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款智慧康养机器人产品将亮相成都!记者提前探馆深度揭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01:09 1

摘要:展会当天,175款智慧康养机器人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的实景空间里同时亮相,老年人的居家、健身、娱乐和康复场景都被现场还原,机器人成了活动里的“常驻演员”。

展会当天,175款智慧康养机器人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的实景空间里同时亮相,老年人的居家、健身、娱乐和康复场景都被现场还原,机器人成了活动里的“常驻演员”。

现场看起来像是把一个小型社区搬进了展馆,四个沉浸式场景一字排开:生活馆、智慧生态园、未来健康中心和活力广场。生活馆里摆着智能睡眠监护、陪伴型机器人、便携式智能洗浴机,还有面向失能失智的护理设备;智慧生态园更像社区一角,有智能健身、无人零售柜、移动仿生人形服务机和健康监测设备;未来健康中心集中展示上肢、下肢康复机器人和外骨骼,现场还能试用;活力广场则把休闲娱乐做成了现实,有带太极和跳舞功能的机器人、仿生宠物、烧烤机器人和会跑的无人零售车。展区的流线安排是故意让人从日常生活慢慢走到医疗康复,再回到娱乐放松,感受上比较连贯,像个流程化的体验馆。

厂商的展品都有细节牌说明,甚至不少标注了“首发”“首创”。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带来的“天行者2号”,这次重点说上半身动作比上一代灵活,主打非接触式服务,能引导老年人做康复动作,又支持简单对话,侧重动作辅助和情感陪伴两块。他们还提到年底要推的“爱湫”,定位情感陪伴,计划在养老院和居家场景推广。广东的物语云智能把理疗放在台前,带来了艾灸机器人和一款号称能作用到筋膜层的按摩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解释设备用红外配合变频技术,目标是缓解因筋膜粘连或痉挛引起的疼痛,适合养生馆、理疗馆和养老机构。上海清宝引擎的仿真机器人在人形外观和动作细节上做得比较像真人,能放歌、互动,提供情绪安抚;他们在现场也说正在调研成都市场,不排除把生产线迁过去的可能。几家厂商都提到成都的文旅资源和政策支持是他们考虑落地的重要因素。

展前的准备看起来挺细致。记者在28日晚进馆时,布展接近尾声:灯光在调试,展台说明牌被一一摆好,康复机器人的工程师在做最后动作校准;有人在用手持设备测试无人车的路径规划,模拟送餐路线;还有公司在用假体做红外加热试验,证明能量能传到目标筋膜层。每个展位基本都有讲解员和技术负责人在场,能当场回应观众的问题。

互动环节很直观:观众坐到康复机器人身边,按提示完成上肢动作;有老人和仿真机器人对话,机器人播歌、讲故事,表情和语速被调成更适合老年人的节奏;活力广场的仿生宠物会回应抚摸,吸引人驻足。企业现场把用户反馈记录下来,准备拿去改进交互逻辑和舒适性设计。孩子带父母来体验的场景不少,也有养老机构代表来考察对接方案。

从产业端看,智慧康养机器人并不是空喊口号,更多是应对养老照护人手不足和服务升级两个现实问题。厂商在讲解时会把产品能落地的场景列出来,说明怎么接入养老院、康复机构或家庭照护链条,怎样帮助护理人员减轻体力或重复劳动。关键点不是单件机器好看,而是把机器人、传感器、数据平台和社区服务串成闭环,形成可运作的服务体系。现场也有厂家谈到会与当地企业合作做推广和售后,甚至把部分生产迁到当地,靠近市场和政策扶持。

这场展演在重阳节开幕,持续两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四川总站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锦江区和温江区政府等承办。主办方请来了近百家智慧养老企业,把175款产品摆进实景区,并在央视新闻全媒体平台上滚动推新。其中有50多款标注为“新概念”的产品,12款写着“首发”或“首创”的技术在现场亮相。

晚间的展馆里,技术人员还在反复调试,展位灯光下,机器人界面偶尔跳出一句问候,像在等着第二天继续“上岗”。厂商、护理机构和观众之间的来回对话还在继续,很多细节还要靠现场的这些反馈去打磨。

来源:随性观书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