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相融 情系黄河:内蒙古卫视播映《我画黄河万里图》的深层意涵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20:02 1

摘要:今天,内蒙古电视台播映《我画黄河万里图》,不仅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领略黄河文化与艺术魅力的窗口,更对巨幅国画长卷《黄河万里图》及创作者而言,承载着跨越地域与时光的特殊意义——这份意义,既源于作品与内蒙古的深厚联结,也饱含着作者陈光林先生对这片土地的赤子深情。

今天,内蒙古电视台播映《我画黄河万里图》,不仅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领略黄河文化与艺术魅力的窗口,更对巨幅国画长卷《黄河万里图》及创作者而言,承载着跨越地域与时光的特殊意义——这份意义,既源于作品与内蒙古的深厚联结,也饱含着作者陈光林先生对这片土地的赤子深情。

回溯《黄河万里图》的诞生,内蒙古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坐标。2012年12月,全国35位书画家齐聚被黄河“几字弯”滋养的鄂尔多斯,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开启封闭式创作。他们以笔为椽、以墨为魂,历经一个多月潜心耕耘,最终完成了这幅长220米、宽1.45米的艺术巨作。黄河流经内蒙古的千里河道,不仅为作品提供了壮阔的自然素材,更让草原文化的雄浑与黄河文明的厚重在笔墨间交融,使这幅长卷天然烙上了内蒙古的文化印记。此次内蒙古电视台的播映,既是对作品诞生地的回望,更是对这份地域文化基因的珍视与传承。

而这份特殊意义的核心,更在于作者陈光林先生与内蒙古、与《黄河万里图》的深厚情缘。作为《我画黄河万里图》的创作者,陈光林先生曾在内蒙古工作直至退休,在数年的岁月里,他走遍了这片土地的山川河流,见证了黄河两岸的变迁发展,对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对黄河的奔腾壮阔有着旁人难以比拟的深刻体悟。这份情感,既化作他笔下对黄河雄姿的细腻描摹,也融入他对《黄河万里图》艺术价值的深度解读——他曾言,这幅长卷是“用笔墨为母亲河立传”,而这份“立传”的初心,正源于他对内蒙古、对黄河的无限热爱。此次播映,既是对他艺术创作的致敬,更是对他这份赤子之情的生动诠释。

从鄂尔多斯的创作现场到内蒙古卫视的荧屏,从陈光林先生的深情笔触到观众眼中的壮阔画卷,《我画黄河万里图》的播映,让《黄河万里图》的艺术生命力得到了新的延伸。它不仅让更多人得以领略这幅巨作的艺术魅力,更让人们读懂了背后那份“人与土地相融、艺术与文化共生”的深层内涵——这份内涵,既是内蒙古与黄河文明的共生见证,也是陈光林先生情系故土、礼赞黄河的生动写照,更在新时代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我为黄河唱赞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