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6小龙要成“下一个寒武纪”?11月前突围,你敢跟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6 16:06 1

摘要:把存储芯片6小龙和“寒武纪”放一起说,不是没原因,但两者逻辑完全不一样。寒武纪当初涨起来,就靠“字节认可某工艺”一个消息,跟放鞭炮似的“啪”一下就炸了;现在的存储芯片,是供需、价格、政策三股劲儿一起推,更像烧火,慢慢就旺起来了。

最近刷到存储芯片6小龙要成“下一个寒武纪”,是不是心砰砰直跳?之前寒武纪暴涨没捞着肉,现在这波机会11月前就要见分晓,但你真敢跟吗?

先别急,得看看这6家到底是不是真有本事突出重围,毕竟上次跟风买“概念芯片股”被套的滋味,不少人还记着呢。

一、先搞懂:这波“6小龙”炒作,到底有没有真东西?

把存储芯片6小龙和“寒武纪”放一起说,不是没原因,但两者逻辑完全不一样。寒武纪当初涨起来,就靠“字节认可某工艺”一个消息,跟放鞭炮似的“啪”一下就炸了;现在的存储芯片,是供需、价格、政策三股劲儿一起推,更像烧火,慢慢就旺起来了。

先说供需。前两年存储芯片行业惨到家了,2022到2023年,DRAM价格跌了60%多,NAND Flash跌了50%多,国内好多企业毛利率都负15%了,连美光都亏了20多亿美元。但从2024年3月开始变了:三星减产10% DRAM、15% NAND Flash,美光直接关了两条旧生产线,全球库存从120天的周转天数降到90天的正常水平。需求端更猛,AI服务器二季度出货量同比涨了120%,一台AI服务器的存储容量是普通服务器的3-5倍,以前一个仓库够用,现在得建三个,存储芯片能不缺吗?

价格涨得也实在。有机构预估,四季度一般DRAM价格单季度能涨8%-13%,NAND Flash各类产品合约价平均涨5%-10%。三星和SK海力士更狠,直接把存储产品价格上调30%,SK海力士今年四季度DRAM收入同比涨了99%,光HBM就占了DRAM收入的40%。

政策也在使劲儿。咱们国家出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都把存储芯片当重点,研发补贴、税收优惠一堆政策砸下来,国产替代快多了。这可不是喊口号,长江存储的国内SSD市占率从几年前的0涨到15%,华为、小米中高端机型都用它的产品。

二、拆明白:6小龙都是谁?谁是真厉害,谁在凑数?

市场说的“存储芯片6小龙”,不是随便凑的,是覆盖“设计-制造-配套”全链条的,但实力差不少,得一个个说清楚:

1. 长江存储:NAND Flash独一份,国产替代的“硬茬”

国内唯一能大规模生产NAND Flash的企业,手机、SSD里的存储芯片好多都是它的。自研的Xtacking®架构很牛,已经量产232层3D NAND,性能快赶上三星的256层产品了,256层的还计划在2024年三季度末量产,产能上来后市占率可能冲20%。就像国产手机里的华为,虽然和顶尖的还有差距,但已经能正面刚了。

2. 长鑫存储:DRAM主力军,AI存储的“潜力股”

专门做电脑、服务器用的内存条,是国内唯一能大规模生产DRAM的企业。19nm DDR4已经落地,17nm DDR5在研发中,还拿到了浪潮、联想超10万片的服务器订单,国内市占率从2%涨到5%。更关键的是,它的HBM(AI服务器核心存储)已经进样品阶段,2025年量产就能分AI存储的大蛋糕,这可是未来的核心筹码。

3. 澜起科技:隐形冠军,最赚钱的“技术派”

做内存接口芯片,能提升内存带宽,全球服务器市场市占率超40%,Intel、AMD都是它的客户。DDR5接口芯片已经量产,还在布局AI需要的CXL芯片,2024年二季度营收涨45%,毛利率保持50%以上,是6小龙里最能赚钱的之一。就像手机里的芯片快充模块,看着不起眼,却是核心配件。

4. 兆易创新:NOR Flash龙头,抗周期的“多面手”

在NOR Flash市场排全球第三,国内市占率超40%,这种芯片主要用在车载屏幕、智能穿戴设备上。它的汽车电子业务占比从20%涨到30%,还进了比亚迪、特斯拉的供应链,同时搞MCU芯片形成协同,就算存储价格波动,抗风险能力也比同行强。

5. 江波龙:品牌渠道王者,业绩已兑现的“实干家”

旗下Lexar(雷克沙)存储卡全球份额第二、U盘全球第三,覆盖70多个国家。2024年净利润4.99亿元,同比暴涨160.24%,企业级存储业务甚至增长666.3%。2025上半年营收102亿元,存储产品占比99.99%,规模化优势特别明显,是少有的已经用业绩证明自己的企业。

6. 国科微:后起之秀,存储控制的“潜力股”

做存储控制芯片,相当于SSD的“大脑”,自研的PCIe 4.0芯片已经量产,性能接近国际水平,2024年二季度营收涨80%,海康威视、大华都是它的客户,还在研发AI存储芯片抢服务器市场。虽然现在规模不大,但踩中了存储国产化的风口。

三、避坑指南:3个误区千万别踩,有人已经亏了20%

看完6小龙的家底,再说说散户最容易掉的坑,这些都是近期真实发生的教训:

误区1:把“存储股”都当“AI存储股”,分不清高低端

前阵子有散户跟风买了某只存储股,以为“只要是存储就能涨”,结果亏了20%才发现,这公司只做老旧的DDR4,毛利率才10%;而长鑫存储的HBM毛利率能到50%以上,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就像同样是手机,功能机和智能手机的涨价逻辑能一样吗?

误区2:只信“产能预期”,不看“业绩验证”

有人听消息说某公司要扩产,立马冲进去,却没看它2024年二季度扣非净利润还是负的。反观江波龙,不仅说要扩产,还拿出了净利润暴涨160%的财报,这才是真落地。记住,预期再美,不如真金白银的利润靠谱。

误区3:跟风追高,不懂看估值性价比

现在存储芯片板块平均市盈率45倍,有两家还没盈利的公司市盈率已经超100倍,这就是把未来3年的涨幅都提前炒完了。SK海力士毛利率52.4%,国内企业里也就澜起科技能接近这个水平,估值才合理,那些毛利率不到20%却炒到高估值的,迟早会回调。

四、实在办法:3步选对真龙头,普通人也能上手

不想被割韭菜,就按这3步来,每一步都有具体操作,照着做就行:

第一步:查“产品结构”,用“两个指标”筛高端

打开公司财报(交易所官网能查),看“营业收入构成”和“研发投入”:一是有没有HBM、DDR5、200层以上NAND这些高端产品,有没有明确的量产时间;二是研发投入占比是不是高于行业平均的8%。像长鑫存储有HBM样品、研发投入占比15%,就是真高端;只做DDR4、研发占比3%的,果断pass。

第二步:看“业绩质量”,盯“三季报关键数据”

10月马上要出三季报,重点看两个数:扣非净利润增速和毛利率。江波龙扣非净利润增118.88%、毛利率35%,这是健康的增长;要是营收涨了但扣非净利润跌了,说明是靠补贴撑的,虚得很。这一步最简单,直接在交易软件的“财务摘要”里就能找到。

第三步:算“估值安全垫”,用“行业均值”做参考

现在板块平均市盈率45倍,毛利率50%以上的公司,市盈率不超60倍都算合理(比如澜起科技);毛利率30%左右的,市盈率最好低于45倍(比如江波龙);毛利率低于20%的,市盈率超30倍就别碰了。计算方法也简单,交易软件里搜“市盈率(TTM)”就能看到具体数值。

五、最后说句实在话:机会在哪?风险在哪?

总结下来,6小龙的潜力排序很明确:长江存储(技术突破+国产独苗)> 长鑫存储(AI存储+订单落地)> 澜起科技(高毛利+全球份额)> 江波龙(业绩兑现+品牌优势)> 兆易创新(抗周期+多业务)> 国科微(后起之秀+潜力大)。

机会确实有,11月前的窗口期很关键:一方面,三季度的涨价红利会在三季报里体现,业绩落地会带动股价;另一方面,长江存储256层NAND、长鑫存储DDR5都要量产,刚好补海外巨头减产的缺口。但风险也不能忽视,要是三星突然恢复产能,或者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板块很可能回调。

所以想布局的话,别把钱全投进去,拿闲钱的20%以内试试水就行。追求稳的,选江波龙、澜起科技这种业绩落地的;想赌长期的,小仓位布局长鑫存储(关注关联上市公司)、长江存储产业链的;那些只喊口号没业绩的,千万别碰。

最后总结一句: 存储芯片不是下一个寒武纪,寒武纪是靠一个消息炒起来的,这波是行业真的反转+国产替代的机会,但得挑有高端产品、能赚真钱的公司,别瞎跟风,三季报里的利润和毛利率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暴涨后回调,还是像新能源那样慢慢走出长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声明:聊的是个人投资感受和真实事儿,不算投资建议,仅供大家互相交流。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