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首次发现:肝癌用乳酸诱导巨噬细胞合成乙酸,促进自身转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09:44 1

摘要:过去我们总盯着癌细胞本身,今天却要把聚光灯打向它身边的“帮凶”——巨噬细胞。

肝癌最怕的不是长大,而是“搬家”。

一旦癌细胞顺着血液溜到肺、骨、脑,手术刀再锋利也只能望洋兴叹。

过去我们总盯着癌细胞本身,今天却要把聚光灯打向它身边的“帮凶”——巨噬细胞。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鲁明团队刚在《自然·代谢》扔出一枚重磅炸弹:肝癌细胞会扔给巨噬细胞一袋“乳酸硬币”,逼对方开一台“印钞机”不停吐乙酸,而这些乙酸就是癌细胞远走高飞的“盘缠”。

一句话,肿瘤微环境里藏着一条“乳酸—乙酸”黑市汇率,谁掌控了这条汇率,谁就握住了转移开关。

乳酸不是废物,是命令信号

肝癌细胞像熬夜打游戏的少年,糖酵解高到爆表,乳酸堆得比健身房还酸。

这些乳酸往外一泼,巨噬细胞表面的感应器立刻亮起红灯——“脂质过氧化-ALDH2”通路被激活。

ALDH2平时是解酒酶,此刻变身“乙酸合成酶”,把花生四烯酸等脂质碎片拼成乙酸,像小作坊印假钞,哗啦啦往细胞外塞。

乙酸也不是废物,是转移燃料

癌细胞捡起乙酸,第一时间送进细胞核,给组蛋白H3“刷一层乙酰化奶油”。

这一刷,染色质松了,转移基因MMP9、TWIST1像被解开封印,集体开闸。

动物实验里,只要堵住ALDH2,肺转移灶直接少掉三分之二,相当于把癌细胞的高铁票撕成碎片。

临床样本把故事讲得更吓人

团队回头翻120例肝癌手术标本,发现肿瘤里ALDH2高表达的巨噬细胞越多,病人术后两年内转移率越高,p值小于0.01,统计学都忍不住喊疼。

更扎心的是,这些巨噬细胞喜欢聚集在血管周围,像给癌细胞提前修好“高速匝道”。

新药已经上路

上海药物研究所趁势推出ALDH2抑制剂AD-0802,专挑肿瘤巨噬细胞下手,正常肝细胞基本不受影响。

小鼠模型里,每天一口“小蓝片”,肺转移灶从满天星变成零星雨。

目前毒理实验已启动,如果安全过关,全球第一款“代谢抗转移”口服药可能三年内进临床。

喝酒为何雪上加霜?

ALDH2本是解酒主力,却被肿瘤征用印钞。

长期饮酒让ALDH2持续高活,等于给巨噬细胞加夜班,乙酸产量水涨船高。

数据提示,ALDH2快代谢型饮酒者肝癌转移风险比慢代谢型再翻一倍,为“喝酒伤肝”写下注脚:你不是在伤肝,是在给癌细胞发差旅费。

不止乙酸,还有酮体暗线

最新代谢组学发现,巨噬细胞还能产酮体β-羟基丁酸,同样走“乙酰化-染色质松绑”套路,相当于黑市汇率不止一条,堵了乙酸,癌细胞还能换汇。

未来联合抑制ALDH2与酮体生成酶,才可能把漏洞补全。

局限像影子一样跟着

样本量仍偏小,长期阻断ALDH2会不会影响酒精代谢、免疫稳态?

其他免疫细胞是否也参股这条黑市?

停药后癌细胞会不会换一条代谢赛道?

这些问题像悬在头顶的剑,提醒我们把兴奋调成冷静。

给病人的“此刻就能做”清单

1. 术后病理报告加做ALDH2免疫组化,高表达者密切影像随访,每三个月一次胸腹CT。

2. 戒酒不是口号,是处方,尤其ALDH2快代谢型,一滴都嫌多。

3. 临床试验开放后,符合入组条件者优先考虑AD-0802,而非盲目尝试海外“老药新用”。

4. 饮食控乳酸无必要,正常糖摄入即可,真正要控的是酒精和肥胖带来的慢性炎症。

写在最后的闭环

肝癌转移不是癌细胞单兵突围,而是一场“微环境合谋”。

今天我们把聚光灯从癌细胞移到巨噬细胞,发现一条乳酸换乙酸的暗线,也找到ALDH2这把可能的新钥匙。

未来治疗不再只问“怎么杀死癌细胞”,而是“怎么切断它的粮草”。

当黑市汇率被彻底打掉,癌细胞就算想搬家,也只能原地踏步。

来源:小赵讲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