗现象”散记之六

[写在前面]

长久以来,胡世宗先生始终将酿造高雅作品与塑造高尚人品相融相生,将文学创作与红色宣讲紧密相系,更将书写雷锋、学习雷锋、传播雷锋事迹与践行雷锋精神贯通一体。他的足迹遍布边防哨所、军营营区、校园课堂、工厂车间与社区街巷,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以讲述雷锋故事、阐释长征精神、宣讲英雄事迹为己任,矢志传播时代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已然铸就令人敬仰的精神传统。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后,82岁的胡世宗先生依旧步履不停:从边防哨所到未成年犯管教所,从部队营区到街道社区,从党政机关干部到工厂企业职工,从大专院校讲堂到中小学课堂……

他结合自身厚重的人生阅历,向社会各界坦陈成长历程,畅谈“永不止步”的深刻体悟。这不仅丰富了他大写的诗意人生,更让我们清晰认识到,“胡世宗现象”绝不仅限于他坚持60余年文学创作、成果丰硕的层面。

社会各界对“胡世宗现象”的关注、朋友圈自发形成的研究热潮,以及胡世宗本人以言行对这一现象的拓展延伸,无不印证其内涵丰盈厚重,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与普遍意义。

“胡世宗现象”早年间便已引发社会各界瞩目。纵观其诗意人生,这一现象的核心构成个性鲜明、经历独特——根植诗坛、心系长征、情注雷锋,正是他驰骋诗坛60载、成就自身现象的立足点、支撑点与制高点。

上世纪80年代,胡世宗的成名作《鸟儿们的歌》、老山前线创作的诗集《战争与和平咏叹调》,以及鸿篇巨制《胡世宗日记》,接连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引发轰动与高度关注。军地先后为其作品召开讨论会、座谈会、报告会,“胡世宗现象”一度成为热议焦点。

“胡世宗现象”也牵动着朋友圈自发的探讨与研究。自2019年起,我常品读胡世宗先生的佳作,留心学习其高尚品格,撰写了百余篇读后感。在他的指导帮助与诸多战友、文友的鼎力支持下,这些文字汇编成《大写的诗意人生——记“战士诗人”胡世宗》《尊师重友——胡世宗和他的良师益友》两书。

胡世宗先生更以自觉践行雷锋精神的模范行动,持续提升、拓展着“胡世宗现象”的内涵:从《鸟儿们的歌》轰动诗坛到《胡世宗日记》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从《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经久流传到《洪流放歌——我写雷锋60年》的各界好评;从两走长征路创作的《沉马》《血葬》等长征诗代表作,到环球86天写就的《地球是圆的》;从75岁自驾海南并著《一路向南》,到第77部著作《永不止步——我的成长之路》;从坚持数十年面向全国的红色宣讲,到四次向沈阳市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捐赠家庭档案、珍贵书画、图书杂志与书信文稿……

他始终以行动镌刻“生命符号”,书写着“胡世宗现象”的光辉篇章。

近日,我梳理了与战友、文友们关于“胡世宗现象”的交流与思考,将从10月25日起陆续发布,以期助力大家更深入持久地研究这一现象。

2025年10月30日

李岩,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沈阳市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沈阳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沈阳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盛京艺术博物馆馆长,兼任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文联副主席、沈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执行副主席(主持工作)。

李岩先生特别有心,经多方努力,把胡世宗先生目前出版的77部著作全部收齐,并请胡世宗先生逐一签名,作为珍品,收藏到他的盛京博物馆。

9月6日,我给李岩发去信息:请在方便时,把您收藏胡世宗先生77部文学作品的书名和出版时间、出版社等情况,给我一份清单。另外,建议您把胡世宗先生主编的46部著作,也收藏起来。

李岩回复:太好了,都有哪些,您有书名吗?

我答:我没有书名。您可多方查找,问问世宗老师。《胡世宗日记》中一定有记载,下点功夫,准能查到,我觉得,这有意义,您要做成一一最好!

他说,好的,明白,谢谢您。

张琳在李岩的指导和启发下,认真梳理了胡世宗先生的77部著作的书名、出版社、作者著书时的年龄等情况。

从9月25日开始,由胡世宗先生的第一部诗集“北国兵歌”起步,每天在群里发一篇胡世宗的作品简介,将一直延续到第77部著作《永不止步一一我的成长之路》(当然,此间或日后,胡世宗先生一定会有新作,她将继续推介)。

我认为,李岩和张琳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是深入系统研究“胡世宗现象”的奠基工作,对积极促进“胡世宗现象”的广泛持久研究大有益处。

断想:

研究“胡世宗现象”,自然离不先生的作品与人品。只有了解著作的“长像”,熟悉作者的“形象”,才能使研究“现象”更有的放矢,更贴切深入。为此,我们应该下功夫多研读胡世宗先生的著作,真正走近他的作品;多自觉学习胡世宗的人品,力求切实走进他的内心。把“长像”与“形象”由表及里的统一起来,从中感悟“现象”的核心所在,价值与意义。

来源:乐观的润无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