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青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社会评议(被评议单位履职情况展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20:06 1

摘要:为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实施,进一步夯实国家机关普法主体责任,提升“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工作质效,西青区开展2025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进一步推动国家机关履行普法工作职责、自觉接受评议监督。

为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实施,进一步夯实国家机关普法主体责任,提升“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工作质效,西青区开展2025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进一步推动国家机关履行普法工作职责、自觉接受评议监督。

本年度被评议单位为杨柳青镇、区卫健委、区应急局、区政务服务办。目前活动进入社会评议阶段,向社会群众集中展示被评议单位年度普法工作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被评议单位是如何开展普法工作的吧~

杨柳青镇

一、强化机制建设,组织保障有力

一是始终坚持党委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二是始终坚持以整体思维谋划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杨柳青镇法治建设若干规定》《杨柳青镇法治宣传职责》《杨柳青镇2025年度普法责任清单》,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效展开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始终坚持“部署+落实”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普法重点工作。制定《2025年度杨柳青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案》和《2025年度“谁执法谁普法”重点宣传宣传项目》。

二、加强学法用法,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一是领导带头学在前。结合党委书记讲法治课的安排,镇领导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等集中学习6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2次,中心组学习24次,读书班2期,为全镇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做出了表率。二是学习交流出成果。强化成果交流,建立重点发言与专题发言相结合、集体研究与个人研究相统一的交流研讨模式。三是全员覆盖促进学。组织部分村居代表走进西青区人民法院旁听庭审1次;组织机关干部、村居法治工作负责人集中在线观看庭审直播1次。五是以考促用强化学。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线下闭卷测试1次,参考率100%,优秀率92%。

三、突出重点抓关键,深化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一是精心组织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各村居充分发动,以启动仪式为先声,串联“民营经济.法治护航”座谈会、“走进司法·砥砺前行”旁听庭审、“法治护花”入校园等活动亮点。二是普法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大学生志愿者“普法轻骑兵“、梦之队、莱茵她力量、锦绣小巷管家等全镇普法志愿者队伍从以村居两委为主体逐步发展到涵盖村居干部、党员代表、村居代表、青年学生、网格员等群体。全镇普法志愿者队伍共150余支计3000多人。三是以案释法效应初步显现。镇执法局执法人员结合案情进行释法说理;法律顾问解析法律条文、强化规则意识,用“小案讲大道理”的方式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四、创新形式载体,提升普法效能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培育。柳溪苑法治广场、柳口路明珠园、莱茵小镇獬豸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图书角等普法阵地拔节而生,莱茵小镇社区设计了“莱莱”“茵茵”卡通形象,丰富了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样态。二是加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开展“法润夏韵”法治文创活动,涌现了情景剧《雨墙》、三句半《知法守法你我他》、小品《老姐妹聊法典》等优秀作品。三是打造立体宣传网络。利用村居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身广场、议事长廊等场所,创新丰富多样的法治宣传形式。线下,结合“四百四微”主题志愿服务行,融入“津彩夏令营”“夏日共欢畅”等活动,探索开创“讲授+游戏”“你问+我答”“童语+法言”“法治飞行棋”“法摊+市集”“法谚+书法”“法图+剪纸”等宣传形式。线上,“微”传“网”发“端”宣多路径发力,“‘莱’聚合力,‘茵’法夯基”等法治情景剧、“心不贪、利不占,诈骗再诡也玩完”等微视频,悄然破土,“法意”澎湃,显著增强了群众法治观念。

区卫健委

一、强化组织保障,筑牢普法工作根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领导机制。将普法工作纳入部门整体规划和年度考核,领导班子定期研究部署普法任务,本年度组织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召开法治工作专题会议10余次,确保正确方向和持续推进。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压实普法责任。结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制定西青区卫健委普法责任清单,部署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重点宣传项目。三是坚持以上率下,深化党纪教育。将法治教育与党纪学习深度融合,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开展交流研讨5次,委主要领导带头为党员、干部讲授党规党纪专题课1次。

二、聚焦核心群体,提升依法执业能力

一是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干部职工学法。将法律法规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内容,建立常态化学法制度。举办法治讲座、旁听庭审等活动3场次,建立卫生健康系统“个性学法”清单及题库,累计覆盖医务人员千余人次。二是夯实“主体力量”,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围绕《行政处罚法》、《医师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专业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班、案例研讨会。本年度召开专业法律知识培训10次,案件研讨会2次。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线上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达到100%。三是面向“社会大众”,拓展法治宣传广度。紧扣“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节点,以及爱国卫生月、“4.25”全国预防接种日、“5.19”世界家庭医生日等卫生健康主题宣传节点,15家医疗机构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宣传。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次,宣传咨询活动2次,专题讲座(网络公开课)2次,宣传受众达3000人,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三、打造特色亮点,形成品牌示范效应

一是打造“普法会客厅”品牌,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区卫生监督所以“普法会客厅”为载体,通过案例化、故事化的生动叙事,执法人员与90余名行政相对人开展双向沟通。二是构建“多元协同”普法新格局,多方联动汇聚合力。与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咨询、法治培训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推行“警示约谈”事前监管新模式,预防为先提升效能。四是实现“以案释法”宣教常态化,案例教学强化警示。聚焦卫生健康领域典型案件作为普法重要素材,清晰阐释法律条款的适用情形,切实达到了“剖析一案、警示一片”的普法实效。五是创新“一体化”执法普法模式,打破壁垒提升效能。执法过程中,各专业执法人员从不同角度共同对管理对象进行精准“滴灌”式普法,系统讲解全链条的法律责任与合规要求,实现“1+1>2”的普法效果。六是拓展“跨部门联动”普法机制,构建齐抓共管格局。主动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各部门依据权责清单协同检查、联动普法,一次性宣贯多领域法律法规,有效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普法的问题,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执法互助、普法联动的工作新格局。

区应急局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普法责任根基

1.抓好组织落实。成立由局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和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全年召开普法专题党委会4次,研究解决重点工作、重要时段宣传等问题6项,其中专题审议“安全生产月”古镇宣传、“逢查必考”普法机制等特色工作3项。

2.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执法+普法+监管”联动机制,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举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培训班,与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共讲一堂法治课系列普法活动,走进区内重点企业,围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上报程序”“八号检察建议”等内容开展“安全+法治”宣讲;深入梨双公路劳务市场,为灵活就业人员普及高处坠落、触电等事故防范知识,解答工伤赔偿、讨薪维权等法律问题;参加大寺镇劳务机构业务培训会,解读《安全生产法》对于劳务派遣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规定;针对建筑工地易发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高频事故,同区住建委深入建筑工地,为建筑工人普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和避险措施;联合民革西青工委开展“护企发展”专项活动,为辖区20 余家民营企业专题解读《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全年共计开展跨部门普法联动活动15次。

二、深化学法用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1.抓好 “关键少数” 学法。局主要负责同志在西青区第106次常务会议上专题讲解《条例》,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 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安全生产法》等专题学习12次,组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各1次。班子成员带头参与执法现场普法百余次。

2.强化执法队伍培训。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公共法学习考试、应急管理专业法培训考试、年度学法用法等线上线下学法考试,印发《应急管理干部及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方案》,开展 “新法解读+案例实操” 培训6期,覆盖执法人员120人次,重点培训《行政处罚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内容。

三、聚焦精准普法,增强社会法治意识

1.重点时段集中宣传。以第24次全国“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在杨柳青古镇举办 “古镇寻安记 智擒隐患兽” 沉浸式普法活动,创新“非遗+安全”宣传模式。以“5・12”防灾减灾日” “6·16”安全生产咨询日两个重要节点为抓手,开展 “五进” 活动133场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品、宣传资料17590份;在百余处户外大屏滚动播放《不可逾越的红线》等警示片,实现“房前屋后全覆盖”。

2.执法过程实时普法。对危化品、“厂中厂” 等企业开展检查时,同步讲解《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规要求;企持续深化“逢查必考”机制,更新考试题库,累计考查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等9.4万余人次,对考试不合格人员开展补训普法2300人次。

3.打造 “融媒体普法矩阵”。拍摄《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指南》《雷雨来临,比追CP更重要的保命小checklist》《高处作业安全贴心提示》等50余部系列视频,累计播放量超30万人次;制作动火作业安全规定、班前班后会工作制度2部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精品视频,并在全市生产经营单位推广应用。

区政务服务办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普法工作机制

1.压实主体责任。办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普法工作纳入2025年工作要点,研究制定《区政务服务办落实区“八五”普法规划方案》。研究制定《西青区政务服务办2025年普法责任清单》,明确9个领域的重点普法任务与责任科室并对外公示。

2.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法治学习计划及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计划,个性学法清单聚焦《行政许可法》《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政务服务领域核心法律法规。制定区政务服务办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学法计划,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国家安全法等内容开展学习。

二、聚焦队伍建设,筑牢内部普法根基

1.深化领导干部学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年度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并作为重点学习内容,2025年以来通过各种形式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行政许可法等内容开展学习4次,办主要负责人定期开展法治课。

2.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建立本单位个性学法清单,结合年度培训计划以集中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开展法治学习15次,邀请法律顾问围绕“行政许可法及案例分析”开展专题讲座,开展网络在线旁听庭审活动,切实增强干部学法用法主动性。

三、创新宣传形式,开展社会普法服务

1.依托服务阵地聚焦重要节点宣传。以市民中心办事大厅为核心普法阵地,LED大屏幕播放民法典、宪法、重大行政决策规定等相关内容,日均覆盖千余人次。法治书架摆放“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宣传册,窗口工作人员利用办理业务的契机,同步解读相关规定。普法志愿者深入柳轩苑等社区、福耀集团天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法治主题宣传活动。

2.围绕重点普法领域创新宣传模式。组织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主动深入企业、个体工商户宣讲条例政策,解读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同时,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着力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工作,今年以来共计走访宣传企业40余家。推动“线上+普法”深度融合,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图看懂国家安全领域全景等内容,持续深化普法宣传效果。

来源:法治西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