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骆家辉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州长,他一路从基层爬到高位,表面上看是华裔成功的典型,可在对华政策上,他从来没手软过。从政那几年,他直接参与了不少针对中国企业的行动,卸任后又转头利用这些经历在中国圈子里混饭吃。
骆家辉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州长,他一路从基层爬到高位,表面上看是华裔成功的典型,可在对华政策上,他从来没手软过。从政那几年,他直接参与了不少针对中国企业的行动,卸任后又转头利用这些经历在中国圈子里混饭吃。
骆家辉1950年1月21日生在西雅图一个公共住房区里,家里穷得叮当响。他的祖父1890年代从广东台山移民来美国,先给人当仆人,换点英语课,后来去伐木场和罐头厂干活。父亲詹姆斯1917年生在台山,1931年移民美国,二战时加入美军第五装甲师,当中士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后开杂货店维持生计,母亲朱莉从香港来,操持家务。骆家辉是老二,有四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只说台山话,到5岁上幼儿园才学英语。
1968年从富兰克林高中毕业,拿了鹰级童子军奖。靠兼职、助学金上耶鲁,1972年政治科学学士毕业,又去波士顿大学法学院,1975年法学博士。毕业后1976到1980年在金郡检察官办公室当副检察官,处理刑事案子。1982年选上华盛顿州众议员,代表南西雅图,到1993年,任拨款委员会主席管预算。1993年选金郡郡长,1994年就职,是首位亚裔郡长,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1996年竞选州长,1997年上台,当美国首位华裔州长,大陆首位亚裔州长。
2000年连任,到2005年卸任。任内推出口,领贸易团去墨西哥、欧洲、亚洲,出口额涨了不少。2005年后进戴维斯怀特律师事务所,专注国际业务,尤其和中国相关的咨询。2009年3月当商务部长,到2011年8月。2011年8月转驻华大使,到2014年2月。私人方面,1994年娶莫娜李,电视台记者,有三个孩子,2015年离婚。
这些经历听起来顺风顺水,但在他从政高峰期,对中国的事可没少插手。2010年作为商务部长,他直接干预华为进美国市场的事。那年华为想拿下斯普林特内克斯特尔公司的网络升级合同,价值好几十亿。他打电话给斯普林特CEO丹赫斯,表达严重担忧,说华为设备有国家安全风险,潜在间谍活动。结果国会议员联名写信警告斯普林特,别跟华为合作。
斯普林特最后选了三星和爱立信,华为投标黄了,损失一大笔,美国市场大门关紧。这事不是孤立的,他当时推动国家出口倡议,但对中企审查严得很。2011年转驻华大使后,更是执行美国对华策略的主力。2012年4月,陈光诚从山东家逮捕逃出,跑进北京美国大使馆。他安排陈进去避难,处理医疗和安置,还和中方谈判条件,坚持美国人权立场。
陈待了六天,5月2日离开大使馆去医院,但事件闹大,中方媒体指责他干涉内政,北京日报说他胆大妄为。这直接影响中美高层会谈,关系紧张了好一阵。他还公开批评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上不足,要求遵守美国标准。2013年,他警告中国和日本别在东海挑衅行动,说这样会加剧紧张。2014年卸任前,还减了中国人签证等候时间,推美国产品进中国市场,但同时审查中企在美国投资,挡了不少并购案。
卸任大使后,骆家辉没闲着,转身就利用前职在中国相关业务上赚钱。2014年3月回西雅图,重进戴维斯怀特律师事务所,管中国投资咨询。2016年当美国太平洋国际资本高级顾问,帮中国资金进美国地产和科技,收咨询费。2013年9月,他把华盛顿特区房子卖给新加坡籍中国商人戈登唐的妻子华丹陈,价168万美元,三个月后在大使馆官邸请华丹兄弟威尔逊陈开会,谈美国地产机会,还和万科、铁狮门、广州富力代表见面,推动交易。
这事曝光后,美国媒体质疑他用前职获利,售价高过市场价。中国网民和媒体叫他烂香蕉,说华裔外表下维护美国利益。2016年进AMC Theatres董事会,这公司被中国大连万达收购过。他还进PATH全球健康非营利董事会,管中美合作项目。2017年去哈佛肯尼迪学院当访问学者,讲中美关系。2020年5月当贝尔维尤学院临时校长,到2023年7月,处理校园事,包括壁画争议。
2020年4月,特朗普连任广告用他影像配中国国旗,暗示和中国政府有关联,尽管他生在美国,引发种族偏见抗议。他没回应,继续干活。2023年11月进多尔西与惠特尼律师事务所,当高级顾问,专注中美关系。加入委员会100董事会,当主席,管华裔社区议题。2024年进Council for Innovation Promotion董事会,写文章批评中国在标准必要专利上单方面降费率,说这害创新,剥夺西方公司公平收入。还参加中美贸易讨论,推动FRAND原则,说中国公司得付公平许可费。这些活动让他在中企圈子里有影响力,但也招来批评,说他卸任后就靠中国捞钱。
这整件事看下来,骆家辉的路径挺典型的海外华裔政客模式。从政时忠于美国利益,挡中国企业路,卸任后靠经验在中企那赚咨询费。身份帮他开门,但也让他两头不讨好。美国有人疑他亲中,中国人觉得他忘本。
说到底,政治和生意混一起,总有算盘打得响,但也暴露忠诚的尴尬。像他这样的人,不少海外华裔都面临类似选择,国家利益和个人获利间,现实中,很多人选后者,但代价是声誉受损。骆家辉的故事提醒大家,华裔在美政坛爬高不容易,但一涉及中国,就得站队,站错了边,哪头都落不着好。
来源:竹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