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油混末路?插混增程全面碾压,老司机:现在谁还买油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9:08 1

摘要:曾几何时,日系的双擎凯美瑞混动、本田雅阁i-mmd等家用中端车型,一度是加价都难求的“神车”,可是如今大幅优惠却少人问津,对比鲜明的是旁边的国产插混展厅却人头攒动。而国内新势力车企如问界、理想等增程车也卖的火爆。市场表现也体现了老百姓购车心理,现在是否还有必要

曾几何时,日系的双擎凯美瑞混动、本田雅阁i-mmd等家用中端车型,一度是加价都难求的“神车”,可是如今大幅优惠却少人问津,对比鲜明的是旁边的国产插混展厅却人头攒动。而国内新势力车企如问界、理想等增程车也卖的火爆。市场表现也体现了老百姓购车心理,现在是否还有必要购买日系油混呢?

数据看,日系油混车全球市场依然坚挺,丰田2025上半年全球油混车销量达218.5万辆,同比增长7.6%,

但深入分析会发现,油混车型的销量支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幅度的终端优惠。部分车型优惠高达三四万元。日产轩逸e-POWER在5月仅售出1辆,处境极为尴尬。甚至有传言日产准备退出混动市场,将资源转向纯电路线。

与油混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增程车型的爆发式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增程式电动车销量达86.1万辆,占新能源市场的10%。

市场为何如此分化?首先需要了解油混、插混和增程三种技术路线的本质区别。

油电混动(HEV) 以日系丰田、本田为代表,发动机与电机均可独立或共同驱动车辆,属于燃油与电力的协同运作。电池容量小,无需外接充电,能量来自制动回收和发动机发电。

插电混动(PHEV) 配备更大容量电池,可外接充电,纯电续航更长。发动机和电机均可驱动车辆,技术结构相对复杂。

增程式(EREV) 相对简化一些,发动机仅作为“发电机”使用,不直接驱动车轮。车辆全程由电机驱动,可理解为自带发电机的纯电动车。

从技术复杂度看,插混尤其多挡DHT结构最复杂,增程式最简单,油电混动介于二者之间。

日系油混车在驾驶体验上更接近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启动或切换时会有轻微震动和声音变化。

而增程车始终由电机驱动,动力输出线性平顺,无换挡顿挫,更接近纯电动车驾驶质感。

使用成本上,油混车虽然省油,但省油不省钱。车主曾经算过账,混动版比普通版贵两万元,厂家声称百公里可节省1.6升油,一年行驶两万公里仅能节省约三千元。要回收购车时的两万元差价,一般需要数年。

在政策政策待遇方面,差异更为明显。插混和增程车能上绿牌,享受免购置税,在限行城市不受限制。而油混车只有普通车牌,没有任何政策优惠,在北京早晚高峰还得限行。

智能化方面,插混和增程车普遍标配大屏、语音控制、高阶智驾;而油混车受限于传统架构,车机卡顿、配置老旧,体验停留在10年前。

尽管市场一再被挤压,但日系油混车仍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人群。

经常长途驾驶且无固定充电条件的用户,油混车是理想选择。它无需寻找充电桩,加油即走,续航可靠,在高速工况下油耗表现稳定。

对驾驶体验要求不极致,追求省心省油的消费者,油混车成熟稳定的技术品质值得考虑。特别是作为家庭唯一用车,需要应对各种路况的用户。

年行驶里程较长,但充电不便的车主,油混车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省油效果。不过需注意,只有年行驶里程足够长,才能抵消较高的购车成本。

现实情况看,网约车司机曾是油混车的重要客户群,看重其耐用性和低油耗。但随着电池技术提升,这块阵地也在逐渐被侵蚀。

日系油混车要在这场竞争中存活,可能需要做几件事:一是优化成本,把价格再再再打下来;二是推出更多车型,覆盖不同价位;三是加强技术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市场已经变了,消费者的选择也在变,或许这就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

来源:众口说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