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规模扩大后,他渐渐变得强势起来,开会时总是一言堂,下属提的意见他多半不听,觉得这些人眼界太窄,格局太小。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历代圣贤皆从中参悟天道人事。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一卦每一爻都蕴含着天地运行的法则。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感慨“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部流传数千年的经典,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智慧?
为何历代圣人都说,读懂了《易经》,就能顺应天道,趋吉避凶?
而在六十四卦中,竟有一卦六爻皆吉,独得天眷,这个卦象所对应的那个字,又是什么?
杭州有位企业家姓陈,四十出头,经营着一家科技公司。
前些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账面上的数字年年攀升,他也觉得自己确实有几分本事。
公司规模扩大后,他渐渐变得强势起来,开会时总是一言堂,下属提的意见他多半不听,觉得这些人眼界太窄,格局太小。
有几个老员工私下劝他要多听听不同声音,他当场就沉了脸:“公司是我一手创办的,我能走到今天靠的是魄力和决断,你们懂什么?”
那年行业形势突变,几个竞争对手悄悄布局新技术,市场格局开始松动。
技术部门负责人察觉到苗头,连续三次在会上提出要转型升级,陈总每次都挥手打断:“这点小风浪算什么?
咱们的产品这么多年了,客户认的就是咱们的牌子。”半年后,两个大客户突然转投竞争对手,公司业绩断崖式下跌。
陈总这才慌了神,召集高层开会商量对策,谁知底下坐着的人一个个低头不语,他追问几句,有人憋出一句:“陈总,您之前不是都有主意吗?”
那天散会后,陈总一个人在办公室坐到深夜。
桌上放着一本《易经》,是多年前一位长辈送的,一直没怎么翻过。
他随手打开,翻到谦卦那一页,看见卦辞写着:“谦,亨,君子有终。”底下还有一行小字注解:“谦者,卑以自牧也。”他愣住了,想起这些年自己的做派,胸口像堵了一块石头。
第二天一早,他把技术负责人叫到办公室,说:“上次你提的那个方案,详细跟我讲讲。”技术负责人有些意外,迟疑着说了一遍。
陈总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是我之前太武断了,你说的这些确实有道理。
这样,这个项目你牵头,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说。”技术负责人眼睛一亮,点头应下。
接下来的几个月,陈总像换了个人。
每次开会,他会认真听完每个人的发言,哪怕是刚入职的年轻人提的想法,他也会琢磨一番。
有次讨论新产品定价,一个实习生怯生生地提了个建议,众人面面相觑,陈总却说:“这个角度有意思,你继续说。”那个实习生受到鼓励,越说越有条理,最后那个定价策略还真被采纳了一部分。
公司氛围渐渐活络起来,大家开会不再沉默,各种想法碰撞出不少火花。
可业绩依然在低谷徘徊,账上的钱越来越紧张,有几个股东私下议论,说陈总是不是被打击得没了主见,这样下去公司迟早要完。
陈总听到这些风声,心里也打鼓,有天晚上他又翻开那本《易经》,看谦卦的爻辞:“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他琢磨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叫“谦谦君子”?
谦卑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真的谦?
正迷惑着,手机响了,是技术负责人打来的,说有个紧急情况要汇报。
原来新产品研发遇到了技术瓶颈,有个关键环节怎么都攻不下来。
技术负责人说:“我想了个办法,咱们能不能去请教一下业内的老前辈?
我知道有位退休的工程师,当年在这个领域是权威,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帮咱们。”陈总说:“你把联系方式给我,我亲自去拜访。”
那位老工程师住在郊区的一栋老房子里,陈总带着资料登门拜访。
老人家听说来意,打量了他一眼,问:“你一个做老板的,怎么亲自跑这一趟?”陈总诚恳地说:“这个项目关系到公司生死,我不敢托大,必须亲自来向您请教。”老工程师沉吟片刻,说:“那你把资料留下,我看看。”
三天后,老工程师打来电话,说:“你这个思路基本对,就是有几个细节需要调整。
这样吧,我给你写个方案,你们照着试试。”陈总喜出望外,接过方案后深深鞠了一躬:“您这是救了我们公司的命。”老工程师摆摆手:“年轻人肯放下身段来请教,这份心就值得帮。
我见过太多自以为是的,最后都栽了跟头。”
按照老工程师的方案,技术团队很快攻克了难关。
新产品面世后,市场反响出乎意料的好,不仅挽回了失去的客户,还开拓了新的市场。
更让陈总意外的是,行业内开始有人主动找他合作,说是听说他这人靠谱,愿意听取意见,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放心。
业绩回升后,股东们松了口气,有人开玩笑说:“陈总,你这是修炼了什么秘诀,怎么突然开窍了?”陈总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学会了一个字。”众人好奇追问,陈总却卖了个关子:“这个字说出来简单,做到可不容易。”
那天晚上,陈总又翻开《易经》,这次他仔细读完了谦卦的所有爻辞和彖传。
看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这段话时,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这个“谦”字,不只是做人的态度,更是顺应天道的法门。
天道要让满盈的亏损,让谦虚的得益;地道要让满盈的衰败,让谦虚的通达;就连鬼神都降祸于骄满,赐福于谦逊;人心也是厌恶骄满,喜欢谦虚。
他想起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谦,德之柄也。”这个“柄”字用得妙,谦虚就像是道德的把手,抓住了这个把手,其他美德都能随之而来。
又想起《尚书》里说:“满招损,谦受益。”老祖宗早就把道理说透了,只是自己当年太狂妄,根本听不进去。
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吉有凶,唯独谦卦六爻全吉。
初六爻辞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就算遇到大的险阻,只要保持谦虚,也能逢凶化吉。
六二爻辞“鸣谦,贞吉”,谦虚的美名传扬出去,坚守正道就吉祥。
九三爻辞“劳谦,君子有终,吉”,有功劳而谦虚,君子能善始善终。
六四爻辞“无不利,撝谦”,处处谦让,没有不利的。
六五爻辞“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不仅自己谦虚,还能带动周围的人,这时候即使要进取,也没有不利。
上六爻辞“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谦虚的名声远播,连出征都会顺利。
陈总越琢磨越觉得这个“谦”字了不得。
它不是软弱,不是自卑,而是一种对天道的顺应,对自身的清醒认知。
一个人再有本事,在天地面前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企业再成功,在市场变化面前也可能转瞬即逝。
保持谦虚,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给别人留有空间,也给天道运行留出通道。
他想起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为什么能成为所有河流归往的地方?
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位。
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江海顺应了这个规律,反而成就了它的浩瀚。
人也是一样,把自己放低,反而能容纳更多,成就更大。
又想起《论语》里记载,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就算有周公那样的才华和美德,如果骄傲吝啬,其他方面也不值得一看了。圣人把谦虚看得比才华还重要,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佛家也讲“我慢”是烦的根源之一。
一个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看不起这个,瞧不上那个,内心就会充满傲慢和对立。
傲慢会让人看不清真相,做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放下我慢,以谦卑心待人待事,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出正确的选择。
陈总把这些年的经历在心里过了一遍。
当初生意顺风顺水,他以为是自己能力强,其实是时势造就,加上团队的努力。
他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渐渐失了谦虚之心,也就失了纳谏之明。
下属提的意见不听,市场的变化不察,等到问题暴露出来,已经积重难返。
后来学会放低姿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仅得到了团队的支持,还获得了前辈的指点,企业这才起死回生。
这一起一落之间,验证的正是《易经》里那句话:“天道亏盈而益谦。”骄满的时候,天道就让他亏损;谦虚的时候,天道就给他补益。
这个“谦”字,看似柔软,实则刚强。
它不是让人放弃进取,而是让人在进取的过程中保持清醒,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就像竹子,越是长得高,腰弯得越低;稻穗越饱满,头垂得越深。
这是自然界的智慧,也是人生的智慧。
谦虚的人,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会不断学习进步;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所以会广纳贤才;能看到天道的运行,所以会顺势而为。
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做什么事都容易成功。
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他顺应了天道,得了人心。
反过来看那些骄傲自满的人,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看不到自己的盲区。
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得意,也终究要栽跟头。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不肯听范增的劝告,最后乌江自刎;关羽武艺高强,看不起东吴众将,结果大意失荆州。
都是因为一个“骄”字,失了一个“谦”字。
陈总合上《易经》,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透亮起来。
这本经书传承了几千年,里面的智慧经过了无数代人的验证。
“谦”这个字,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需要时刻警醒自己。
得意的时候要谦,失意的时候更要谦;顺境的时候要谦,逆境的时候也要谦。
把谦虚当作一种修养,当作一种习惯,当作一种对天道的敬畏,人生自然会越来越顺。
那个让人越来越顺的字,不是别的,正是“谦”。
它藏在卦象里,也藏在天道中,更应该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来源:月下安静冥想的思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