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网10月29日讯徐家楼街道大官庄村位于泰山区西南部,村民384户,2423人,党员52名,距京台、青兰高速入口不足1公里,交通便利。近年来,大官庄村坚决贯彻区委“抓产业、上项目”工作要求,以强村公司为依托,立足三产融合发展,精准布局四大特色园区,分别是:旭德
鲁网10月29日讯徐家楼街道大官庄村位于泰山区西南部,村民384户,2423人,党员52名,距京台、青兰高速入口不足1公里,交通便利。近年来,大官庄村坚决贯彻区委“抓产业、上项目”工作要求,以强村公司为依托,立足三产融合发展,精准布局四大特色园区,分别是:旭德产业园、大棚农业园、教育产业园、煎饼产业园,做到“四园”齐发力,吹响强村公司发展冲锋号,24年实现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激发强村公司活力,今年4月份,大官庄村联合供销社,打造“四园+”AI直播云仓,闯出一条“党建引领、村社共建、云上突围”的特色振兴路,成功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盈利”共赢新局面。
强强联合,共搭发展“快车道”
大官庄村聚焦基层党建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构建村社共建工作机制,搭建起村社融合、强强联合发展桥梁。一是组织先行,人才共享。大官庄村与供销社成立联合党支部,实行干部双向兼职,将基层党组织组织人才与供销社经营人才汇聚一堂,实现“人才共享、发展共谋、合作共赢”。二是村社联合,优势互补。大官庄村以“为农服务”为圆心、以“村社共建”为半径,建立“强村公司+供销合作社”合作模式,将村“两委”的组织、土地、资源等优势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渠道等优势结合,以“同出资、同管理、同经营”方式,投资300万打造3000平米村社共建共同体——数智化泰山好品供销云仓,包含展厅、仓库、AI智能直播间,助力产销一体化运营,实现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盈利“三方共赢”。三是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大官庄村发挥党建联建纽带作用,大官庄强村公司积极推动与泰山区5家强村公司的横向联动,成立区域党建联盟,实现全区强村公司抱团发展。
产销联动,插上云端“金翅膀”
聚焦农产品流通堵点,大官庄村构建“产地仓储+品牌培育+市场对接”三位一体的农产品上行体系。一是资源整合,泰山好品汇云仓。发挥党组织联结优势,将泰山区各强村公司零散资源“拧成一股绳”,大官庄三个自有产品,联动全区10多个农特产在云仓汇聚,实现“泰山好品,一站购齐”。二是文化赋能,共育泰山好品牌。将整合的全泰山区优质特产进行统一打造、推广,形成区域性“泰山好品”品牌,提升知名度。清香袅袅的女儿茶、薄如蝉翼的大官庄煎饼,这些昔日“深闺”特产,经由统一品质标准、视觉包装与文化赋能,焕然新生。二是双线发力,产销联动闯市场。为开拓更加广阔市场,云仓双线发力。线上,借助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热力直播与便捷网店,通过多家专业物流伙伴,织就高效配送网络,让泰山特产直抵天南海北消费者;线下,紧密联手大型商超、农贸市场,设立醒目专柜,让泰山优质农产品遍地开花。
利益联结,共绘振兴“同心圆”
通过优化“引流产品、盈利产品”选品结构,大官庄村建立强村公司、供销社、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公益助农。60%农产品以服务为主,突出公益助农属性,平台和直播间以低佣金或不收取佣金,以优质低价带动农产品销量提升,帮助农民拓销路、促增收。二是盈利增收。40%深加工农副产品以盈利为目的,平台和直播间适当收取佣金,实现强村公司、供销社、农户三方营收,促进持续发展。三是创造就业。项目的运营、客服、打包、物流等环节,创造出200多个本地岗位,优先保障宝妈、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就业需求,助力村民“离土不离乡”致富有保障。
通过组织联建聚合力、产销联动闯市场、利益联结固成果的“三联驱动”模式,大官庄村区位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胜势,不仅实现了集体经济的“云上突围”,更铺就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可持续振兴之路。(本网记者)
来源:今日泰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