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n的剑姬第三局单骑救主,第五局一剑破阵,像极了赌徒最后一把押上全部筹码,而knight的中单,从开场到结束,几乎像一个被遗忘在对线期的NPC。
BLG赢了,但赢得很脏。
他们靠一场3:2的内战,从自家兄弟手里抢下八强门票。
Bin的剑姬第三局单骑救主,第五局一剑破阵,像极了赌徒最后一把押上全部筹码,而knight的中单,从开场到结束,几乎像一个被遗忘在对线期的NPC。
没有操作,没有视野,没有威慑力,连打团都像在等别人先动。
这不是一个人的失误,是系统的卡顿。
数据不会说谎。
BLG在瑞士轮场均经济差+1287,排第八强队伍倒数第一;一血率43%,全联盟最低。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经常在游戏开局就输掉节奏,然后靠后期翻盘。
这不是打法犀利,这是靠运气硬撑。
他们不是用战术碾压对手,是靠对手自己犯错,才勉强活下来。
你见过一只老虎在打绵羊时还摔了三跤,最后靠对方滑倒才赢吗?
BLG就是这只老虎。
他们能赢,是因为TES自己乱了阵脚,而不是他们把对手打崩了。
但更危险的,是对手已经看穿了他们。
GEN.G主教练Score一句话,轻飘飘的:“我们找到了BLG的运营漏洞。
” 这不是挑衅,是战前诊断书。
他们知道BLG中野联动像两根平行线,永远没交点;知道knight的英雄池在高压下会崩,知道他们的前期资源掌控力连LCK二线队都不如。
而BLG这边,还在直播里加练巴德、加练Keria的体系——这就像一个病人发烧三天,医生还没开药,他先去学怎么煮姜茶。
别被收视率骗了。
腾讯电竞说,BLG单场峰值3800万,S15最高。
这不是实力的勋章,是情绪的泡沫。
中国观众不是在看一支强队,是在看一群全华班的希望。
他们想见证逆袭,想看见本土选手掀翻韩国豪门,哪怕这队伍打得磕磕绊绊,哪怕英雄选得像临时拼凑。
这份情感消费,让他们成了最受欢迎的“悲情主角”。
可电竞不是电视剧。
八强不是终点,是真正的生死局的开始。
GEN.G不是TES,他们有S14亚军的全局运营能力,有Faker的意识,有Score几十年的战术打磨。
BLG现在的打法,是把比赛拖成泥潭,靠个人carry硬拽胜局。
但如果GEN.G从第一分钟就开始压缩视野、压制发育、封锁中野联动,knight连输出空间都没有,Bin的剑姬怎么飞过去?
他们现在唯一的救命稻草,是ON的加练。
可加练LCK的体系,救不了内功的缺失。
就像一个学生天天抄学霸的笔记,却不背公式,考试照样挂科。
BLG要的不是新的英雄池,是新的系统。
他们需要一个能稳定补刀、能清线控线、能在对线期打出伤害的中单;他们需要一个能让打野在2级就敢入侵、3级就敢开团的联动节奏;他们需要从“靠后期翻盘”变成“提前掌控节奏”。
这不是换几个BP,是换血。
如果BLG继续输前期、赌中后期、靠Bin救场,那即便他们进了四强,也赢不了S15的决赛。
因为真正的大赛,不会给你三次机会翻盘。
它只给一次呼吸窗口,一次出手机会,一次你必须从头打到尾的硬仗。
他们赢了TES,但输掉了观众对“强队”的期待。
他们刷出了收视纪录,但没刷出战术尊严。
现在,所有目光都在等:BIN的剑姬,还能再救几局?
knight的中单,能不能撑住GEN.G的第一波猛攻?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这场惊险晋级,不过是漫长溃败的序曲。
而不是奇迹的开始。
BLG,你们不是在为荣誉而战。
你们是在为“全华班”这个标签续命。
别让期待,变成失望时的叹息。
来源:王者荣耀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