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的农场里突然冒出了H5N1禽流感疫情,这事儿一闹开就没刹住车,短短一段时间里,不少养殖户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德国的农场里突然冒出了H5N1禽流感疫情,这事儿一闹开就没刹住车,短短一段时间里,不少养殖户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禽流感这东西可不是小麻烦,高致病性的特点让它传播起来又快又狠,一旦在养殖场出现,后果往往难以收拾。
德国联邦疾病预防控制局(FLI)已经记录了31起疫情,30个农场里的50多万只鸡、鸭、鹅和火鸡都被扑杀了。
这些数字看着冰冷,但背后是养殖户实实在在的损失,中小养殖户怕是最有体会,投入的成本还没回本,家禽就被集中扑杀,数百万欧元的损失可不是说扛就能扛住的。
德国家禽业在欧洲市场本来就有不小的份额,这次疫情让不少养殖企业陷入停滞,防疫投入要增加,生产没法正常开展,订单也跟着减少。
如此看来,这些企业不仅要面对当下的亏损,后续能不能保住市场份额都是个未知数。
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还不止这些,为了防控病毒,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限制措施,家禽产品的运输和流通都受了影响。
市场上的家禽产品供应能不能稳定,大家心里都没底,供应端出了问题,消费者最担心的物价上涨可能就要来了。
德国人的日常饮食里,家禽产品占比不低,要是价格真涨了,普通家庭的消费支出肯定会增加。
不光是养殖端,饲料供应商、加工企业和零售商也跟着遭了殃,上游的饲料卖不出去,下游的加工企业没了原料,零售商的货架也可能出现空缺。
整个产业链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每个环节的从业者都得面对订单减少、产能闲置的困境。
本来以为控制好养殖场就够了,但后来发现,野生鸟类的感染让情况变得更复杂了。
德国多个州已经记录到约2000只鹤因为感染禽流感死亡,FLI都说,病毒在野鸟中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野鸟这东西可不好管控,活动范围广还爱迁徙,简直就是病毒的“移动传播载体”。
它们不像家禽那样集中在养殖场里,想监测都难,更麻烦的是,野鸟感染后症状不明显,隐蔽传播的风险特别高。
搞不清病毒是从哪只鸟身上来的,也不知道它会飞到哪个农场附近,防控工作自然无从下手。
野鸟和家禽的交叉感染,让疫情防控陷入了两难,养殖场再怎么严防死守,也挡不住迁徙路过的野鸟。
如此一来,“野鸟-家禽”的传播链条就形成了,之前做的很多防控努力都可能白费。
FLI的专家也说了,现在疫情形势变化太快,公开的数据只能反映大致规模,实际受影响的范围可能更大。
他们甚至不排除,这次疫情的规模会追上2020-2021年冬季的水平。
要知道,那一次可是有超过200万只鸟类死亡,要是历史重演,德国养殖业怕是要经历一场大洗牌。
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国想要快速控制住疫情并不容易,养殖场的防控压力越来越大,野鸟传播的难题又难以破解。
普通消费者担心菜篮子,养殖户焦虑生计,相关部门也在全力寻找防控突破口。
禽流感疫情从来都不是单一国家的事,病毒不会因为国界而停止传播。
德国这次的疫情也给全球敲响了警钟,跨物种传播的风险、产业链的脆弱性,都是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后续德国如何平衡防控措施和经济发展,如何应对野鸟传播带来的挑战,还得持续关注。
毕竟,这不仅关系到德国的养殖业和民生,也对全球禽流感防控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来源:花岗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