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挖出213年士兵遗骸!一测DNA,拿破仑伐俄败因彻底颠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16:24 1

摘要:2025年10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当代生物学》发表突破性研究。他们对立陶宛维尔纽斯一处万人坑中13名拿破仑士兵的牙齿进行DNA分析,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士兵并非如历史记载的死于斑疹伤寒,而是感染了副伤寒和回归热两种传染病。

牙齿不会说谎。两百多年前倒在立陶寒冷土地上的拿破仑士兵,如今通过基因检测,揭开了欧洲历史最大军事惨案的新真相。

2025年10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当代生物学》发表突破性研究。他们对立陶宛维尔纽斯一处万人坑中13名拿破仑士兵的牙齿进行DNA分析,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士兵并非如历史记载的死于斑疹伤寒,而是感染了副伤寒和回归热两种传染病。

1812年,拿破仑率领5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短短半年后只剩下零星残部撤回法国。多年来,历史学家将这场灾难归咎于俄罗斯的严寒和常见的斑疹伤寒。

而如今,基因技术改写了历史结论。

2001年11月,立陶宛维尔纽斯的一处施工工地,工人们在铺设光缆时意外挖出大量人类骸骨。进一步发掘后,一个可容纳上万具遗骸的集体墓穴出现在人们眼前。

考古学家迅速介入调查。他们发现尸体被放置在呈V字型的战壕里,共同构成一个防御阵地的形状。随着刻有番号的皮带扣和19世纪初通用的20法郎硬币出土,专家们确认这些遗骸正是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时的士兵

“这些死者被草草埋葬在草草挖掘的战壕中,没有墓志铭,没有十字架,”近两个世纪后,这些化作白骨的尸体重见天日。

维尔纽斯正处于法军撤退路线上,1800多年前的冬天,撤退的法军在此扎营时,仅剩两万人左右。这个万人坑成为研究拿破仑大军覆灭的关键证据。

传统史料记载,拿破仑1812年对俄国的远征失败源于严寒、饥饿和斑疹伤寒。斑疹伤寒是一种由体虱传播的疾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军队中极易传播。

随军医生巴伦·拉雷的私人笔记描述了士兵被虱子折磨的可怕场景:“勃艮第到芦苇垫子上睡觉,很快被虱子的动静弄醒……他脱掉衬衫和裤子扔到火中,虱子的爆裂声就像两个步兵团在交火一样”。

法军进入波兰后,糟糕的环境条件就开始显现。当时波兰被描述为“脏得难以置信”,农民很少梳洗,乱蓬蓬的头发里爬满虱子和跳蚤,水井也不干净。拿破仑大军在这种环境下,疾病迅速蔓延。

到1812年8月,拿破仑的26.5万主力部队只剩16万人;九月又降至10.3万人。如此惊人的减员速度,暗示疫情在背后扮演了重要角色。

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采用最新古DNA分析技术,从13名士兵的牙齿中提取并分析了遗传物质。牙齿能够完好保存生物分子,成为古代DNA最可靠的来源。

论文第一作者尼古拉斯·拉斯科万解释:“古DNA会高度降解成极其微小的片段,过去的PCR技术难以适用。而我们的方法能基于这些非常短小的古DNA序列捕获更广泛的DNA来源”。

结果令人惊讶:样本中并未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而是检测到肠道沙门氏菌和伯氏疏螺旋体的痕迹。这两种细菌分别会引起副伤寒和回归热,都是通过体虱传播的疾病。

更令人惊奇的是,拿破仑士兵身上的回归热菌株,与2000年前铁器时代古英国遗骸中发现的菌株属于同一谱系。这一发现展示了古DNA技术揭示传染病历史的非凡能力。

拿破仑大军远征俄罗斯时,士兵们连续数周穿着同一套军装,混杂泥土的汗水浸透制服,为寄生虫提供温床。体虱以衣服接缝为家,以士兵血肉为食。

副伤寒会导致发热、肠道问题,回归热则引起周期性高烧。在饥饿、寒冷和疲惫的多重打击下,这些传染病极大地削弱了士兵的战斗力。

历史记录显示,法军进入莫斯科后,发现城市已被俄军放弃并烧毁,庄稼被焚,没有补给。在严寒中,士兵们挤在一起取暖睡觉,进一步加速了虱传疾病的传播。

拿破仑大军从俄罗斯撤退时,不仅带走了低落的士气,也在欧洲播散了传染病。1813年,中欧和东欧大片地区爆发大规模斑疹伤寒,给了拿破仑新招募的军队又一次沉重打击。

传染病对战争的影响远超常人想象。迈克尔·比迪斯在《疾病改变历史》中指出,在条件艰苦的战场上,疾病往往比刀剑更具杀伤力。

14世纪,蒙古西征期间,腺鼠疫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染给士兵,最终引发欧洲的黑死病大流行,几乎毁灭了欧洲文明。

类似的案例在历史上层出不穷。14世纪的英国军队因痢疾而被法国人称为“不穿裤子的军队”,因为这些入侵者经常脱裤子随地大便。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死于疾病的人数高达18万,是战场死亡人数的两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印度东北部对英军实施的伊姆法尔战役也饱受疾病困扰。由于该地区流行疟疾、痢疾、伤寒等传染病,近10万日军最终只剩万余名骨瘦如柴的官兵。

与19世纪相比,现代军队在卫生保障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中国人民解放军近年来配发多种维生素片、高原护肤霜、丹参滴丸等特供药品,满足官兵特殊需求。

全军部队围绕实现“从平时到战时全时服务保障,从生理到心理全维健康维护”的目标,突出健康维护、疾病防治、应急处置等六种能力建设。

对于边远艰苦地区部队,通过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加入城镇医疗保险等形式开展社会化保障,解决官兵就医难题。

在心理健康方面,全军建立了10多个心理卫生专业技术中心,100多个心理门诊,1000多个心理卫生咨询站室,培养大批心理医生和专业骨干。

现代化卫生装备也为战场救护提供有力支持。我军第二代“电子伤票系统”和“野战单兵搜救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战场救护效率。

远程医学系统已能实时为驻南沙、神仙湾等边海防部队提供高水平远程医疗服务。今天解放军海拔最高的神仙湾边防连官兵,不仅能收到高原特供药品,还能通过远程会诊获得专业医疗支持。

来源:大国迷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