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脊髓炎,顾名思义,是脊髓实质的炎症性病变。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如自身免疫、感染、脱髓鞘等)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过程迅猛,如同一场在人体中枢信息高速公路上骤然刮起的“急性风暴”,瞬间切断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号联系。其临床表现,正是这场风暴
脊髓炎,顾名思义,是脊髓实质的炎症性病变。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如自身免疫、感染、脱髓鞘等)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过程迅猛,如同一场在人体中枢信息高速公路上骤然刮起的“急性风暴”,瞬间切断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号联系。其临床表现,正是这场风暴所留下的、具有高度特征性的“破坏痕迹”。
一、核心三联征:运动、感觉与自主神经的“断崖式”障碍
脊髓炎的典型表现,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达到高峰,形成一个由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构成的核心三联征。这三个维度的症状共同描绘了一幅脊髓功能全面受损的图景。
运动障碍:从无力到瘫痪的急转直下
这是脊髓炎最突出、最令患者恐惧的症状。炎症直接损害了控制肌肉运动的皮质脊髓束(锥体束)。患者会体验到受累平面以下肢体进行性的无力、沉重感,最终发展为弛缓性瘫痪,即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这种瘫痪的“瘫痪”性质,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痉挛性瘫痪”不同,它标志着脊髓休克期的存在。根据炎症节段的不同,可表现为双下肢瘫痪(截瘫)或四肢瘫痪(四肢瘫)。随着病情演变,若损伤不可逆,弛缓性瘫痪可能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
感觉障碍:一道清晰的“感觉水平线”
感觉障碍是脊髓炎另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由于感觉传导束在脊髓内有序排列,炎症通常会造成一个清晰的“感觉水平线”。这意味着,在此水平线以下的身体区域,所有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以及位置觉和振动觉)均减退或完全丧失,而水平线以上的感觉则相对正常。患者常能明确指出“胸口以下像麻木了一样”、“肚脐以下好像不是自己的”。这条水平线的存在,是区别于周围神经病变(如手套袜子样感觉障碍)的关键体征。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失控的“内部生命系统”
这是脊髓炎最危险、最需要紧急处理的并发症。自主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其受损会导致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内部功能紊乱。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膀胱充盈却无法排尿),导致充盈性尿失禁和膀胱过度扩张。后期可能转为高张力、低容量的痉挛性膀胱。同时,大便常出现便秘,严重时可出现大便失禁。
肠道功能障碍: 肠道蠕动减慢,导致顽固性便秘和腹胀。
心血管功能异常: 特别是高位颈髓(C4以上)损伤,可能累及交感神经中枢,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甚至在轻微刺激下引发自主神经反射亢进(血压骤升、头痛、心动过缓),这是一种神经外科急症。
呼吸功能障碍: 当炎症累及高颈段(C3-C5)时,会损害膈神经核,导致膈肌麻痹,引起呼吸肌无力,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紧急呼吸支持。
二、伴随症状与体征:揭示病因的“蛛丝马迹”
除了核心三联征,脊髓炎常伴有一些其他症状,它们为探寻潜在病因提供了重要线索。
疼痛: 在运动感觉症状出现前,约50%的患者会经历受累节段背部的放射性根性疼痛或局部的钝痛、束带感。这种疼痛源于神经根或脊髓背柱的刺激,是疾病早期的预警信号。
发热: 在感染后或感染性脊髓炎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提示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存在。
视觉障碍: 如果脊髓炎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表现之一,患者可能在脊髓症状出现前、同时或之后,出现视力下降、眼球疼痛等视神经炎的症状。这一组合是诊断NMOSD的关键。
诱因: 仔细询问病史,常可发现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或疫苗接种史,这强烈提示可能为感染后或疫苗接种相关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或多发性硬化(MS)的首发表现。
三、临床分型与病程演变:不同模式的“风暴路径”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并非千篇一律,其病程演变也呈现出不同模式。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 这是最经典的类型,炎症通常累及脊髓的横断面,导致上述典型的双侧对称性功能障碍。
不完全性脊髓炎: 炎症仅累及脊髓的部分区域,导致非对称性的、或仅有单一感觉/运动束受损的症状,如布朗-塞卡尔综合征(Brown-Séquard Syndrome),表现为同侧运动和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复发-缓解型: 这是多发性硬化(MS)相关脊髓炎的特点,患者症状可部分或完全缓解,但在数月或数年后再次复发。
进行性加重型: NMOSD相关的脊髓炎往往发作更重,恢复更差,且可能在每次发作后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呈阶梯式恶化。
来源:晓光芝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