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最应该学的东西,根本没人教,看完你就懂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23:01 1

摘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现实哐哐甩在我们脸上的大实话。

咱们从小被灌输的逻辑是啥?

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这是一条无比清晰、政治正确、家长放心的康庄大道。

我以前也信。

我大学毕业,进了当时最牛的互联网大厂,当了个程序员。我寻思着,这总行了吧?高科技、高薪、风口上的猪。

我玩了命地干。项目上线,我最后一个走;发版本,我通宵守着。我成了我们组的技术骨干。

结果呢?

三年后,我涨了点工资,发际线高了不少。但我那个当初技术很一般,天天就知道拉会、对齐、拿结果的直属领导,人家提了三级,配股了。

他赚的钱,是我吭哧吭哧写代码的N倍。

我就想不通,论干活,我干得比他多;论技术,我甩他几条街。凭啥?

后来我才慢慢琢磨过味儿来。

咱们的教育,从根上,就不是为了教你怎么赚钱的。

它是为了教你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高效的、听话的打工人。

你学的所有技能——什么编程、什么外语、什么财务报表——本质上都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给系统打工,成为一个精良的零部件。

你越精良,你能换的工资就越高。

但工资是啥?

工资是老板购买你时间的价格。

你一天就24小时,你能卖多少?就算你不睡觉,你能卖24小时。这是你的上限。

所以,靠打工,靠卖时间,你永远不可能富。你只能活得还行。

因为你是在玩一个线性游戏。一份时间,换一份钱。

而那些真正赚到钱的人,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他们在玩非线性游戏。

他们玩的是杠杆。

这个词,你可能听过,但你八成没真懂。

啥叫杠杆?

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

赚钱的杠杆,就是那个支点。

它让你一份时间的产出,能放大一百倍、一万倍。

这个杠杆,学校里没人教。

因为学校的系统,就是老板们设计的。他们怎么可能在员工培训手册里,教你怎么干掉老板?

他们只会教你服从和执行。

那么这个杠杆,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它有好几种。

第一种,最古老、最传统的杠杆:人(劳动力)。

就是雇人。

我那个当了领导的同事,他懂了。

他自己写代码,效率是1。他招了10个我这样的技术骨干,他啥也不用干,他的团队效率就是10。

公司给这个10的成果付费,比如付了100万。

他拿出50万,给我们这10个人分(每人5万工资),剩下50万,进了他的奖金包。

你看,他干了啥?他啥也没干。他只是组织了我们去干。

这就是老板思维,和打工仔思维的根本区别。

打工仔想的是:我怎么把活干得更漂亮?

老板想的是:我怎么找一帮人,替我把活干了?

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剥削吗?

你先别管这词儿好不好听。自古以来,从奴隶主到封建地主,再到现代企业家,玩的都是这个游戏——劳动力杠杆。

你去看那些大老板,哪个是业务标兵?马云会写代码吗?王健林会盖房子吗?

他们是组织者。他们用人来放大自己的能力。

这是第一个秘密。

第二个杠杆,更厉害,叫:钱(资本)。

用别人的钱,来帮你赚钱。

这个更狠。

我老家有个发小,胆子特野。前些年房地产火的时候,他手里就20万。

他看中一个盘,首付要100万。咋办?

他找亲戚朋友凑了80万(承诺给高利息),买下来了。

半年后,房价翻了一倍,他200万卖掉。还掉80万本金和利息,空手套白狼赚了小一百万。

这就是金融杠杆。

你只有20万,你只能做20万的生意。你亏了,亏20万。你赚了,赚20万。

但他通过借钱,他做了100万的生意。

银行、P2P、风投(VC),本质上都是这个逻辑。

资本家为什么牛?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能调动钱。他能用银行的钱、股民的钱,去实现他的想法。

他是在用别人的钱,给自己赚钱。

而我们普通人呢?

我们是反过来的。我们是把自己的钱,给别人用。

你把钱存银行,拿那点可怜的利息。银行转手把你的钱,贷给了我那个发小,他拿去炒房,赚了100%。

银行吃了大头,我发小吃了中头,你拿了那个利息的小头,还觉得自己稳健理财了。

讽刺不?

这就是第二个秘密。学校不会教你这个,学校只会教你勤俭节约,钱要存银行。

第三个杠杆,是这个时代最牛逼、最公平的杠杆:代码和媒体(无限复制)。

这个东西,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什么叫无限复制?

你想想,在古代,一个手艺人,比如一个顶级的铁匠,他打一把宝刀,要花一个月。他这辈子能打多少把?300把顶天了。他很值钱,但他不富。

现在,一个程序员,写了个软件(比如一个P图APP)。

他开发花了半年。

但是,这个APP,可以被下载多少次?

一百万次?一亿次?

他开发一次,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卖100万份,和卖101万份,他的成本有区别吗?没有!

这就是代码杠杆。

再比如,你现在看的这篇公众号文章。

我写这篇文章,花了我3个小时。

但这篇文章,可以被1000人看到,也可以被100万人看到。

我花的时间是一样的。

但它产生的影响力和价值,是天差地别的。

做直播的李佳琦、做短视频的罗翔老师、写小说的唐家三少……他们都在用这个媒体杠杆。

他们把自己的一份时间,通过互联网,复制了无数份,卖给了无数人。

这是以前的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

劳动力杠杆,你需要管理能力。

资本杠杆,你需要信用和人脉。

这两个门槛都很高。

但代码和媒体杠杆,门槛低到令人发指。

你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一个脑子。

这是这个时代,给普通人逆天改命最大的机会。

但学校教你这个了吗?

学校教你写代码,是让你去大厂当程序员,去实现老板的需求。

学校教你写作文,是让你应付考试,拿个高分。

它从来没教你:嘿,你可以用这个东西,给自己造一个印钞机。

这就是认知上的天堑。

好,讲完了杠杆。是不是以为这就是全部了?

还不够。

就算你有了杠杆,你还得知道撬动什么东西。

这就引出了那个,比杠杆更底层的秘密,那个根本没人明说的东西:

对人性和价值的洞察。

说白了,就是你怎么把别人的钱,合理地装进自己兜里。

这个世界运行的本质,不是生产,是交换。

赚钱,就是一场价值交换的游戏。

你觉得你的劳动很值钱,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天,该拿500块。

但市场不这么看。

市场觉得,一个AI也能干你的活,所以你的劳动只值50块。

你觉得你花100万买的房子,是你的资产。

市场觉得,现在没人接盘,这房子流动性为零,它就是一堆钢筋水泥。

你觉得不重要。

市场觉得才重要。

而市场是什么?

市场就是无数个人的需求和恐惧的总和。

所以,赚钱的终极密码,是理解人性。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好好做事。

但商业的本质,是好好做人(是理解人,不是让你当好人)。

我举个例子。

为什么茅台能卖那么贵?是它那个水和高粱值钱吗?

不是。

是面子值钱。

是我在酒桌上开一瓶茅台,我就显得很牛,我谈生意就能成这个心理预期值钱。

茅台卖的不是酒,它卖的是社交货币,是身份认同。

为什么那些知识付费的课,能卖几千几万?

你真以为那些人,听完课就能财富自由了?

不是。

他们卖的是缓解焦虑。

是你觉得自己再不学点啥就要被时代抛弃了的恐惧。

你花了钱,你买了个心安,你觉得你上进了。

至于学没学会,那不重要。

所有能赚大钱的生意,都是人性生意。

黄(色情)、赌(投机)、毒(上瘾)……这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咱不碰,犯法)

但还有很多。

比如爱美(医美、化妆品)。

比如怕死(保健品、保险)。

比如虚荣(奢侈品、豪车)。

比如懒惰(外卖、跑腿)。

比如望子成龙(K12教育、各种培训班)。

你看懂没?

赚钱,不是你生产了什么,而是你满足了别人的什么需求。

这个需求越刚性、越隐秘、越上瘾,你就越赚钱。

学校教这个吗?

学校教你真善美。

学校教你事物是客观的。

它从来不教你:事物是主观的,价值是人赋予的。

它教你等价交换。

但商业世界里,从来没有等价交换,只有供需决定价格。

一个东西,稀缺了,它就值钱。

一个东西,刚需了,它就值钱。

你辛辛苦苦搬砖,不稀缺,谁都能干,所以你不值钱。

你写了个算法,全行业只有你能写,你稀缺,所以你年薪百万。

那个卖茅台的,抓住了面子这个刚需,所以它成了股王。

所以,赚钱最核心的能力,就是两个:

1.发现需求(尤其是隐秘的需求)。

2. 用杠杆(人、钱、代码、媒体)去批量满足这个需求。

这就是商业模式。

我有个朋友,前几年就是个普通白领。

他发现,很多小老板,想在抖音上做宣传,但自己不会拍、不会剪,请个团队又太贵。

这就是需求。

他咋办呢?

他没自己去学剪辑。

他设计了一套SOP(标准作业流程),然后去三线城市,雇了10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劳动力杠杆),一个月给3000块。

他自己呢,就在一线城市,用媒体杠杆(开直播、发文章),去获客。

他接到一个单子,收客户1万块。他把任务拆分,丢给老家的团队。团队吭哧吭哧干完了,成本3000块。

他一个单子,赚7000。

他一个月接100个单子。

他现在一年赚的钱,比我们这帮大厂精英一辈子都多。

他技术很好吗?他连剪映都用不明白。

他学历很高吗?二本。

他就是看懂了需求,用对了杠杆。

而我们这些好学生,还在纠结:我这个PPT,用什么字体显得更专业?

格局,差太远了。

我们就像一群在地上捡钢镚的人,拼命地弯腰,比谁捡得快。

而人家,早就开着吸铁石大卡车,从我们头顶开过去了。

我们被教育成了工匠,追求技艺的精湛。

而人家成了商人,追求效率和利润。

这就是赚钱的真相。

它是一套完全独立于学校教育之外的隐藏学科。

这套学科,那些富豪家族,会在饭桌上,手把手地教给他们的孩子。

那些草莽起家的大佬,会在一次次破产和东山再起中,用血泪自己悟出来。

而我们普通人,没人教。

我们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然后指望有一天能开窍。

可悲的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开窍。

一辈子都在用线性思维,玩打工游戏,然后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这么穷。

说到底,学校教你的是做事的逻辑,而赚钱需要的是交易的逻辑。

这不是让你学坏,也不是让你躺平。

而是希望你,在低头拉车的同时,能抬头看看路。你要明白这个游戏的真正规则是什么。

规则就是:停止用时间换钱,开始用杠杆和认知去撬动价值。

这个认知的转变,比你多学100个技能,都重要。

来源:财富进化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