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兵戎相见”到“握手言和”,泰柬都想明白了:打仗不如搞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18:47 1

摘要:舞台中央,泰国新上任的总理阿努廷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并肩而立,共同签署了一份关于两国边界和平的联合声明。而他们身边,站着一个更抢镜的人——美国总统特朗普。

泰国跟柬埔寨真的彻底“一笑泯恩仇”了?

就在前几天,也就是10月26日,第47届东盟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正式召开。

舞台中央,泰国新上任的总理阿努廷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并肩而立,共同签署了一份关于两国边界和平的联合声明。而他们身边,站着一个更抢镜的人——美国总统特朗普。

后面的事咱们都知道了。

特朗普毫不客气地把功劳给全揽了,还宣称自己一手促成了这笔“伟大的和平协议”。

这就怪了,泰国和柬埔寨这俩哥们,可是一对打了上百年的冤家。就因为一座悬崖上的古庙,他们真刀真枪地动过手,干过仗,坦克、大炮都上过,边境上士兵的血更是流了一地。

就在几个月前,双方还在边境发生致命冲突,死了几十号人,导致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怎么突然之间,就握手言和,亲如兄弟了?

这场面是真的冰释前嫌,还是演给谁看的一出戏?

是远道而来的川普用爱“感化”了他们?

还是说,这桌和平的酒席底下,早就有人把账单给算好了?

今天,咱就一次性把这对东南亚“老冤家”的百年恩怨,给它捋个明明白白。

悬崖上的一座庙

故事的起点,得从一座叫“柏威夏”的千年古寺说起。这座寺庙地处泰柬边界,是高棉帝国时期的建筑瑰宝,修在扁担山脉一处500多米高的悬崖上,视野绝佳,气势恢宏。

泰国视其为“失去的佛教圣地”;柬埔寨将其奉为“文明的象征”,双方都觉得这座神庙的主权应该归自己所有,总之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一争就是上百年。

这是怎么回事呢?

柏威夏寺之争的由来,还得追溯法国殖民者故意挖的那个坑说起。

1904年,法国代表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柬埔寨,跟当时的暹罗,也就是泰国,商量着划定边界。当时双方是同意把柏威夏寺划给泰国的,结果法国这帮老殖民者,拿着笔在地图上画线的时候,手“不小心”一抖,把本该属于泰国一侧的柏威夏寺,给划进了柬埔寨的版图里。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帮老殖民者,又在搞“分而治之”那一套——故意给泰柬俩的边界留个疙瘩,好让他们日后因为这事儿争斗不止,而他们斗得越凶,他这个“老大哥”就越舒坦。

这叫啥?

这就叫埋雷,埋一颗能响一百年的地雷。

而这颗雷之所以威力这么大,还因为柏威夏寺这地方实在是太特殊了。它建在一座海拔5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不仅艺术价值堪比吴哥窟,景色更是人间奇观。

最要命的是它的地理位置:从泰国那边上山,有正经的台阶和通道,轻轻松松就能上去;而从柬埔寨这边看则是万丈悬崖,根本没路,想上去要么玩命攀岩,要么只能从泰国一侧进入。

这就让问题复杂了:

庙虽然判在柬埔寨名下,可最方便的路却在泰国家门口;

柬埔寨这边有人上想去,还得泰国那边点头配合,这让柬埔寨很不爽。

泰国这边也忧心忡忡,该地区坐拥丹勒克山脉制高点,可俯瞰泰国东北部广袤平原,军事价值不言而喻。更何况,这块地是当年法国出于殖民利益考量,给强行划走的,不能作数。

如此重要的边境要地,泰柬双方自然都不想放弃,也因为这事儿几十年里吵个没完。

到了1962年,实在闹不下去了,就把这事儿告到了海牙国际法庭。可法庭一看,也头疼,最后来了个“和稀泥”的判决,说“根据当年法国画的地图,这座庙的主权理应归柬埔寨。”

这事儿没什么好争议的。

至于庙周围那4.6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以及上山那条最方便的路到底归谁,我也说不清楚。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结果,海牙法庭这一判,非但没灭火,还给这火堆上又浇了一勺热油。

这就好比你家房产证上写的是你名,但进门钥匙和门口那块地在邻居手里,邻居还天天在你家门口晃悠,说这门口的地儿到底是谁的还没定呢,你说这日子能过得安生吗?

在柬埔寨看来,这是吴哥王朝的辉煌遗产,是民族自豪感的象征,法理上归属自己;

但在泰国眼里,地形决定事实,这庙就在自个的家门口,天天看着不说,还走几步就能上去,感觉就像自家后院的东西,现在却被判给别人,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

而这种“看得见摸不着”和“名不正言不顺”的双重“意难平”,让这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老寺庙,从一个文化遗产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不断发炎的民族伤口。

最终在2008年,火药桶被点燃了。

那一年,柬埔寨成功为柏威夏寺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本是文化盛事,岂料却捅了泰国这边的马蜂窝,泰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瞬间爆发,他们认为柬埔寨这是在利用联合国“固化”对争议地区的主权,争议领土根本不应申遗。

两国关系骤然恶化,抗议、对峙接踵而至,最后直接擦枪走火,双方军队在边境上大打出手,互有伤亡。到了2011年,冲突再次升级,连大炮、火箭炮这种重武器都用上了。

所以你看。

这百年的恩怨,根子就出在殖民者埋的雷,法庭判决浇的油上,最后民族主义的火焰被彻底点燃。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座庙的事儿了,更像是两个国家谁也不肯输掉的“面子之战”。

从“叔侄”反目到兵戎相见

时间快进到今年。

按理说,这俩国家吵吵闹闹这么多年,也该消停会儿了。

可偏偏就在几个月前,战火重燃,而且比以往烧得更旺。

这又是为啥呢?

这事儿的导火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因为一个“侄女打给叔叔”的私密电话。

这里的“侄女”指的是佩通坦,泰国前总理他信的亲闺女。今年6月,刚刚上任还不满一年的她,为了给泰柬边境局势降温,给柬埔寨“摄政王”洪森打去了一通私人电话。

电话里,她不仅亲昵的叫洪森“叔叔”,还口不择言的吐槽了泰国某位高级将领。

后面的事儿咱们都知道了,佩通坦的支持率瞬间跌到谷底。

佩通坦的政敌们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泰国国内那帮军方和老贵族,早就想把他信家族的人赶下台了。你佩通坦跟柬埔寨走这么近,还敢说军方的坏话,这不等于把把柄送上门吗?

我们要的不是你的道歉,要的是你的位子。

果然,佩通坦很快就被宪法法院停职了,最后“喜提”下台。

泰国自己这波小“政变”一搞,边境上的火药味就更浓了。

7月份,两国军队在边境爆发了五天激烈的冲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川普登场了。

冲突刚起的时候,川普就放话了,你们俩再打下去,跟美国的贸易谈判就别想了。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要么停火,要么就等着加关税吧。

要知道,美国可是这两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泰国跟柬埔寨都“输不起”。

这招釜底抽薪够狠,而效果也立竿见影。

此次特朗普特意将“亚洲之行”的首站,定在吉隆坡。

就是为了深度参与这场“和平进程”,在东盟峰会的关键场合,全程见证并参与泰柬和平协议的签署,亲手将这份 “和平成果” 与自己的外交履历绑定。

而随着10月26日“和平协议”的顺利签署,美国这边配套的经济“大礼包”也立马奉上:跟柬埔寨签了个“主要贸易协议”,跟泰国签了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矿产协议”。

这一趟,川普可谓是“名利双收”,既当了所谓的“和平大使”,又把钱揣进了兜里,还顺便为自己以后竞选诺贝尔和平奖攒了份业绩。这笔买卖,对他来说,简直赚翻了。

也难怪他兴奋的说——“这比打高尔夫好玩多了”。

但话说回来,川普在那儿开“个人发布会”的时候,真正忙前忙后、搭台唱戏的是谁?

是马来西亚和整个东盟。

我们自不必说,马来西亚作为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也是从泰柬冲突爆发的一开始就积极从中斡旋,为谈判提供了平台和方案,也借着这事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穷则思变”的和平协议

那么,这份被各方吹上天的和平协议,到底写了些啥?

它真能让这对百年冤家从此相安无事吗?

咱得掰开揉碎了看。

这份联合声明,核心内容有四条,条条都打在了要害上。

第一,撤出重型武器,合作清除地雷。

说白了,就是先把枪炮都收起来,别一天到晚擦枪走火,把过去几十年埋下的地雷给清了,才能让边境的老百姓能安心种地。这是建立军事互信的第一步,也是最实际的一步。

第二,联合打击跨国犯罪,特别是网络诈骗集团——这才是重点!

这几年泰柬边境成了啥地方?

电诈园区的老巢啊!

像妙瓦底这些地方,名声早就臭大街了,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国际形象和投资环境。再不管管,游客和投资商谁还敢来?这是两国下了决心要一起“大扫除”,把这些害人虫给清出去。

第三,建立共同管理边境的框架。

以前是各管各的,互相猜忌。现在是咱俩商量着来,有事儿坐下来谈,别动不动就抄家伙。

这是从“对抗”转向“合作”的关键一步。

第四,停止信息战,不传播虚假和煽动性言论。

这一点也特别重要,因为之前的冲突,很多都是被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给拱起来的,现在双方承诺给舆论降降温,也是为了给和平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你看,这协议写得挺实在,但问题是,为啥偏偏是现在能谈成?

说一千道一万,根本原因就一个字:钱!搞经济出政绩!

先看泰国这边,新总理阿努廷上台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经济。他一上任就承诺,要增加民众收入、降低生活成本、恢复旅游业,核心就是一个字——搞钱。

再看柬埔寨那边,洪玛奈更是雄心勃勃,搞了个庞大的“五角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让柬埔寨成为高收入国家。

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是发展“人、路、水、电、科技”,说白了就是要大搞基建,大搞发展。

可如果家门口天天打炮,谁还敢来你这儿投资旅游?钱从哪儿来?

所以啊,这哪是“一笑泯恩仇”,这纯粹是“穷则思变”。

为了搞钱,以前那点破事儿,先放一边吧。

所以这次和平,是两国发展战略的“最大公约数”,是经济利益压倒历史恩怨的典型案例。

他们不是为了和解而和解,而是为了发展而和解。

小结

所以你看:

从一个殖民者随手画的地图,到一座悬崖上的古庙,再到两个邻居打了一百年的仗。最后,在一个咋咋呼呼的美国总统和一帮真心实意的亚洲邻居的软硬兼施下,俩人终于想明白了:

打仗不如搞钱。

国与国之间,哪有那么多天长地久的仇恨?

说白了,都是利益。

为了块破石头打得你死我活,最后穷得叮当响,这叫傻;放下历史的包袱,关起门来闷声发大财,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硬道理”。

这个道理,没人比咱们更懂。咱们用几十年时间证明了,只要一心一意搞发展,什么样的“百年屈辱”都能给它干回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智慧。

来源:文史档案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