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传了!京东“罚款美的500万”事件权威解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1:06 1

摘要:事情是这么回事:先有一张截图在网上流出来,配着催人泪下的背景音乐和几句断定的话——说京东在双11组了“巡查小组”,专门盯着商家在别的平台上是不是把价格压得比京东低。截图里写得很严厉,说不能比京东便宜,否则会被罚款、冻结贷款,甚至单品罚到500万。配图旁边还有若

美的被京东罚款500万这事,被证实是假的。

事情是这么回事:先有一张截图在网上流出来,配着催人泪下的背景音乐和几句断定的话——说京东在双11组了“巡查小组”,专门盯着商家在别的平台上是不是把价格压得比京东低。截图里写得很严厉,说不能比京东便宜,否则会被罚款、冻结贷款,甚至单品罚到500万。配图旁边还有若干看起来像聊天记录的截屏,排版让人一看就觉得有根据。接着,短视频和一条条转发把这事推上热搜,大家一看标题就炸了,讨论声、愤怒声和质疑声瞬间满天飞。

这些内容里,细节讲得挺全:不准做直播抽奖、不准发优惠券、不准打出价格优势。还写了惩罚后果,说不仅是罚款,还有金融服务可能受影响。听起来够吓人,但问题是,这些条款的来源没人说清楚,截图也没有官方公告、也没盖章,像是把聊天记录随意截了段出来当证据。换句话说,看起来像真,但连点权威出处都没有。

舆论发酵后,有靠近双方的人开始出来澄清。10月28日,有接近双方的知情人表示,所谓“美的被罚500万”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京东方面也多次否认收过所谓的“二选一”通知。美的到目前为止没有公开回应。还有前京东员工替老东家发话,说京东在采购和促销上是为了给消费者争取低价,这属于正常商业操作,不等于强迫“二选一”。有些人看到传播速度这么快、指向性又强,便怀疑背后有人有意在推波助澜。

把“二选一”这事放到行业背景里看,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大家会那么敏感。品牌最怕被平台逼着二选一,尤其在大促期间,资源倾斜会很明显。过去确实有案子被当成滥用市场地位来处理,资料里写的是当年判赔京东的金额有10亿元这样的数字,行业内对这种事情记忆还在,所以大家一听到类似消息就会情绪化反应。

再看现在的大促生态,各个平台早早把促销季拉长,玩法多,社交电商插一脚,直播、短视频带货又热,信息本来就乱。原来“全网最低价”说法也慢慢被花样叠加的组合玩法替代了。正是这种信息密度高、竞赛激烈的环境,给了谣言生根发芽的土壤。

从传播手法上讲,这次事件用的是老套路:先抛一个看起来权威的文字场景,再配上煽情的背景音乐,最后丢出一个看似确凿的惩罚数字。很多人只看结论,不查来源,就按下了转发键。这时候,情绪起了作用——有人觉得平台太霸道,要声讨;有人担心自己以后捡不到便宜;还有人干脆把它当成新的饭圈话题去争论。这样一来,本来想维权的冲动被杂音稀释了,消费者反而更迷糊。

对于普通买家来说,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刷屏的故事,而是最终能不能在双11买到真实的优惠。那些靠截图和音乐堆出来的“证据”,往往是为了点燃情绪,不一定能说明问题。京东已经官方表态消息不实,美的暂未回应,但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人二次传播、补充细节或拿出新“证据”。这类事里,造谣快,辟谣慢,真相常常被埋在一堆噪音里。

说句实在话,看到这种截图先别急着站队,别听风就是雨。多问一句:这条信息有没有官方来源?截图里的人是谁?有公告吗?你能不能在官方渠道找到同样的内容?用这几句话就能把很多误会挡在外面。

你平常买东西更看重哪个平台?京东、天猫,还是拼多多、抖音?来评论里聊聊你买东西的优先级和你遇到的那些“真假优惠”。

来源:完美蛋糕UWe82Y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