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弘元绿能这四大巨头谁的潜力最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15:56 1

摘要:光伏行业熬过价格战后,2025年三季报成了检验各家实力的“试金石”。阳光电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弘元绿能这四大巨头,有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在低谷蓄力,谁的后续潜力更值得押注?咱们照着三季报的成绩单逐个拆解,好好的来捋一捋。

光伏行业熬过价格战后,2025年三季报成了检验各家实力的“试金石”。阳光电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弘元绿能这四大巨头,有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在低谷蓄力,谁的后续潜力更值得押注?咱们照着三季报的成绩单逐个拆解,好好的来捋一捋。

先看阳光电源,三季报直接交出“天花板级”答卷。前三季度营收664.02亿元,同比涨超32.95%,净利润更是飙到118.81亿元,增幅高达56.34%,光第三季度单季净利就有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增长动能丝毫没减弱 。能有这表现,核心是踩准了储能风口,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收入178.03亿元,占比首次超过逆变器达到40.9%,成了第一大收入来源,而且毛利率高达39.9%,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不少。

作为全球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双龙头,它的优势藏在技术和全球化里。研发费用上半年就花了20.37亿元,搞出的PowerTitan 3.0储能系统效率领先,泰国、匈牙利的海外工厂还能规避地缘风险,海外收入占比已经冲到58.3%。未来还要布局氢能和AIDC电源业务,中煤鄂尔多斯的10万吨氢能项目已经中标,明显是要从设备商变成综合能源服务商,全球能源转型的红利它大概率能吃到最多。

再看隆基绿能,这是典型的“低谷蓄力选手”。虽然还没摆脱亏损,但三季报透露出不少积极信号:第三季度组件排产稳定,还在西班牙、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实现突破,硅片海外销量同比涨了70%以上 。更关键的是技术牌打得响亮,HPBC 2.0组件量产效率达到24.8%,良率更是高达97%,预计到2025年底,这种高效产能占比能超过60%,成本还在快速下降 。

作为全球硅片和组件龙头,它的行业地位没动摇,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目标定在80-90GW,远超同行。而且还握着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4.85%的效率世界纪录,虽然暂时不量产,但技术储备足够领先。未来押注“绿电+绿氢”,等高效产能完全释放,从“亏损龙头”变回“盈利龙头”只是时间问题。

轮到通威股份,三季报有点“先抑后扬”。前三季度净利润亏了52.7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17元,但第三季度已经明显好转,亏损额缩到3.15亿元,比二季度的23.63亿元减亏86.68%,经营现金流还转正到47.76亿元。好转的关键一是多晶硅价格回暖,二是它的老本行——成本控制能力发挥了作用。

虽然短期承压,但通威在单晶领域的规模优势还在,前三季度组件出货27.3GW,距离40GW的全年目标不远。未来规划很明确,就是收缩低利润环节,聚焦有优势的硅料和组件板块。不过毕竟还没扭亏,业务调整效果需要时间验证,不确定性比前两家高不少。

最后看弘元绿能,这位"全产业链黑马"潜力不容小觑。虽未直接披露三季报利润,但产能落地速度惊人:目前已投产8万吨高纯工业硅、6万吨多晶硅料,35GW硅片、18GW TOPCon电池和21GW组件,剩余产能将在2025年底前全部达产。核心优势是全球首家N型全产业链一体化供应商,从装备到电站全覆盖,其国产碳化硅切片机市占率全国第一,N型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6.42%。前三季度组件出货4.1GW,虽暂居行业中游,但全年目标直指20GW,增长野心明显。未来规划剑指"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生态集成商",2026年起构建绿能产业生态,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阳光电源是“当前领跑+未来可期”,三季报的盈利强度和多业务布局都没短板;隆基绿能是“低谷反转潜力股”,技术和出货量储备足够支撑反弹;通威股份处于“回血恢复期”,需观察后续调整效果;弘元绿能全产业链布局完善、技术迭代快,长期增长潜力大。论后续潜力,阳光电源暂时领跑,隆基绿能紧追不舍,通威和弘元还得加把劲。

来源:股海论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