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0月是第16个全国“敬老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亲传统美德,湖南日报社联合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专题,全方位展现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精神风貌,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编者按:今年10月是第16个全国“敬老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亲传统美德,湖南日报社联合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专题,全方位展现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精神风貌,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佳俊
在桃源县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的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骑着一辆略显陈旧的电摩托,载着一瓶水、一袋干粮和一个工具箱,风尘仆仆地穿梭在田野与村落之间。
他就是江克平,一位82岁的退休干部、高级农艺师,也是桃源县富硒农业发展的“领路人”。
科技助农,书写富硒传奇
退休后的江克平,并未选择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继续投身于富硒功能农业的科研事业。他自掏腰包,在田间地头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科学实验”。
为了攻克“土壤硒+生物转硒法”这一富硒农业的核心技术,他与技术团队在23年的时间里,做了200多组对比试验,品种涵盖了水稻、油菜等20多个。每一个数据、每一次记录,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
(江克平(中)现场教授茶农富硒油茶树整枝修剪技术。)
在江克平的推动下,桃源县富硒农业生产面积达65万亩,产值55亿元,为全县农业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了选育适宜桃源种植的优良品种,江克平租赁了8.66亩耕地,建成了引种观察园。16年间,他引进桃、李、油菜、山药等13类156个品种,经过不断的试验与改进,最终为桃源农业选育成功27个新品种,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创新科普,让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让农业知识更好地传播,江克平紧跟时代潮流,让孙女给自己开通了抖音账号,取名“江助农”。他亲自出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农民群众科普农业知识。从富硒作物的种植技巧,到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每一个视频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心血。
目前,“江助农”抖音账号已发布180多期,浏览量达200多万人次,成为了农民们学习农业知识的“移动课堂”。
打开江克平的手机微信,桃源稻油组装栽培群、桃源再生稻高产攻关群、桃源富硒产业群、富硒农业师兄弟群……微信群一眼数不过来,通过这些微信群,他不厌其烦地为农民朋友答疑解惑。
(江克平(左)与种粮大户田间交流再生稻收割产量。)
2009年,有10多年富硒研究经验的江克平,提出了全民补硒来提高免疫力的想法。他每天骑着电摩,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号召每家种2亩富硒水稻,养1栏富硒畜禽,栽1亩富硒瓜果,种2分富硒蔬菜。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江克平自掏腰包为农户送去硒肥和技术资料,并定期在村里举办富硒技术讲座。通过一年的努力,华阳村的老百姓家家吃上了富硒食品。
2010年,一块全国“全民补硒第一村”的奖牌落户华阳村,桃源粮食龙头企业兴隆米业富硒米基地也选定在这里。从此,华阳的富硒大米成了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品牌货。
退休后,江克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编写成《农友真金》《富硒稻、油组装配套高产栽培实用技术手册》,免费送给全县各地的农民朋友。
江克平还跑到全国各地给当地的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截至目前,江克平总行程超过21.5万公里,授课1300多场,受众10万多人。有人问题为什么这么拼,他回答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