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阳佳节,敬老情长。当我们谈论“老有所养”,不仅是在说衣食无忧的晚年,更是在关注那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微需求”:从助餐点的一餐热饭,到马路口的一声提示,从古刹里的一道缓坡,到就医时的一份优待,再到养老院的一处扶手……市检一分院携手辖区五院,以“一院一主题”探索
重
阳
重阳佳节,敬老情长。当我们谈论“老有所养”,不仅是在说衣食无忧的晚年,更是在关注那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微需求”:从助餐点的一餐热饭,到马路口的一声提示,从古刹里的一道缓坡,到就医时的一份优待,再到养老院的一处扶手……市检一分院携手辖区五院,以“一院一主题”探索公益诉讼检察的差异化履职新路径,将公益诉讼检察的温度融入老年人生活的不同场景。
家门口的餐桌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海淀区检察院 王征
晨光里的社区养老助餐点,蒸腾的热气裹着饭菜香飘向巷口。随着老龄化加速,这类“暖胃又暖心”的养老助餐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监管难题也随之而来。
我们深入推进市检察院“养老助餐点”食品安全专项监督,走遍全区29个街、镇,对100余个养老助餐点开展全面排查,制定了《调查清单》(共11类59项)。经排查,发现部分养老助餐点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有的后厨环境卫生不合格,有的进货查验记录不完整,有的餐饮具消毒不规范……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对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来说,可能成为健康隐患。
我们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全面整改相关问题,并完善更新养老助餐点运营台账,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就是守护他们的健康与幸福。当看到老人们在助餐点一起就餐时的笑脸,我们更加坚定了守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初心。
有声音的提示
避免“过马路的冒险”
▶ 石景山区检察院 蔡夏
人行横道过街音响提示装置缺失,影响的不仅是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也让行动迟缓、视力退化的老年人在过马路时心里没底。看似普通的过马路,在老年人眼中,却是一件需要“冒险”的事。
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发现,部分路段串联地铁站、商场、居民区,早晚高峰更是车水马龙,但是没有配备过街音响提示装置。有些视力退化、反应迟缓的老年人,不敢贸然穿行。然而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并非强制要求,且频繁语音播报易引发噪音投诉。如何既保障特定群体依法享有的出行权益,又能兼顾周围居民尽量静谧的生活环境?
我们借助区残联专业力量开展实地调研,明确该区域属于需优先保障的重点路段,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整改并进一步采取“基础装置覆盖+重点路口智能化”的举措,将重点路口装置升级为交互式智能辅助出行设备,该设备日常静音,感知周边有需求时自动触发语音播报。该路口成为辖区首个安装“智能辅助出行”装置的路口,保障提供清晰语音的同时,降低频繁播报带来的噪声干扰。
过街音响提示装置的安装与升级,守护的不仅是安全过马路这件“小事”,更是老年人“想出门就出门”的安全感,让他们能够享受银龄时光。
古刹前的坡道
托举“轮椅上的风景”
▶ 门头沟区检察院 刘帅
潭柘寺的红墙下,青石板台阶层层叠叠。这些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刹,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这里每天迎来送往众多游客,其中不乏希望亲近历史、触摸文化的年老、残障人士。
在办理景区无障碍案件时,我们实地走访潭柘寺、戒台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发现存在坡道不达标、卫生间门过窄、无障碍停车位标志不清等问题。这些无障碍设施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年老、残障人士进入景区触摸历史文化。然而,在文物保护单位内进行整改,必须慎之又慎,需要在文物保护与无障碍改造之间寻找最优解。
我们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协同相关部门深入研判,最终确定了“保护优先、融合风貌、功能达标”的整改原则,以最小干预的方式进行施工,既守住了文物安全的底线,又解决了无障碍通行的痛点。
景区的无障碍建设,不仅仅是添一处坡道、改一扇门,更需要守护特殊群体触摸历史的期待,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共同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医院里的优待
传递“就诊时的安心”
▶ 昌平区检察院 于淑娟
在医院大厅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满脸焦急地询问工作人员怎么挂号。这些情况不仅消耗着老年人的体力,也可能让一些老年人对就医产生畏难情绪。
我们在走访全区十余家医疗机构后,发现这样的场景并非偶然:“老年人优先就医”标识不够显眼,优待年龄标准并不统一,挂号、缴费等窗口工作人员对政策不够熟悉……这些“服务温差”,导致老年人并未享受到应有的优待。
如何将原则性的法律规定,转化成可操作、可持续的优待服务?我们针对老年人就医优待保障,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统一老年人就医优先年龄范围,并组成专家指导组,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在全区范围开展医疗机构老年人就医优先专项行动,聚焦就医流程、服务质量,建立问题台账,让老年人权益保障“落到实处”。
加快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推动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待,不仅是优先标识的设置,更是让每一位老人“少走一步、少等一刻”,真真切切感受到法治温度与社会善意。
房间里的细节
撑起“生活中的从容”
▶ 延庆区检察院 李琼璐
走访辖区养老机构时,我们目睹了老年人的“小心翼翼”:卫生间内的挂衣钩和镜子位置过高;电梯轿厢内的扶手设置不规范;床头的呼叫器位置不方便;浴室里的防滑扶手和淋浴凳不规范。这些我们视为“常态”的场景,却是老年人跌倒的高风险点。
今年初,我们将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的重点领域,对养老机构开展“体检式”排查,发现部分养老机构共存在26处不规范点位,有的是设施缺失,有的是设计不合理,还有的是维护不到位。
我们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提升养老机构无障碍设施的规范性与实用性,并将涉案养老机构改造纳入“民生实事工程项目”,统筹资金开展升级改造。回访时,电梯轿厢设置标准扶手,卫生间挂衣钩、洗手池上镜子高度已调整,卫生间坐便器已设置标准扶手,取纸器设置在坐便器侧前方……
适老化改造从不是简单的“加个扶手”,而是把“老人可能遇到的不便”提前想到、做到,将被动看护转化为主动防护。
尊老敬老,幸福到老。市检一分院将继续携手辖区检察院,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持续深化公益诉讼检察履职,以法治之力切实守护“银龄”幸福!
来源:石景山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