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长沙高铁出来,天还没亮,背包里塞着辣条和雨伞,心里打的小算盘是看一眼乐山大佛,再吃一口豆花,再把江风吹一吹。
从长沙高铁出来,天还没亮,背包里塞着辣条和雨伞,心里打的小算盘是看一眼乐山大佛,再吃一口豆花,再把江风吹一吹。
车到乐山站,出站口就是公交,K1、K3都能到大佛景区,打车也行,三十来分钟,表走就好。
清晨的岷江在脚边走,江面灰蓝,江风带着点水汽,鞋面蹭了点泥,脚底一滑一稳,这才有旅途的实感。
乐山大佛的山叫凌云山,唐代就有香火,山上有古塔有洞窟,山脚三江会合,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这里拐了个弯,水声像在喘气。
入口检票快,刷码就进,安检叔叔笑着说人还不多,赶紧走栈道,说到这里脚底就轻了点。
第一眼看到佛头,整个人安静下去,耳边只剩江风走路声,帽檐被吹得歪了一下。
佛高七十多米,头发是螺髻一颗一颗排着,肩宽得像两座台地,眼睛低着,看着江上船。
唐代工匠在悬崖上凿了九十年,诗里说“海通和尚发心大”,海通和尚为筹款被人刁难,就把眼睛挖给对方,故事真假不好说,传了千年,站在佛前还是会咽口水。
鼻梁两侧有暗渠,肩上有暗洞,雨水顺着走,千年不烂,古人真会算。
栈道窄,红栏杆握上去凉,石阶有些滑,鞋跟要贴着走,转角能看到佛耳朵,大得能塞下一个小孩,耳朵后面能看见石缝里长的小草。
佛脚才是震撼,脚趾像小丘,指甲边缘能看见线条,游客把手贴上去比大小,合影像贴到山上。
江水在脚边拐,浪花打石,水汽白乎乎往上扑,眼镜糊了一层雾,擦一把再抬头,佛脸还是那样沉住气。
船票在码头就能买,白天船便宜,夜游要贵一点,江面看佛是另一种感觉,佛像像从水里升起来,山体像屏风。
讲解员说,这里以前水患多,修佛是求水路安稳,佛前就是三江交汇,风浪大,心里没底,修个大佛镇一镇,船好走,人安心。
船头站着,风一吹,外套鼓起来,脑袋里忽然“人心安,水就安”这句老话就上来了。
第一点印象是“稳”。
佛像稳,江水稳,人的心也跟着稳,脚步不快,聊天声也低了,像有人按了静音键。
第二点印象是“巧”。
排水孔像藏在眉毛里,雨下多了也不怕,石壁上的凿痕密密麻麻,像老树的年轮,把手按上去,能摸到刀的方向。
山体边上有摩崖造像,唐宋题刻不少,字被风打得圆,读起来断断续续,像收音机里夹杂着电流。
凌云寺在山上,殿前有老银杏,树皮一层一层,秋天叶子黄得发亮,地上一脚踩下去沙沙作响,庙里磬声轻,香不呛。
第三点印象是“挤”。
假期人多,栈道像面条,往下走要排队,很多人卡在耳朵那段拍照,手机举得比脸高,脚底一步一步挪,鞋带松了都不敢弯腰。
排队两小时,看佛十分钟,大家都懂这个道理,心里也都认了,排到转角有人递矿泉水,说喝口水垫垫肚子,嘴里说一句“好人一生平安”,这趟路就不焦躁了。
避开人挤的方法有两种,清晨进,晚上看,清晨六点半之前,空气湿,游客少,鸟叫清楚,晚上八点后灯光把山体打得暖,佛脸有阴影,风也大一点,栈道人少,脚下轻松。
还有一种是走到大佛对岸的乌尤山,山上看过去,整尊佛和栈道一览无遗,角度新,心不累。
第四点印象是“吃”。
乐山小吃像散落在街口的棋子,随便落下一步都有味道。
江边豆花软,半碗咸口半碗甜口,葱花辣椒轻轻一撒,豆香往上冒,勺子一抄,舌头一贴,就服了。
钵钵鸡不是油腻那种,汤是红的,入口是麻是香,签子一捞一盘,买单按签算数,手边纸巾要多拿几张,别怕袖口染红,洗一洗就掉。
甜皮鸭挂在玻璃柜里,皮亮,咬一口甜味先到,再冒出一点香草味,打包半只,回酒店当宵夜,夜里打开窗,江风吹进来,就着风啃,骨头丢在袋里,心里就当回了少年。
翘脚牛肉新鲜,汤里有草果和八角,薄片下锅三秒捞起,粉条吸汤最香,别涮太久,一坨就老了。
跷脚而坐是讲究,从前码头工人忙里偷闲,蹲在街边,抬一脚就吃一口,骨头香气像话头,越聊越热闹。
第五点印象是“省”。
从长沙来,最省心是高铁到乐山站,出站转公交直达,返程高峰别硬拼,错开一小时就能坐着走。
住的地方选在乐山大佛景区南门外一公里,有民宿也有连锁,工作日房价低一截,老板好说话,早上能借雨伞,晚上能热一碗面。
景区里不要被“无敌江景拍照点”忽悠,手机随手拍就好,花钱拍同样角度,不划算。
船票有导游吆喝的套票,若只想看佛,买普通游船就行,路过即看,一圈下来四十分钟,够用。
一身轻装就行,鞋底要防滑,雨衣备一件,太阳大时帽子要戴好,江风大,感冒比晒黑更烦。
乐山还有一个地方叫东方佛都,里面也是大大小小造像,走起来不累,人也少,拍照舒服,喜欢石刻的就去,不喜欢的就把时间留给江边发呆。
说说历史典故多一点。
海通和尚在唐玄宗年间发心修佛,筹钱不顺,传说被权贵逼迫,就把眼睛剜出以表清白,后来地方官和百姓知道了,钱粮就流过来,工匠就上山开凿。
唐代国力强,造像气势大,乐山大佛就是那个气度,宋代有人修补过,明清也修过,民国时江水冲刷厉害,鼻梁有裂,后来新中国搞文保,才有大规模的排水修缮,八十年代加固了一遍,前些年又修了一次,排水系统疏通,石体加固,洞孔清淤,佛脸才这么净。
凌云寺早在唐代就兴起,佛教禅宗在四川传播快,江路方便,香客多,寺里碑刻记着捐修的名字,石上全是人间烟火。
乌尤寺在乌尤山上,古木高,风一过,叶子一起摇,寺中藏经不少,旧时学人读书处多在附近,书声和钟声混在一起,江水在下边走,古人写“凌云一塔插云霄”,说的就是这块。
三江汇流是地理奇观,岷江来自岷山雪水,青衣江水色青,大渡河水急,三水颜色不同,在乐山混成一样,江面画出一道分色线,这里每年都有开江,江鱼鲜,市集旺,佛像面对江,就是看这三江,人说“佛看江,人看佛”,心里都有杆秤。
给到行程建议简单明了。
一天半最合适。
第一天清晨进景区,先走栈道,下到佛脚,再上山,到凌云寺歇一歇,午饭去附近豆花店,下午坐船看佛,傍晚江边散步。
晚上到市区吃翘脚牛肉,再来半只甜皮鸭,回去早睡。
第二天早上去东方佛都或乌尤山,十点前结束,回酒店退房,吃个钵钵鸡当午饭,火车回家不慌。
交通再说细一点。
打车从市区到景区三十块上下,高峰加点钱,避开八点和五点半就行。
自驾的把车停在南门停车场,走路十来分钟到门口,车位多但节假日也会满,提前半小时到最好。
门票在官方小程序买,实名,不要在路边摊买所谓低价票,掉坑就闹心。
吃喝口味轻重不同,辣度能调,店里都懂,敢吃辣的放开手脚,怕辣的说句少放,老板会笑着点头。
预算怎么配。
人均两三百足够,门票、船票、午饭、晚饭,加点小吃,住一晚平价酒店两百出头,民宿贵一点看江,值不值看心情,性价比还是在市区。
拍照别贪广角,手机对着佛脸容易变形,站在胸口对角拍,比例顺眼,拍脚趾就低机位,手臂往下压,地面占三分之一,佛脚占三分之一,江水占三分之一,随手就好看。
人多时就别站栈道正中间摆造型,后面全靠你挪,笑一笑让一让,心情会更顺。
下雨是常态,乐山雨来得快,雨停得也快,雨滴敲在石阶上像敲木鱼,路边树叶滴水,衣服被溅花,回头看佛,脸上还是那份淡定。
口袋里带点现金,小摊扫不了码时不慌,纸巾常备,垃圾袋带一个,壳、签、骨一兜走人,身后干净,心里也干净。
乐山的慢,落在早起老人练太极的肩上,落在江边钓鱼人的鱼漂上,落在寺里钟声的尾音里,落在游客手里的那碗豆花上。
走到出口时,鞋底沾了一层细沙,背包里装了几包凉糕,嘴里还留着甜皮鸭的香。
脑子里就剩一句话,山大,佛大,心放大,路就不急。
再加一句打工人的硬话,钱要省着花,景要挑着看,脚要踩稳,胃要喂饱,照片随缘,开心要紧。
来源:那一刻的思绪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