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购买时,应认准“蓝帽子”标志和批准文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适宜人群和功能声称。不轻信所谓的“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验”等活动中进行的夸大、虚假宣传,不盲目购买声称具有“神奇疗效”、“包治百病”的产品。不盲目参加“私域直播”。
*,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九九重阳节
在这个温馨的节日里
中国消费者协会为老年朋友们
送上一份消费安全指南
帮助大家有效规避消费风险
守护好自己的 “钱袋子”
老年朋友们日常消费须防“五个陷阱”
保健食品选购需理性
切勿将保健食品替代药品用于治疗疾病
⚠建议:
购买时,应认准“蓝帽子”标志和批准文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适宜人群和功能声称。不轻信所谓的“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验”等活动中进行的夸大、虚假宣传,不盲目购买声称具有“神奇疗效”、“包治百病”的产品。不盲目参加“私域直播”。
金融理财投资要谨慎
不轻信“高额回报”“保本保息”等不实承诺
警惕非法集资、养老项目投资骗局
⚠建议:
购买理财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产品性质、资金投向、风险等级及合同条款,确保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相匹配。大额投资务必与家人商议,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意见。
养老项目服务细甄别
警惕以“预付费”“办卡优惠”等名义
收取高额费用的行为
⚠建议:
选择养老机构或养老服务时,应实地考察机构资质、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和运营状况。签订服务合同时,务必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特别是费用标准、服务内容、退费条件等关键信息。
旅游服务参团防套路
警惕“低价团”“免费游”
⚠建议:
选择旅行社时,确认其具备合法资质,勿贪图便宜参加“低价团”或“免费游”。签订旅游合同时,明确行程安排、住宿餐饮标准、交通方式、自费项目及违约责任等。旅途中理性购物,避免在导游推荐的购物点冲动消费,购买贵重物品需三思。
电信网络诈骗严防范
警惕陌生来电、短信及网络链接
⚠建议:
不轻易泄露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轻信陌生来电、短信及网络链接,特别是涉及中奖、账户安全、涉嫌违法等内容。接到自称公检法或客服的电话,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在消费过程中注意索要并妥善保管发票、收据、合同、宣传材料等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投诉,或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