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式阅读前,记得预约我的床品直播,本来不想播了,但是看到鹅绒被的价格,还有埃及棉的四件套价格,加上那种极其诗意的审美,实在忍不住,所以再播一场。绝对让大家鹅绒被自由!
● 作者 ╳ 林宛央● 来源公号 ╳宛央女子● 配图 ╳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____
我是宛央。
正式阅读前,记得预约我的床品直播,本来不想播了,但是看到鹅绒被的价格,还有埃及棉的四件套价格,加上那种极其诗意的审美,实在忍不住,所以再播一场。绝对让大家鹅绒被自由!
大家知道,我每天晚上睡前都会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点东西。最近听了一本书,虽然还没听到最后,但是蛮想和大家聊一聊的。
不说书名了,怕影响别人。当时选择这本书的原因纯粹是因为简介,说是一群关于古代女孩子如何在婚姻和家庭里突围的故事。所以我就觉得,大概是类似于《知否》那样的小说。
我还挺喜欢盛明兰那样的女孩子,所以决定看下去。
怎么说呢?小说当然有可取之处,比如它以节气与古代的二十四番花信宴为主题,串联起古代女子的相亲场景,然后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女性的人生与她们所信奉的价值观,这个构思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而且足够群像。
小说很长,我目前看了一小半,说实话,已经开始常常有想放弃的念头。而且还是因为女主。这个小说很难说到底谁是女一号,因为主要描写的是娄家几个女儿的故事,而且其中出场最多的三个女儿,确实性格是完全不一样的,但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娄家的二女儿。
她的性格怎么说呢,有林黛玉的形,没有林黛玉的魂。她是娄家最漂亮的女儿,而且极其聪明,甚至是京城里最漂亮的大家闺秀。但是她在娄家不太受宠,她娘偏爱大女儿,因为大女儿的性格非常正,就是那种很有格局与是非观的女性,娄家夫人自己是经商的女性,市井文化里撒泼打滚那一套她很擅长,特别圆滑,她从心底里佩服大女儿的耿直真诚与讲道理。
其实我一开始是不喜欢大女儿,喜欢二女儿的,但是越往后看,确实会越发敬佩大女儿的心性与韧性,她真的是一个蛮巾帼英雄式的女性。而且内心很干净。
她们爹爹,也就是娄家老爷呢,相对偏爱三女儿。因为三女儿的性格是那种很爽朗,追求男女平等,行事常常很反世俗的那一种。而且热情、善良,很替别人着想。娄家老爷自己都觉得自己是被困住的人,所以他喜欢那个敢于跳出牢笼的三女儿。
娄家二女儿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我能感觉出作者想把娄家二女儿作为女主套入过去最流行的那套“美强惨”的模版,但是没套好,因为娄家父母的偏心其实并不明显,完全是在正常范围内的。
比如娄夫人没生男孩,她很护着每一个女儿,甚至包括她喜欢的不是自己生的其他亲戚家的女孩,她都善待她们。唯独一次我觉得不太舒服的偏心行为是,当时在给大女儿相亲,她觉得二女儿太好看又喜欢出风头,所以那次故意让二女儿收敛一下,把最好看的首饰和衣服都优先给大女儿。
因为她觉得二女儿的性格是那种很容易搞定男的,但不太会被夫人们接受,而大女儿的性格品貌会比二女儿更容易高嫁。
这是最偏心的一次。
但是非要说苛待,那是完全没有的。而且娄家夫人会给每个女儿分自己辛苦打拼下来的商铺,娄家本身其实虽然是朝堂为官的,但其实没什么钱,而且位置也不高。娄家的财产是因为娄夫人极其会经商所得。
总之,站在读者的角度,会觉得娄家父母虽然偏心(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喜欢真的很难控制),但其实很为女儿们付出。所以呢,自然而然也觉得娄家的女儿们其实很幸运,根本不存在所谓“美强惨”。
但娄家二女儿真把自己当“美强惨”了,所以她的性格里有一种不太招人喜欢的东西——过分的争强好胜。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比如她虽然也帮自己的大姐在相亲宴上大放光彩,但又卯足了劲儿要和大姐比,说偏要凭自己的本事让所有人都看看她能嫁得比任何人都好。
也比如,她其实老早就选定了自己想要嫁的人,也用那种真的蛮茶(非贬义)的方式搞定了这个男的。但是当她意识到好像另外有个男的对她忽近忽远的时候,她立马开始用尽手段要得到这个男人的回应。
小说里这样描述她的心理,倒也不是非要喜欢这个人,但怎么能有自己搞不定的男人呢?(大致意思)。总之她会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必须接收到最多的瞩目。
再比如,因为大姐马上要成婚,娄家夫人想给女儿更多的嫁妆,所以多分了一个铺子给大女儿当嫁妆,并教她如何经营。但这个铺子二女儿很喜欢,因为是卖首饰的,这个是她极擅长的,所以她记恨自己的母亲明知道自己想要却不给自己,开始和她较劲儿。
可是,娄家三妹妹因为对经营铺子毫无兴趣,早就把自己的铺子也给了二姐。她经营的铺子其实是最多的,这个时候为什么她不讲公平了呢?我觉得她追求的根本不是公平,她只是觉得自己理应得到最多最好的一切。
客观讲,娄家二女儿得到的东西并不少。何况一开始娄家夫人确实是平均给大家分铺子的,只是碰上大女儿成亲,开始添嫁妆而已。以她的性格,大概率以后会给每个女儿添妆。
总之,娄家二女儿的较劲儿,给她带来了一些东西,比如三妹妹就觉得那就多给她点什么,比如大姐姐也担心她不舒服,常常更偏爱她一些,也比如她因此而得到某个夫人的心疼。但与此同时呢,也让她失去了一些什么,那就是家里人在她面前常常要小心翼翼,缺少了一点那种应该松弛一点的亲密关系。我觉得她不被偏爱的原因也在这里,和她在一起容易有压力,容易一不小心你就成为了那个亏待她的人。
我认为在任何一种关系里,偶尔做个输家都是没关系的。要允许自己最重要,也要允许别人最重要。
我后来看到一半就想放弃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女主过于较劲儿了,甚至,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我不太喜欢女主的功利,她是一个总想压别人一头的人,虽然作者赋予了她很多其他优秀的品质,但不能改变她过于自恋的内核。
虽然我觉得自恋是人的本性啦,但有时候把自我放得太大,什么都要和人比一比,只允许自己成为最大受益者的心态,其实说到底,还是价值观太工具化了。相比较而言,我确实后来最喜欢三女儿,因为她看到的全是“人”本身。那个人不光包括自己,更包括别人。
一个多多少少能看到别人的人,才能活得不像工具人。我期待我们更多的作者,在创造一个人物的时候,都能真正懂得什么是“人味儿”。不和别人比,我们就没法生活了吗?我好希望看到一个不活在比较体系里也能悠然自得的角色啊。
来源:鹏鹏漫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