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的古代称呼(1276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20:53 1

摘要:东瀛/扶桑在汉至唐宋时期常用,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政治、文化、建筑。

自嘲

1、日本:东瀛、扶桑、倭国(古代称呼,含历史语境差异)

东瀛/扶桑在汉至唐宋时期常用,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政治、文化、建筑。

倭国是汉朝至南北朝时期的官方称呼,东汉光武帝曾赐“汉委奴国王”金印,是早期官方往来的见证。

2、朝鲜半岛(今朝韩):高丽、新罗、百济、辰国

高丽:核心使用于宋、元、明时期,曾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文化上深受儒学、佛教影响。

新罗:隋唐时期主流称呼,与唐朝结盟,派遣大量留学生学习汉文化,引入汉字、科举制度。

百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与中原王朝有朝贡往来,佛教从百济传入日本,成为文化中转。

辰国:先秦至秦汉时期,是中原对半岛南部古国的统称,存在贸易交流。

3、越南:安南、交趾、趾郡、占城

安南:宋至明清时期,元朝曾设安南行省,明清为藩属国,定期朝贡,使用汉字、推行儒学。

交趾:秦汉至隋唐时期,秦设象郡、汉设交趾郡,长期为中国郡县,文化深度汉化。

占城:南北朝至明清时期,与中国历代王朝有朝贡和贸易往来,占城稻传入中国后推广种植。

4、印度:天竺、身毒

天竺:魏晋至唐宋时期,玄奘西行取经目的地,佛教传入中国的核心来源地,文化交流频繁。

身毒:秦汉时期称呼,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与身毒的陆上贸易通道(陆上丝绸之路分支)。

5、泰国:暹罗,元至明清时期,明清时为藩属国,定期朝贡,中国陶瓷、丝绸通过贸易传入当地。

6、伊朗:波斯、安息

波斯:汉至元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开展大规模贸易(如丝绸换宝石、香料),唐朝长安有波斯商聚居区。

安息:汉至魏晋时期,安息帝国与汉朝互通使节,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中转站,佛教经安息传入中国。

7、土耳其:突厥、奥斯曼帝国(前者为民族相关称呼,后者为旧王朝)

8、意大利:大秦(古代对罗马帝国及地中海地区的统称,含部分意大利区域)、亚平宁半岛古国(如罗马)

9、俄罗斯:罗刹、沙俄(前者为明清旧称,后者指沙皇俄国时期)

以上称呼可以明显看到与中国的渊源

10、缅甸:骠国、蒲甘

骠国:唐至宋时期,曾遣使向唐朝献乐,佛教艺术与中国有交流互鉴。

蒲甘:宋至元时期,蒲甘王朝与宋朝有贸易往来,云南与缅甸的陆上通道逐渐繁荣。

11、柬埔寨:真腊、扶南

真腊:隋至明清时期,与唐宋元明均有朝贡关系,吴哥窟建筑艺术受印度文化影响,间接影响中国南方佛教造像。

扶南: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东南亚强国,与东吴、南朝有频繁朝贡和贸易,是中国与东南亚交流的重要枢纽。

12、斯里兰卡:狮子国/僧伽罗国,晋至唐宋时期,晋代法显曾赴狮子国求经,唐朝时双方有朝贡往来,佛教经典交流密切。

13、马来西亚/印尼一带:

三佛齐/室利佛逝:唐至元时期,东南亚海上贸易强国,中国商船常停靠其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佛教、伊斯兰教文化在此交汇并影响中国南方。

14、阿富汗:大月氏

大月氏原本是公元前2世纪左右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游牧部族,后因被匈奴击败,西迁到中亚地区。公元前145年前后,大月氏人占领了位于今阿富汗一带的巴克特里亚王国,阿富汗地区遂成为大月氏国的一部分。后来大月氏国分裂,其五部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建立了贵霜帝国,统治范围包括阿富汗全境。

从这些称呼就可以看出,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来源:青冈自嘲历史档案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