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保时捷的危机早有端倪。2022年,保时捷创下67亿欧元的营业利润纪录。但自此之后,其盈利能力持续走低。截至今年三季度,保时捷的销售回报率已跌至0.8%,远低于其15%-17%的长期目标。
保时捷的业绩报表上,数字的变化令人触目惊心。从40.35亿欧元到4000万欧元,这不仅仅是利润的下滑,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保时捷的危机早有端倪。2022年,保时捷创下67亿欧元的营业利润纪录。但自此之后,其盈利能力持续走低。截至今年三季度,保时捷的销售回报率已跌至0.8%,远低于其15%-17%的长期目标。
保时捷高层指出了三大利润压力来源:高达31亿欧元的战略重组成本、中国市场超预期的下滑、北美市场的高关税政策。这其中,战略重组的影响尤为显著。
8月份,保时捷宣布对电池子公司Cellforce进行重组,放弃自研电池计划。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巨额资金的浪费和市场竞争中的举棋不定。
回溯保时捷的发展历程,中国市场的成功是其全球崛起的关键。2015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在2018-2021年间,保时捷在华销量以近40%的幅度递增。
辉煌时期,保时捷全球每卖出三辆车,就有一辆销往中国。那个时候,保时捷4S店里人气旺盛,热门车型需要加价排队才能购买。
然而,盛极而衰。保时捷在华的销量已经从4年前9.6万台的高位,降至去年的5.69万台。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华销量仅为3.2万辆,同比下滑26%。目前,中国市场份额已经缩水到只占其全球销量的15%。
“现在的情况确实很艰难。”一位保时捷经销商负责人表示,“库存压力大,我们不得不大幅降价来吸引客户。”
从去年开始,保时捷多款车型提供巨额优惠:Macan优惠后价格低至44万余元;百万级的纯电超跑Taycan更是降至60万元区间,优惠额度足以购买一台顶配的小米SU7。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遇冷,背后是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
分析人士指出,保时捷的购车用户中,有20%-30%将保时捷视为进入上层社会的“入场券”。这部分消费者多来自教培、微商等曾经高速吸金的行业。随着这些行业的式微,相应的购车需求也随之流失。
“剩下来的高净值客户群体,也在消费降级和国产豪车崛起的趋势下,重新考量自己的购车选择。”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钱人的消费能力并未减弱,只是他们的消费选择更加多元化。有新势力高管透露:“中国的有钱人并非不消费了,而是他们不再将保时捷视为首选。”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为什么年轻人不再迷恋保时捷”的讨论也屡见不鲜。有网友直言:“现在开保时捷已经不能带来同样的社交认同感。”
保时捷面临的另一个严峻挑战,来自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崛起。
在百万级豪车市场,保时捷曾经拥有绝对话语权。然而近两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涌入百万级市场,成为有力的攻擂者。
蔚来推出的ET9售价突破80万元,极氪001FR定价近百万元,问界M9也直接对标保时捷卡宴。这些国产高端车型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展现出了明显优势。
在50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竞争更为激烈。保时捷曾经的主力销量担当Macan,如今被迫面临小米SU7ultra、蔚来ET5T等新势力产品的“围剿”。这些车型在智能化和电动性能上,对Macan形成了显著优势。
“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化方面的滞后,已经成为其最大的软肋。”业内人士表示。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受挫的同时,保时捷押注的电动化转型也未能扛起大旗。
今年1-9月,保时捷纯电车型Taycan全球交付12641辆,同比下滑10%。这个数字与其预期相去甚远,也远低于同期中国本土电动车品牌的销量表现。
保时捷在电动化战略上的摇摆不定,让其付出了沉重代价。先是大张旗鼓推进电动化,后又宣布将推出更多燃油、插混车型。这种战略上的反复,不仅造成了资金浪费,也影响了消费者信心。
面对困境,保时捷最终选择向现实妥协,决定重新拥抱内燃机。根据最新计划,未来5年将推出多款新的燃油和插混车型。
在电动化方面,保时捷并未止步但变得更加谨慎。公司将全面电动化的目标至少推迟了五年,这意味着其电动化战略已经实质性放缓。
为应对危机,保时捷正在多措并举寻求突围。
在人事安排上,保时捷任命了一位资深高管为新任CEO。这位在保时捷工作多年的老兵,曾负责过Macan与Cayenne两款主力产品的开发,他的上任被寄予厚望。
在中国市场,保时捷也尝试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渠道端,保时捷推进整合优化,计划2026年将经销商缩减至100家左右,在一线城市加码投资,提升经营效率。
研发层面,保时捷近期成立上海研发中心,组建团队主导开发专属车机系统。这是保时捷首次将如此核心的研发工作放在海外进行,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然而,这些策略能否奏效尚待时间检验。业内人士指出,保时捷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其品牌溢价能力正在下降,而产品竞争力未能同步提升。
“保时捷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品牌价值主张。”分析师表示,“在智能电动时代,传统的豪华定义正在被重构。”
来源:xjhhhh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