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一个72岁的奶奶,靠拍短视频教人包饺子,三个月涨粉80万。
老年人不是被遗忘的群体,是正在重新定义生活的主力军。
北京一个72岁的奶奶,靠拍短视频教人包饺子,三个月涨粉80万。
她没想着当网红,只是不想整天对着电视发呆。
全国两千多个银龄社交中心悄悄开起来了。
不是打牌下棋,是种菜、做手工、练瑜伽。65%的老人用手机刷短视频交朋友,比五年前多了三成多。
没人逼他们,是他们自己找到了活着的节奏。
社区花园里,一群爷爷奶奶蹲在土里拔草,抑郁症状少了七成。
上海有老人靠小程序每天做心理冥想,50万人在用。
不是靠子女哄,是系统在陪。
走路不是锻炼,是社交。
每周三次散步,两次拉伸,再加一次和老友聊天——这是新医学指南定的“3+2+1”。
广州有老人戴着手环,血压心跳自动传给医生,健康管理成了日常,不是任务。
有人还去老年大学学编程,有人在抖音开直播讲退休金政策。
不是装年轻,是怕脑子生锈。
认知衰退不是年龄的宿命,是懒惰的后果。
别再说“他们年纪大了,别折腾”。
他们比你想象的能折腾多了。
真正该焦虑的,是那些还觉得老人该“安分守己”的人。
老人不是等着被照顾的累赘,是正在重建生活秩序的参与者。
他们用手机学跳舞,用智能手环管血压,用微信群约饭。
不是在追赶时代,是在重新占领生活。
你给的关心,不如给他们一个能动手、能表达、能被看见的平台。
别问“他们开心吗”,先问“你给他们机会了吗”。
来源:天津圣安精神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