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里,淳安县左口乡10个老年食堂内暖意融融,2000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端上餐桌,老人们围坐同食,在麦香与笑语中,感受着来自社会的关爱,也触摸到了乡土产业共富的温度。这碗面的背后,藏着日晒面协会会长、千岛之味餐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里,淳安县左口乡10个老年食堂内暖意融融,2000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端上餐桌,老人们围坐同食,在麦香与笑语中,感受着来自社会的关爱,也触摸到了乡土产业共富的温度。这碗面的背后,藏着日晒面协会会长、千岛之味餐厅主理人方宏来的“一片孝心”,更牵出了淳安“日晒面”“7080生态乡土菜”两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淳安左口乡老人聚在一起吃长寿面 受访者供图
一份捐赠
让重阳面飘满乡土温情
左口乡地处淳安县中北部,山湖相依、风光秀丽,但农村留守群体以老年人为主。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深耕养老事业,老年食堂不仅成为老人们的“便利厨房”,更成了邻里交流的“温馨驿站”。
今年重阳节前夕,刚在潮新闻“长三角美好生活季”活动中来自淳安县左口乡的“千岛雨贡”品牌日晒面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大家争先抢购,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更是赞不绝口。“这么好吃的面,我一定要让家乡的老人们都品尝一下”,于是,在重阳节前夕,方宏来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向左口乡所有老年食堂捐赠数十箱日晒面。
左口乡各村干部送面到户 受访者供图
考虑到左口乡村落分散,方宏来主动对接乡党委负责人。在乡党委的统筹安排下,各村联村干部化身“送面使者”,将日晒面一一送达老年食堂;食堂厨师精心烹饪,让每一位老人都吃上了口感劲道、暖胃暖心的长寿面。“面香,心更暖!”一位老人边吃边说,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节日里最真挚的感动。
老人在淳安县左口乡方家村老年食堂吃面 受访者供图
一根面条 串起千农共富链
这碗让老人们赞不绝口的日晒面,并非普通食材,而是淳安县特色传统美食、共富农品的代表。其制作工艺讲究“阳光赋能”:选用优质面粉反复揉搓,赋予面条十足劲道;再经自然日晒干燥,让每一根面条都吸收阳光精华,自带独特麦香。“日晒面不仅好吃,还易消化、常温下能存一年,特别适合老人。”方宏来介绍,除了口感与储存优势,日晒面更成了带动乡亲增收的“共富链”。
千岛湖日晒面 图源:淳安县日晒面专业经济协会
目前,淳安县已建成47家日晒面共富工坊,全部雇用当地农民就业,培育出300名“晒面能手”,直接带动1153户家庭增收,产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一根面条,从工坊走向餐桌,既守住了传统味道,也撑起了乡土经济的“半边天”。
一桌“老味道” 7080后农人与餐厅的双向奔赴
除了日晒面,方宏来经营的杭州千岛之味餐厅,还有另一张乡土名片——“7080生态乡土菜”。这些蔬菜的种植者,正是淳安乡村七八十岁的老人。虽年事已高,但老人们仍保持着勤劳本色:从播种、施肥到浇水、除草,每一个种植环节都倾注心血。“他们种的菜,没有农药残留,是真正的原生态食材。”方宏来告诉潮新闻记者,将这些蔬菜引入餐厅菜单,既是为顾客提供“舌尖上的千岛湖”,也是为老人们搭建展示劳动成果的平台。
淳安留守老人种菜 受访者供图
如今,在杭州的两家千岛之味餐厅内,专门设置了展示老人种植场景的照片与视频。顾客品尝新鲜蔬菜时,能直观了解背后的辛勤故事,感受淳安人的质朴热情。“这次给老年食堂捐日晒面,也是对老人们的感恩回馈。”方宏来表示,未来会继续关注老人生活,为改善他们的饮食条件、增加收入持续发力。
千岛之外餐厅 受访者供图
从一碗重阳长寿面,到一条日晒面共富链,再到一桌“7080 生态菜”,方宏来与千岛之味餐厅的善举,如一束光温暖了老人们的晚年,也带动更多同行加入关爱队伍。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