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上午,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见了第一面。高市带去的礼物有点特别,一根高尔夫球杆,安倍晋三生前用过的那种。
10月28日上午,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见了第一面。高市带去的礼物有点特别,一根高尔夫球杆,安倍晋三生前用过的那种。
特朗普接过球杆,说了句"安倍是我伟大的朋友",气氛马上就不一样了。
一周前刚上台的高市早苗,用一根旧球杆打开了美国的大门。日本《读卖新闻》说,这次会谈从头到尾都绕不开安倍,这位2022年遇刺身亡的前首相,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影响着日美关系。
高市早苗上任才七天,第一个重要外交活动就选在了美国。她在会谈开始时提到,安倍生前经常讲他和特朗普之间的故事。特朗普回应得很快,"他非常看好您"。
这句话不是客套,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几天前就公开叫高市"安倍的继承者",说两人政治理念接近。
安倍和特朗普的私交在外交圈里不是秘密。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两人一起打过好几次高尔夫,日本媒体把这当成对美外交的王牌。
2017年2月,安倍成为特朗普上任后第一个访美的外国领导人,两人在佛罗里达打了一场球。那次之后,安倍和特朗普见面的频率比其他盟友都高,G7峰会、联合国大会,只要有机会就聚在一起。
高市早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带去的不只是球杆,还有一顶签名棒球帽,上面写着"Japan is Back"。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时用的口号是"America is Back",高市这顶帽子算是配套了。
白宫方面也给了面子,两人一起看了洛杉矶道奇队的比赛直播,大谷翔平正好在那支队伍里。
会谈内容没怎么往外透,但日本政府事后发了声明,说重点谈了经济安全合作,特别是半导体供应链和防务投资。
特朗普表态支持日本,但提了个要求,以后贸易关系得"公平对等"。高市回应说日本会增加对美投资,支持美国经济复苏。
这个承诺不是空话。10月初,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一份文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向美国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电动车电池和人工智能领域。
文件里还提到,会鼓励日本企业在美国建厂,创造就业岗位。富士康和台积电已经在美国建了厂,日本企业也得跟上。
这笔钱怎么花,日本早就盘算好了。东京电子、信越化学这些半导体材料供应商,已经在和美国几家芯片厂谈合作。丰田、本田也在扩大美国工厂的产能,准备生产更多电动车。
日本经济新闻10月中旬报道,索尼正在和得克萨斯州政府谈,打算在那边建一个图像传感器工厂。
高市早苗的算盘很清楚。她在自民党内代表保守派,政策立场和安倍一脉相承。安倍在任时推"印太战略",强调日美同盟是基石,高市接着这条路走。
地缘政治越紧张,日本越需要美国撑腰。10月20日,日本防卫省发布了新版《防卫白皮书》,里面专门提到要加强和美国的军事合作,特别是在东海和南海的联合巡航。
美国这边也有自己的考量。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始,急需盟友配合他的经济政策。贝森特在10月15日的国会听证会上说,美国要重建制造业,需要盟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日本是现成的对象,技术成熟,资金充裕,政治上又靠得住。
不过特朗普也不是白给好处。他在会谈中强调"公平对等",意思就是日本得多掏钱。日美安保条约里,美国驻日美军的费用大部分是日本承担,但特朗普觉得还不够。
去年日本负担了大约20亿美元,占美军驻日总费用的75%左右。路透社10月22日引用白宫消息人士的话说,特朗普希望这个比例提高到90%。
高市早苗在国内也有压力。她是自民党内第一位女性首相,上台靠的是党内派系平衡,基础不算稳。
朝日新闻10月25日做了个民调,高市的支持率只有42%,比前任岸田文雄刚上任时低了10个百分点。她需要在外交上拿出成绩,证明自己能撑得住场面。
安倍的影响力到现在还在。他2022年7月遇刺身亡,但他推动的政策路线没变。高市早苗、岸田文雄、甚至更早的菅义伟,基本都在延续安倍的框架。修宪、扩军、强化日美同盟,这些事安倍没做完,后面的人接着做。
这次会谈还有个细节。特朗普在会后发了条推文,配了张他和高市握手的照片,文字写的是"和安倍的朋友见面,感觉像老朋友重逢"。
这话说得够明白,高市早苗要的就是这个身份认证。她带着安倍的球杆去见特朗普,换回来的是美国财长的公开表态和一笔投资承诺。
高市早苗这一趟没白跑。一根球杆加一顶帽子,把日美关系又往前推了一步。
投资承诺能落实多少还得看后续执行,但至少开了个好头。日本需要美国的安全保障,美国需要日本的资金技术,各取所需的买卖,谈起来不会太难。
来源:靳律法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