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语的“祖先”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跨越几千年的语言迁徙故事。一句话概括:泰语的祖先是“傣语族(Tai languages)”,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壮侗语族,尤其是今天的广西、贵州一带。
泰语的“祖先”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跨越几千年的语言迁徙故事。
一句话概括:泰语的祖先是“傣语族(Tai languages)”,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壮侗语族,尤其是今天的广西、贵州一带。
泰语(ภาษาไทย, Thai) 属于 傣–卡岱语系(Tai–Kadai family),其中的 “傣语支(Tai branch)” 是它的核心。
这个语系还包括:
所以,泰语的直系祖先其实就是“傣语族的一支”。
根据考古与语言重建,
傣语族(Tai-speaking peoples)的发源地在:
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大致是现在的广西、贵州南部一带。
这个区域在古代属于“百越文化圈”,
当时生活着各种说壮侗语的民族(被中原史书统称为“百越”)。
约公元前500年~公元1000年之间,
这些早期傣语族群(古傣人)逐渐沿着河谷和山地向南迁移,
经过:
最后进入今泰国地区。
到13世纪左右,素可泰王朝(Sukhothai) 建立,
这时泰语才真正定型为一种独立语言,也成为“泰民族”的核心标志。
换句话说:
泰语的根在中国,树在东南亚。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
泰语和中国壮语的相似度非常高,有时甚至可以互相猜懂一些基本词汇。
举几个例子:
意义泰语壮语相似度水น้ำ (náam)namz几乎一样火ไฟ (fai)fai完全一样头หัว (hŭa)huaq发音接近来มา (maa)ma♀️完全一样所以,泰语其实就是壮语、傣语的“南方后代版”。
今天的泰族、傣族、壮族,可以说是“一家三兄弟”。
因为台语族早期居住在中国南方,
他们长期受到汉文化影响,尤其是在词汇和文字系统上。
后来,泰语又吸收了:
古高棉语(因历史上的高棉帝国)巴利语与梵语(通过佛教)现代又受到英语影响形成了现在这种多层混合的语言结构。
泰语的祖先是中国南方的台语族语言(壮侗语系的傣语支),
他们在一千多年前从广西、云南一带南迁,
最终在泰国定居,发展成今天的泰语。
也就是说,泰语口说的远祖,确实来自中国,而祖先的泰语最初是使用古代汉字(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来书写的。然而,在13世纪,这一系统被改变,泰语转而使用古高棉文(Old Khmer script)书写。
来源:历史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