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南和区文旅休闲中心北侧,一片占地15亩的“共享菜园”格外引人注意,且正成为市民周末新的“打卡地”。这里所讲的“共享菜园”,是依托南和文体综合中心打造的特色农业体验项目。菜园负责人张尧介绍,他们把这里划分为多块标准菜地,对外向社会开放认种,供市民种植蔬菜,体验
在南和区文旅休闲中心北侧,一片占地15亩的“共享菜园”格外引人注意,且正成为市民周末新的“打卡地”。这里所讲的“共享菜园”,是依托南和文体综合中心打造的特色农业体验项目。菜园负责人张尧介绍,他们把这里划分为多块标准菜地,对外向社会开放认种,供市民种植蔬菜,体验农耕乐趣,并与学校共同开展研学活动。
菜园里,绿甘蓝迎来丰收,饱满的果实整齐排列;田间地头,孩子们化身“小小农学家”,在家长的陪伴下探索自然奥秘。这片充满生机的田地,不仅让市民实现了“蔬菜自由”,更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理论与实践的生动课堂。
南和区文旅休闲中心共享菜园里的蔬菜长势良好。
“自己种的菜,就是香!”市民张建刚刚从自家“责任田”里劳作归来,手提袋里装满了刚采摘的各式新鲜蔬菜,准备回家做一顿丰盛的“蔬菜宴”。
作为菜园的首批认种户,陈先生尝到了“甜头”。“听说这个菜园开放,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他笑着说,一开始感觉很晒,后来通过劳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周末带上孩子体验种菜过程,也增强了孩子对农业的认识,很有教育意义。
租户正在种植大蒜。
自开放租种以来,像陈先生这样的“城市农夫”络绎不绝。大家利用闲暇时间翻土、播种、浇水,不仅收获了绿色健康的食材,还体验了农耕乐趣,对这种共享菜园模式赞不绝口。
宋璟学校的学生们正在体验农耕乐趣。
菜园的一角,专为研学活动开辟的试验田同样热闹非凡。来自南和区宋璟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和农艺师的指导下,正兴致勃勃地观察作物、体验采摘。
“大家看,这就是植物的根,它负责吸收水分和营养……”农艺师正在耐心讲解,不少家长也化身“科普老师”,用通俗的语言将光合作用、植物生长周期等知识融入田间实践。孩子们在触摸泥土、观察植物中亲近自然,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学生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收获的喜悦。
“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是菜园,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空间。”张尧介绍,这片15亩的土地,除了供家庭认领租种外,还特意规划了试验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农耕文化体验。
目前,菜园已吸引近40户家庭租种,累计接待学生研学活动20余场。张尧表示,他们计划增设农技讲座、丰收市集等特色活动,并继续开放约100个家庭名额,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配套农具,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有自己的菜园,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新媒体在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