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9日,岚图泰山座舱发布会的消息刷爆车圈。这款定位50万级的中式现代豪华SUV正式官宣,成为首搭鸿蒙座舱5语音大模型的车型,将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推向了新高度。
10月29日,岚图泰山座舱发布会的消息刷爆车圈。这款定位50万级的中式现代豪华SUV正式官宣,成为首搭鸿蒙座舱5语音大模型的车型,将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推向了新高度。
来源网络
发布会以线上直播形式展开,岚图汽车董事长卢放与多位嘉宾通过实车挑战,全方位展示了新座舱的实力。资深媒体人易立竞现场抛出多个问题,从“岚图成立时间”这类常识查询,到“收起耳朵再打开耳朵”这样口语化指令,座舱都能迅速响应并精准执行。没人提前定义“耳朵”的含义,系统却自动对应到后视镜控制功能,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技术的突破。
这样的表现源于岚图与华为的深度共创。双方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从底层展开系统级融合,突破软硬件边界实现优化,最终让岚图泰山具备了“听音知意”的能力。这种合作模式下诞生的语音大模型,彻底改变了传统车内语音交互的局限。
早年间的车载语音更像“指令接收器”,只能机械执行“打开空调”“导航到公司”这类明确命令,一旦指令口语化或带有隐含需求,就容易出现识别失误。近两年语音大模型技术爆发,才真正激活了智能座舱的价值。
来源网络
岚图泰山搭载的鸿蒙座舱5语音大模型,实现了从“听懂字面”到“理解弦外之音”的跨越。它不再是冰冷的命令响应工具,而是能形成“AI默契”的出行伙伴。开车时说一句“有点闷”,它不会机械重复指令,而是会主动打开车窗并调节空调风量;提及“孩子要睡觉了”,屏幕亮度会自动调低,音乐也会切换为轻柔模式。发布会现场的实测显示,其反应速度、理解精准度和回答准确度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语音大模型“上车”的核心价值,在于与用车场景的深度绑定。它能联动车内32扬声器天籁全景声场、AI云舒座椅等硬件,形成协同服务。导航途中接到朋友聚餐邀约,只需随口提及,系统就能自动查询餐厅位置、规划新路线,还能同步调节车内氛围灯;长途驾驶中伸个懒腰,它会主动开启座椅按摩功能帮人放松。这些场景化服务让它成为真正的“个人出行助理”,而非物理按键的替代品。
这股技术浪潮已席卷整个汽车行业。DeepSeek等AI技术方已与比亚迪、理想等20多家车企合作,特斯拉、百度等也在通过AI优化交互体验。岚图泰山的落地,正是这场变革的鲜活注脚。
来源网络
岚图泰山的尝试,戳中了车主对“智能”的核心需求:真正的智能不是功能堆砌,而是懂用户所需的贴心。它证明车载语音的终极目标,是让技术隐形于体验之中,让人与车的交流像和朋友对话一样自然。
对消费者而言,这种技术升级意味着用车体验的本质改变。开车时无需再低头操作屏幕,无需纠结指令是否够标准,只需自然表达需求就能获得响应,既提升了便利性,更保障了驾驶安全。
“好的车载智能,是让车学会‘读心’而非让人适应机器。”岚图泰山的语音大模型给出了最佳诠释。它预示着人车交互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汽车正从交通工具升级为有温度的出行伙伴。你期待这样能懂“弦外之音”的智能座舱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清华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